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蘭城的結果 展開

蘭城

雲南蘭城

蘭城 海拔535米,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最高點為騰衝縣境內的高黎貢山大腦子峰,海拔3780.9米。最低點為龍陵縣西南與潞西市交界處的萬馬河口,海拔535米。

信息介紹


市名:保山市。又稱蘭城。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雲南省
經緯度:北緯25.08 東經99.10
轄區:5個。一區四縣(隆陽、施甸、騰衝、龍陵、昌寧)
鄉鎮:2個街道、24個鎮、46個鄉(其中11個民族鄉)
政府:市委書記李正陽,市長吳松。
面積:國土總面積1963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佔92%。
人口:保山市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全市總人口246.8萬,有少數民族36個,其中世居少數民族13個,少數民族人口24萬。
保山市還是雲南省華僑最多的一個政區,保山籍在國外的華僑、華人有28.9多萬人,分佈於2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90%居住在緬甸和泰國,有歸僑、僑眷102760人,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168000人,港澳台同胞及眷屬19200人,是雲南省第一大僑鄉、全國著名的僑鄉。
宗教:保山市現有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
時間:北京時間(中國標準時間)。UTC+8。
郵政編碼:678000
電話區號: 0875
汽車牌照:雲M
市花:蘭花
保山古稱永昌,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市府所在地距省會昆明486公里,外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167.78公里,內與大理、臨滄、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鄰,國土面積19637平方公里。轄隆陽、施甸、騰衝、龍陵、昌寧一區四縣,總人口246.8萬人,有世居少數民族13種,少數民族人口有24萬人,有華僑、僑眷、歸僑28.9萬人,華僑分佈在29個國家和地區,是雲南省主要的僑鄉。

歷史沿革

保山,古稱永昌。
歷史上,曾是滇西最早的原始居民“蒲縹人”的棲息地;戰國中期,為古哀牢國統治中心;公元前109年,漢王朝在此設縣置吏,“哀牢轉衰”;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內屬”,保山市的前身永昌郡宣告成立。文獻記載,當時的永昌郡地域極廣,大致相當於今滇西、滇南及緬北廣大地區,有231897戶計1897344人,為卓立東漢的天下第二大郡。
此後,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天子幾度易姓,永昌郡制有存有廢,轄地亦有伸縮。至唐宋時期,保山先屬南詔,為永昌節度;繼歸大理,前期仍承節度,后改為永昌府。兩個地方民族政權都建都大理,又倚保山為其向西發展的基地。元初,設永昌三千戶,隸大理上萬戶府,后相繼改設永昌府、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帥府不在大理而在保山)。明代,先後置金齒軍民指揮使司、永昌軍民府—“保山”這一今名即首用於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設保山縣為“府附郭”之時。清代設永昌府,領土府一,廳、縣、土州、長官司各二及安撫司三,宣撫司五,是全省領州縣級政區最多、設治也最複雜的府。
辛亥革命后,1913年廢府置縣,因為甘肅省金水市下有一個縣的名稱叫永昌,所以易名保山,同時在其原轄地騰衝設騰越道,轄域相當於今保山、臨滄、麗江、大理、德宏、怒江、迪慶7地州;1930年裁道設第一殖邊督辦署,轄12縣、10行政區;1940年改設騰龍邊區行政監督;1942年設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移保山;1948年改設第十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再移騰衝,轄4縣、7設治局。
如今的保山市於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其前身保山地區則始建於新中國誕生之年的12月28日,當時轄域甚廣,共7縣、7設治局,包括今保山、德宏全部及臨滄、怒江一部分,後幾經調整,形成現在格局。即一區四縣:隆陽區、施甸縣、騰衝縣、龍陵縣、昌寧縣。
保山由於自然的環境比較好,蘭花很適宜在當地種植。所以保山人民挖蘭花、養蘭花、買賣蘭花成為風氣。所以保山贏得了“蘭城”的稱號。

地理環境

保山市地處雲南省西部,位於東經98°25′~100°02′和北緯24°08′~25°51′之間。東與大理州、臨滄地區接壤,北與怒江州、西與德宏州毗鄰,西北、正南同緬甸交界,國境線長167.78千米。國土面積1.96萬平方千米,其中:壩區佔8.21%,山區佔91.79%。市政府所在地隆陽區,距省會昆明市593千米,是滇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歷代郡、府、司、署所在地。

