塔子山文峰塔

塔子山文峰塔

塔子山文峰塔,別名白塔,位於重慶市江北區溉瀾溪長江邊的塔子山上,磚石結構,七級樓閣式,塔高26.64米,修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

重慶市人民政府於2000年將塔子山文峰塔列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發展歷史


據文峰塔石壁上《重修文峰塔記》記載,塔子山文峰塔是在數百年前的廢塔基上重新修建。
從古至今,塔子山文峰塔在重慶風光景點上一直佔有一定位置。《江北廳志》、《江北縣誌稿》均將其列為“渝州一景”的“文筆摩霄”之名。以前,行船走水的船幫們望見江北塔子山上的文峰塔時,心中便豁然開朗。“看見文峰塔就知道朝天門已經遙遙在望。塔子山文峰塔也因此成為了一座“航標”,看見它,便知到了重慶。

景點特色


塔子山文峰塔,坐北向南,塔為磚石結構,七級樓閣式。塔高26.64米,塔頂為六角攢尖頂,塔身呈六邊形,各層有一窗(呈螺旋式)。它與南岸區黃桷埡文峰塔隔江遙相對峙,並與下浩覺林寺塔形成了有趣的“三塔不見面”的人文景觀。
塔磚上有“文峰塔”“戊子歲”字樣,塔門額上有“題名勝跡”字樣,門內券頂刻有“大清光緒十四年戊子歲孟夏吉旦”“三里士民恭建”等字。塔身從二層開始均為特質塔磚砌成,每塊磚上都燒制有“文峰塔”字樣。在最高的七層塔頂匾額上刻有“能點厚德”四字。
文峰塔塔身內空,原有木梯直上塔頂,可以縱覽兩江匯流,“碧綠渾黃交合”的壯觀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