地勢

保山市地處橫斷山脈滇西縱谷南端,境內地形複雜多樣,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延伸傾斜,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最高點為騰衝縣境內的高黎貢山大腦子峰,海拔3780.9米。最低點為龍陵縣西南與潞西市交界處的萬馬河口,海拔535米。在群山之間,鑲嵌著大小不一的78個山間盆地,最大的保山壩子,面積149.9平方千米。

水文

保山市境內江河分屬瀾滄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瀾滄江在境內流程116.5千米,徑流面積3164平方千米;怒江在境內流程252千米,徑流面積1.05萬平方千米;大盈江(伊洛瓦底江上游)在境內流程101千米,徑流面積1070平方千米。可開發利用水資源89萬千瓦。

行政區劃

保山市轄隆陽區、施甸縣、騰衝縣、龍陵縣、昌寧縣一區四縣。2個街道、24個鎮、46個鄉(其中11個民族鄉)。面積19637平方千米,人口246.8萬。市人民政府駐隆陽區,郵政編碼678000。區號0875。
隆陽區 面積5011平方千米,人口86萬。區人民政府駐上巷街,郵政編碼678000。
施甸縣 面積2009平方千米,人口33萬。縣人民政府駐甸陽鎮,郵政編碼678200。
騰衝縣 面積5847平方千米,人口61萬。縣人民政府駐騰越鎮,郵政編碼679100。
龍陵縣 面積2883平方千米,人口27萬。縣人民政府駐龍山鎮,郵政編碼678300。
昌寧縣 面積3887平方千米,人口34萬。縣人民政府駐右甸鎮,郵政編碼678100。

人口結構

保山市全市總人口246.8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5.40萬人,佔10.53%。有少數民族36個。其中世居少數民族13個,少數民族人口24萬,,按人口數依次為彝族(7.66萬人)、傣族(4.13萬人)、白族(3.91萬人)、傈僳族(2.88萬人)、回族(1.3萬人)、苗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滿族、景頗族、德昂族,佔全市總人口的9.68%。全市五縣區的70個鄉鎮均有少數民族分佈。人口自然增長率6.94‰。
保山市還是雲南省華僑最多的一個政區,保山籍在國外的華僑、華人有28.9多萬人,分佈於2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90%居住在緬甸和泰國,有歸僑、僑眷102760人,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168000人,港澳台同胞及眷屬19200人,是雲南省第一大僑鄉、全國著名的僑鄉。

歷史文化

保山歷史文化極為悠遠深厚。早在距今800萬年至400萬年間的混沌歲月,這方水土就已是尚在進化中的人類祖先賴以生存的一個家園,而至遲在七八干年前的人類童蒙時期,保山的先民就作為後來崛起的中華民族的一個原始支系在這裡生息和奮鬥,並創造了璀璨奪目且獨具區域特色的史前人類文明“塘子溝文化”—迄今所見的考古成果尤其是“保山古猿”化石和“蒲縹人”化石的發現充分表明:保山既是人類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打開典籍,保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三世紀的周郝王時—這裡是一度興盛的哀牢古國的發祥之地和立國之基,其開國之君便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起源神話之一的九隆神話中沙壹“觸沉木若有感”而生的“龍的傳人”九隆。在哀牢古國存續的數百年歷史歲月里,保山先民不僅卓有成效地開發了“三江”流域“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熱土,還創造了輝煌奪目、獨步一方的青銅文明。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開疆拓土,在今保山壩東北的金雞鄉設縣置吏,並遷中原文化望族呂氏後裔“實之”。這是中原王朝在瀾滄江以西立足揚威的最初據點,也是業已精熟的漢文化消解、吸納直至最終反客為主取代哀牢本土文化的最初的發端。“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渡蘭滄,為他人。”這首有典可考的雲南歷史上最早的詩歌,便是兩種文化碰撞出的最初的精神火花。至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內屬,歷史名郡—永昌郡宣告成立,中原文化再度大舉西漸。至三國初期,諸葛亮南征,“攻心為上”,當然得雙管齊下:既要“揚武”,又須“揚文”。漢文化更是“隨軍南下”。而這時節的保山也已頗有些“修齊治平”的人才。當然,這還是古代保山主流文化的“發矇”期,其成熟期或日黃金時期當出現在明代。
明成化至正統年間(15世紀末葉),保山出了個“布衣奇人”楊元,他滿腹詩書,甘守清貧,開館辦學,倍養出了一批拔尖人才。接著,名滿天下的新都狀元楊慎謫戍保山,滄怒之間更是魁星高照,文氣大熾。此後,保山“決科登仕者代不乏人”,並有大量著述相繼問世。出其類而拔其萃的既有“韻著千秋”的張氏父子,也有身歷三部尚書人稱“永半朝”的王宏祚……尤其是與楊升庵惺惺相惜的詩人張含,其大量詩文“上獵漢魏,下汲李杜”,極大地豐富了地方文庫,於滇省亦堪稱大家。到了近代多事之秋,激烈震蕩的政治風云為保山造就了一大批叱吒風雲的著名人物:杜文秀、辛亥革命永昌起義組織者楊振鴻、愛國僑領梁金山……特別令人稱道的是,這一時期,僅騰衝一縣就接二連三地湧現出了許多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大賢大能之才:打響雲南辛亥革命第一槍的騰越起義領導人張文光、“天南一枝筆”李日垓、曾任北洋政府代總理的國民黨元老李根源、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真是龍騰虎躍,盛極一時。
源遠流長的哀牢—永昌一保山文化,經歷了數千年時光洗磨,而今已成為邊地珠鏈般璀璨奪目的永恆風景,並以其突出的豐富性、多樣性特徵,為行將拉開大幕的保山民族文化大區建設釀製了無比豐厚的人文底蘊。

歷史文化聚寶盆

“襟滄江而帶怒水”的保山是中國版圖上開發極早、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邊疆地區。戰國中期,這裡就建立了統一興盛的奴隸制國家---哀牢國,公元69年,哀牢國內附歸漢,東漢在保山設永昌郡,時為東漢第二大郡,其後的保山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山踞“八關九隘”之威勢,扼“三宣六慰”之咽喉,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保山市毗鄰緬甸,國境線長167.78千米,南方絲綢古道、滇緬公路、中印公路都從這裡通過,是國家級邊貿口岸和中國西部重要的國際大通道,同時還是中國面向南亞和西進中東的重要橋頭堡。
保山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哀牢歸漢、永昌建郡、鄧子龍戎邊、滇西抗戰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這裡曾留下永曆帝、徐霞客、徐悲鴻、馬可波羅等人的足跡;這裡曾養育了“九隆傳人”柳貌、蜀漢名將呂凱、“永半朝”王宏祚、回民領袖杜文秀、民國元老李根源、一代英哲艾思奇等著名人物。
久遠歷史刻下的歲月鉻印,便利交通串起的多彩風情,重大事件留下的厚重沉澱,傑出人物撒下的智慧結晶……使保山成了一個文化的聚寶盆。在這裡,從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民族文化,中原文化、抗戰文化到邊地文化、異域文化、僑鄉文化、蘭花文化、翡翠文化……都得到了多元的融合和貫通,從而形成了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保山文化。

滇西抗戰大史詩

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前期,在我國西南邊地的保山、德宏和怒江、臨滄等地,爆發了一場以保衛滇緬國際通道,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為目的的抗日愛國戰爭,這就是聞名於世的滇西抗戰。這場血戰,以日本軍隊對我國西南後方出海通道——緬甸和 滇西的進攻為肇端,前後延續約3年時間。
戰爭進程大致分三個階段:從1942年2月至5月上旬為日軍進攻時期。這期間,日軍從東南亞一路北上,攻入緬甸,中國政府為保衛滇緬國際通道和西南後方安全,派遣10萬遠征軍出國抗日。但因盟國各方的指揮協調失當,緬英軍隊不戰而逃,致使日軍先得利,切斷我遠征後路,我10萬將士有心殺敵,無力回天,聲 勢浩大的援緬行動以失敗告終,緬甸全境和我滇西德宏、龍陵、騰衝等大片國土相繼淪入敵手;從 1942年5月中旬至1944年5月上旬為敵我相持階段。
這期間,我國滇西守軍為扼制日軍進犯攻勢,及時炸毀滇緬公路惠通橋,阻敵於怒江之西,同時派部隊深入騰衝、龍陵等地,組織淪陷區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敵後游擊戰爭,極大地消耗了敵人的有生力量;從1944年5月中旬至1945年1月下旬為中美盟軍大反攻時期。這期間中國政府為打破日軍封鎖,重開滇緬國際運輸線,重組的衛立煌上將為首的20萬中國遠征軍,利用國際反法西戰爭發生轉、折的有利時機,在美國盟軍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適時強渡怒江,向盤據滇西的數萬、日寇發起全面反攻,經過8個多月的浴血奮戰,斃敵21000多人,最終於1945年1月20日將侵略 都趕出國門,取得了滇西抗戰的最後勝利。
滇西抗戰是我國八年抗戰中最早向日寇發起的戰略性反攻,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抗日戰場從失敗走向勝的轉折性戰役之一。這場戰爭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軍對我國實施 東西突擊,最終稱霸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夢想。在這場事關中華民族存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敗大局的戰略決戰中,中國遠征軍、美國盟軍、愛國華僑和滇西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英勇奮戰,以傷亡二十多萬軍民的代價,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大史詩。

風土人情

保山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漢族、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滿族、傈僳族、景頗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3種世居民族在這裡生生不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極為豐富的,具有濃郁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這塊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流傳著數以千計的口傳文學;回蕩著數以萬計的民歌、小調和器樂曲;飛旋著千姿百態的民族舞蹈;存活著多種古韻流風的戲劇和曲藝形式;展示著鮮活的民間美術和傳統工藝;承襲著風情萬種的社會習俗;屹立著巍峨清靜的寺觀廟宇;聚落著精美宜人的傳統民居……。當你一腳踏進這塊神奇的土地,再翻越山川河流,走進民族民間,你就會被這裡純樸的民風和多姿多彩、紛繁萬狀的民族文化現象所吸引、所陶醉。
在民族民間口傳文學領域裡,你可以聽到《九隆的傳說》、《獨眼將軍鄧子龍》等一大批生動、美麗的故事和傳說;聽到“早燒日頭晚燒雨”等成百上千條民間諺語;聽到“公雞擺頭--搖冠(姚關)”等數千條民間歇後語;還可以聽到傣族的《金孔雀》、漢族的《陽溫暾小引》、傈僳族的《過年調》、《蓋房調》等一大批敘事長詩。
在民族民間音樂的領域裡,你可以聽到漢、彝、白、阿昌、布朗等各民族那高吭明亮、變幻無窮的《趕馬調》;聽到悠揚動聽的蘆笙、葫蘆絲、太平簫、小三弦以及彝族香堂人以“酒醉筒”、“牛頭琴”、“拔地鼓”為主奏樂器的土巴垃器樂演奏;聽到漢族民間悠揚動聽、高雅肅穆的“洞經”音樂。
在民族民間舞蹈領域裡,你可以看到漢族民間的節慶習俗,耍龍、舞獅、高蹺、板凳龍;看到彝族民間集舞蹈、武術、雜耍於一身,曾被省內外專家譽為可與“北鼓”——威風鑼鼓相媲美的“南鈸”——“擦大鈸”;看到傣族民間熱烈歡快如詩如歌的“嘎光”鼓舞;看到傈僳人在的“跳嘎”舞蹈;看到苗族的蘆笙舞蹈;看到布朗族、彝族那熱烈歡快、跺地有聲的激情“打歌” ,以及德昂族優美的“水鼓舞”、“八步舞”和阿昌族簡樸莊重的“蹬窩羅”舞蹈。
在戲劇和曲藝的舞台上,你可以欣賞到漢族民間古老的花燈、仙燈、漁燈、茶燈、“佤族清戲”、傣戲、滇劇;還可以欣賞到另類的戲劇——“香童戲”(又稱端公戲)另外,“騰衝揚琴”、“永昌花鼓”等優秀的曲藝表演也會讓你耳目一新、回味無窮。
在節慶習俗的活動中,您可以看到農曆二月初八傈僳族的“刀桿節”,你還可以隨群眾一起融入彝族“火把節”、傣族“潑水節”、阿昌族“窩羅節”、苗族“花山節”,盡情地享受那民族風和民間藝術給您帶來的歡暢。
來到保山,您還應去看看隆陽的玉皇閣、卧佛寺;騰衝的雲峰寺、來鳳寺,綺羅文昌宮,昌寧的龍潭寺,施甸的清平洞等一大批寺觀廟宇;去看看雙虹橋、霽虹橋、野豬箐橋、惠通橋等古老的橋樑;去看看布朗山寨的“一步樓”;尤其應該去看看騰衝和順僑鄉建造精美的傳統民居以及充滿人文氣息的“八大宗祠”和“洗衣亭”。假如您對民間美術和民間工藝感興趣的話,隆陽區張元文的甲馬紙版畫、板橋沙登的甑子;龍陵象達的油紙傘和麵塑工藝;施甸布朗族的花草鞋,騰衝固東鎮的皮影靠子製作,荷花等地傣族、傈僳族鮮活的農民畫,騰衝的技藝高超的玉雕……一定會讓您大開眼界,嘖嘖稱奇。
總之,保山猶如一個民族風情的百花園,走進這裡,您可以得到五彩繽紛的收穫;走進這裡,定會讓您留連忘返!

資源優勢

氣候資源
屬低緯山地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地處低緯高原,地形地貌複雜。區內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535米,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氣候類型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共7個氣候類型。其特點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年均氣溫為14—17°C;降水充沛、乾濕分明,分佈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保山城依山騎壩,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5°C,最冷月平均氣溫8.2°C,最熱月平均氣溫21°C,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候條件比昆明要更好。保山城是當之無愧的“春城”。
生物資源
由於氣候類型的多樣化,造就的生物種類繁多。已知的植物有2200多種,其中高等植物1400多種。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尤為豐富,被譽為“天然植物園”和“稀有植物避難所”,騰衝的大樹杜鵑聞名中外。市內有動物獸類51種(屬國家保護的21種),有鳥類229種。全市森林覆蓋率為42.44%。有林地面積78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7100多萬立方米,竹林面積1萬多公頃:主要樹種為松木,杉木和各類軟、硬雜木,每年木材產出量達30餘萬立方米。主要經濟林木有核桃、板栗、梅子、銀杏等,年產量10萬噸以上;芳香油資源儲量約200萬噸:野生藥材、菌類資源種類多,數量大。
礦產資源
已探明的主要礦產資源有鐵、鈦、鉛、鋅、錫、銅、鈹、硅藻土、硅灰石、硅石、高嶺土、大理石等27種。其中:龍陵勐糯鉛鋅礦儲量245萬噸;騰衝鐵礦儲量6585萬噸(低硫低磷,平均品位45—50%);騰衝硅藻土儲量4.7億多噸;騰衝硅灰石儲量1.3億噸;騰衝高嶺土儲量1700萬噸;龍陵硅石儲量1385萬噸;保山壩鈦鐵礦儲量528萬噸;龍陵鎮安煤礦儲量1.14億噸。
能源資源
保山的能源資源極為豐富,主要有水能、煤炭、地熱能、天然氣、太陽能五大資源,開發前景極為廣闊。
(1)水能資源:全市跨三大水系(瀾滄江、怒江、龍川江),境內段的支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89萬千瓦,開發潛力較大。
(2)煤炭資源:主要是低質褐煤,儲量超過1億噸的有龍陵鎮安煤礦,超過54萬噸的有昌寧紅星煤礦和保山羊邑煤礦。
(3)地熱資源:全市有各種熱泉170餘處,圈定熱田10處,年流出熱水約1.6億立方米,熱水、熱氣年攜出熱量約23019億千卡,相當於燃燒33萬噸標煤,騰衝地熱受到國內外專家的極大關注,有5個較大的高溫地熱田。
(4)天然氣:保山盆地兩類有效烴源岩分佈面積為73平方公里,計算遠景資源量為259億立方米,已鑽三口井,保1#、保2#探明儲量為9.6億立方米,已開發民用。
(5)太陽能:保山空氣清凈、光質好、日照時間長,太陽年均輻射量為5553.7—5959.8兆焦耳/平方米,相當於每平方米189.74—203.61千克標準煤燃燒的發熱量。

經濟建設

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1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1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46億元,增長20.1%,其中:工業增加值34.4億元,增長21.6%,建築業增加值11億元,增長17%;第三產業增加值64億元,增長15.6%。三次產業結構由33.8︰26.6︰39.6調整為32.3︰28︰39.7。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9.2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6億元,比上年增長26.7%;財政總支出38.2億元,比上年增長28%。市場物價有所上漲,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106.9%,物價總水平較上年上漲6.9%。
勞動就業工作穩步推進,年末全市從業人員143.1萬人,比上年增加1.17%。其中:國有、城鎮單位及其他從業人員10.3萬人;城鎮個體私營從業人員3.8萬人;鄉村從業人員12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3%。

農業

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全年農業總產值 (現價) 達83.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糧食總產量達99.4萬噸,增長1.6%;油料產量3.5萬噸,減少0.1%;煙葉5萬噸,增長5.2%;其中:烤煙產量4.04萬噸,增長4.4%。茶葉產量1.9萬噸,增長14.2%;甘蔗產量256萬噸,增長21.4%。
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肉類總產量達20.8萬噸,比上年增長10.2%。
林業進一步發展。天然林資源保護得到加強,人工造林不斷提高,全年共完成造林17.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2.04%,護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強。
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新的改善。2007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94605萬瓦特,比上年末增加11.7%;大、中、小型拖拉機24219台,比上年末增加1925台;農用載重汽車輛2427輛,比上年末增加569輛;排灌動力機械3612台,比上年增加1037台。
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加強。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96千公頃,累計達到103.48千公頃;年末擁有各種水庫257座,新增加庫容1070萬立方米,累計庫容達41028萬立方米。
鄉鎮企業平穩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增勢強勁。全年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為96.1億元,比上年增長19.9%;總產值89億元,增長19.9%;利稅總額11.4億元,增長16.3%。2007年末,全市個體工商戶達40860戶,比上年增加1449戶;私營企業1585戶,比上年增加163戶;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86502人;上繳稅金7.3萬元,比上年增長26.1%,佔全市財政總收入的38%。

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 (現價,下同)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31%。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工業產值2.1億元,比上年增長2.5%;集體工業產值3.4億元,增長90%;股份合作工業產值0.98億元,增長4%;股份制工業產值50.8億元,增長21%;“三資”工業產值3.8億元,增長35%;個體私營等其他工業產值18.8億元,增長35.5%。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產值29.6億元,比上年增長25%;重工業產值50.4億元,增長26.5%。工業產品中食糖、酒精、發電量、金屬硅、水泥、人造板等增長較快。
工業經濟效益好轉。全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萬元以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實現利稅8.1億元,比上年增長10.1%;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168.5點,比上年下降9.7點;資產負債率由上年的65.1%上升為67.4%;虧損企業為16戶,比上年減少9戶,虧損面由上年的31.7%下降為20 %。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3.8%。
建築業平穩發展。全市建築業企業年末從業人員3.1萬人,比上年下降9%;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8億元,增長13%;完成房屋施工面積135萬平方米,下降10%。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億元(含保龍高速公路投資),比上年增長30%。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投資85億元,增長55.5%。按投資類別分,城鎮項目投資87億元,比上年增長37.6%;農村非農戶項目4億元,下降33%;房地產開發投資8億元,增長52.4%;農村私人投資4億元,下降6.2%。按投資隸屬關係分,中央項目完成投資3億元,下降22.4%;地方項目完成投資100億元,增長32.9%。以全市“百項”重大建設項目為主的昆鋼嘉華水泥,龍陵10萬噸硅鐵等一批重點項目順利完成,保龍高速公路、保山體育場改擴建項目、昌寧房地產開發建設工程、騰衝城四線入地工程、施孟公路等大批重點建設項目進展較快。

交通和郵電

交通運輸穩定發展。全年貨運量1335萬噸,比上年增長6.4%;貨物周轉量202287萬噸公里,比上年增加1.3%;客運量1023萬人次,增長7.9%;旅客周轉量98574萬人公里,增加5.1%。到2007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11519.4公里,比上年增加4.4公里。在公路總里程中,地管公路10253.9公里,省管公路1207公里。全市汽車(含低速汽車) 擁有量48355輛。其中載貨載客汽車44172輛,比上年增加6636輛,增長17.7%。
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全年完成郵電通信業務總量56775萬元,比上年增長13.8%。年末電話用戶達235341戶,比上年增加5541戶。其中市話達(不含小靈通)97341戶,農話99000戶;行動電話(含小靈通) 達到785183部,比上年增加196083部,增長33.3%。電話普及率達40部/百人,比上年增加了9部/人。

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持續發展。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城鎮32.2億元,增長16%;農村15.8萬元,增長1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7.8億元,增長18.5%;集體經濟1.1億元,增長50%;個體私營經濟33.2億元,增長17%。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38.4億元,增長17%;住宿餐飲業7.2億元,增長18%;其他行業2.4億元,增長3%。

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出口總額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進口總額0.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9%;。
利用外資較快增長。年末全市正常運轉的“三資”企業共有20戶,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26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2倍。
旅遊業快速發展。全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461萬人次,比上年增加9.24%;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旅遊外匯收入15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28%;國內旅遊收入16.93億元,比上年增長21.54%。旅遊業已逐步成為全市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機構存貸款穩定增加。2007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77.7億元,比年初增長23%。其中:企業存款餘額49.3億元,比年初增長60%;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2.5億元,比年初增長12%。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32.8億元,比年初增長12.3%。其中:短期貸款58.7億元,比年初增長5.5%;中長期貸款73.1億元,比年初增長17%。全年金融機構實現現金收入488億元,現金支出479億元,收支相抵累計回籠現金9億元。
保險機構保費收入較快增長。全年保費收入3.3億,比上年增長40%。其中:財險保費收入1.3億元,比上年增長53%;人身險保費收入2億元,比上年增長30%;支付各類賠款0.65億元,與上年持平。

教育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取得新的發展。2007年,高等院校招生3103人,在校學生8712人。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招生1879人,在校學生4357人。高中階段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職業高中招生4246人,比上年增長57.73%,在校學生9052人;普通高中招生11717人,比上年下降4%,在校學生34795人;高考錄取率56.6%。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得到進一步鞏固。普通初中招生39811人,在校學生111939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45.6%。小學招生37290人,在校學生23956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4.06%,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9.02%。各類學校辦學條件繼續得到改善。
科技事業不斷發展。組織實施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13項,安排經費553萬元。其中:國家級科技項目1項,安排科技經費223萬元;省級科技項目12項,安排科技經費330萬元。共列入市級科技計劃25項,安排科技三項費80萬元。其中:新開展科技計劃項目22項,上年延續項目3項。年末全市擁有獨立核算科研機構5個,從業人員210人;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4544人。其中:高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1274人,中級11191人,初級20300人。有科普專兼職工作人員240人,組織實施省級科普項目14項,安排經費45萬元;有農民專業技術研究會486個,會員達13725人;有市級學會20個,會員6930人;有縣級學會67個。全年農函大辦學64個鄉鎮,開辦了31個專業166個教學班,招收學員5866人。

文化衛生體育

文化藝術、廣播電視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館6個,文物保護機構6個,公共圖書館7個,藏書49萬冊。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4.3% ,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3.6%,有線電視入戶率17%。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醫療條件有新的改善。年末共有衛生機構138個。其中:醫院數(含衛生院)114個;醫院床位數4780張;衛生技術人員4650人;每千人有衛生技術2人,有醫生0.91人,有效控制了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和地方病的發病和蔓延。
體育事業取得新的進步。全年舉辦各種運動會63次,參加人數15萬人次,獲省級以上獎牌88枚。其中:金牌29枚,銀牌29枚,銅牌30枚。全民健身活動得到廣泛開展。
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加強。全市環境污染治理投資資金達19000萬元;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80%,比上年增加2.3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62%,比上年減少0.18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

全年年末總人口為246.8萬人,比上年未增加2.5萬人;全市出生人口3.1萬人,人口出生率12.6‰;死亡人口1.5萬人,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長率6.7‰。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加。根據抽樣調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75元,比上年增長8.5%;農民人均純收入2365元,比上年增長10%。
社會保障事業進一步加強。全市有49565名城鎮職工和17833名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分別比上年增長7.4%和3%;有76330名職工和27731名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分別比上年增長7.1%和12.1%。
職工工資增加,再就業工程穩步推進。全年城鎮在崗職工工資總額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988元,增長4.96%。年內通過職業介紹實現就業的人員有11821人,比上年增長27.6%。
城鄉居民居住條件繼續改善。年末城鎮建成區面積47.3平方公里,城鎮人均居住面積35平方米,城市綠化面積3.77平方公里,城鎮人均綠化面積11.6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26.3平方米。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年末全市收養性社會福利院床位562張,國家辦收養性床位130張。全年民政事業支出15679萬元,享受救濟人數為31萬人次。其中:有34147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735人享受五保生活保障。

交通運輸


保山市地處橫斷山脈,交通並不是十分的便利。主要的交通是通過航空和公路。

航空

保山機場始建於1929年,屬軍用機場,是著名的“駝峰航線”的主要起降機場,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過重大貢獻。1958年4月1日,中國民航保山站正式成立,這是中國民航總局在全國設立的第一個地州級地方民用航空站。1990年5月,因機型淘汰,機場關閉並改、擴建。1994年6月復航,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可起降波音737-300型及以下飛機。目前,開闢了保山至昆明航線,航程364km。除保證正常的航班外,航站還承擔了飛播造林、航空護林、航空攝影、航空測繪、飛行跳傘等飛行任務,迄今已安全飛行46年。
騰衝機場現在修建之中。力爭2008年底建成通航。

公路

保山是中外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南方絲綢之路”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左右,逐漸形成一條自即今四川成都,經保山通往緬甸、印度、尼泊爾、阿富汗等國的蜀·永昌·身毒道。一些專家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對外陸路交通線,也是我國西南與西歐、非洲、南亞諸國交通線中最短的一條線路。
保山內外通達的交通聯繫,起著聯繫中原和東南亞經濟文化的重要樞紐作用。現今,古驛石道上的斑斑馬蹄足印,蘭津古渡、霽虹橋、惠人橋等等遺存,都銘刻著歷史的印跡。
保山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史迪威公路”即滇緬公路的要道,並有聯結大理、臨滄、德宏、怒江等地州和保山市內騰衝、龍陵、施甸、昌寧等縣的公路,以及保山到昆明的航空線,使它成為滇西交通一大樞紐。
保山迄今已初步形成了以320國道(滇緬公路)為主脈、以保雲線等數條省道為支脈、以諸多鄉間公路為葉脈的全方位公路交通新格局。其中320國道大理至保山已修建成高速公路。保山至龍陵高速公路也在修建之中,預計2008年8月份全程貫通。保山至騰衝高速公路已經立項。
內系騰衝、龍陵、施甸、昌寧、保山五縣市及各鄉鎮,並有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之騰密段可直達緬甸克欽邦首府密支那,新築的騰衝至克欽幫第一特區所在地板瓦的邊境公路也投入了使用。

鐵路

同時,作為鐵路末梢的雲南,現在由於泛亞鐵路的建設,使雲南變成了鐵路的前沿。
目前,該鐵路國內段昆明-大理-瑞麗是正在或即將改建及新建的泛亞鐵路西線,昆明至大理既有鐵路長328公里,現正在進行提速複線改建,改建后速度將達到160-200公里/小時,大理至瑞麗鐵路長約336公里,可在2013年貫通。
按照原計劃,大理-保山施工工期為5年,先行開通進行臨運;保山至瑞麗段施工工期為6年(高黎貢山隧道Ⅰ線先通車),Ⅱ線延後一年通車。大理至保山段2011年年底通車。保山至瑞麗段鋪架2012年上半年全線開通(僅高黎貢山隧道Ⅰ線開通),2013年上半年高黎貢山隧道Ⅱ線通車。
大瑞鐵路建成后,將開闢中國通往印度洋的陸路通道,搭建起第三座歐亞非大陸橋。“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啟動中印鐵路建設(接大瑞鐵路經保山市騰衝縣、緬甸密支那到印度的雷多)。兩條鐵路建成連軌后,保山將成為滇西重要的物流中心、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這對加快保山政治、經濟、文化和旅遊業的發展,開創保山各項事業建設將起到重要作用。

旅遊在保山


保山,地處雲南西部,自然條件十分複雜。既有雄偉險峻的高山峽谷,又有星羅棋布的山間盆地;既有保山壩型的斷層陷落壩,又有潞江壩類的沖積河谷壩,還有騰衝附近的火山堰塞壩……。
保山,位於橫斷山脈滇西縱谷末端,高黎貢山、怒山南延的山系,東西各有瀾滄江、怒江天險相衛,地形多樣,氣候溫和,地地肥沃,物產豐富。
保山,歷史悠久,是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保山市蒲縹鄉塘子溝發現的中石器時代的石器、灰爐及動物化石等遺存,經中國科學院研究鑒定,其中被命名為“蒲縹人”,分屬老、中、青四個人體的頭骨、上下頜骨和7顆牙齒等古人類遺存,距今已有八千多年歷史。在雲南元謀、陝西的藍田、北京的周口店以及雲南蒲縹發現的人類遺骸和遺物,正逐步揭開我國古人類歷史的序幕。
保山,古稱永昌,開發甚早。
保山,歷史上就是通商要塞,是異域殊方的物資集散地。
保山,歷史文化沉積深厚,歷史遺存眾多,有崎嶇磅礴的絲綢古道,有二戰期間馳名中外的滇緬公路,松山戰役遺址,還有眾多的寺宇觀客,如古剎梨花塢、古建築群玉皇閣、全國最大的玉佛瞻仰地卧佛寺……。
其中卧佛寺為中、緬、泰的傣族群眾相攜來此供奉朝佛者,絡繹不絕。1961年緬甸前總理吳努偕夫人曾專程取道保山,於四月六日身著黃綾袈裟,前往參拜,並樂捐功德。
古往今來,鄭純、呂凱、徐霞客、楊升庵、徐悲鴻以及國際友人馬可波羅等歷史名人,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古代馳名中外的保山出產的“桐華布”、“永子”(圍棋子)等也是保山歷史文化的見證。
保山,同時榮戴保山博南古道省級風景名勝區桂冠。該景區集冰山雪峰,珍稀動物、植物,及三山高聳、兩江縱貫的高山深谷等奇麗的壯觀的自然景觀及人文社會景觀。景區分為:1、高黎貢山中心風景片區;2、保山壩區風景片區;3、瀾滄江風景片區。其中,高黎貢山還同時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稱謂,蘊藏著禿杉、樹蕨、珙桐等珍稀植物二千餘種,羚牛、蜂猴、雲豹等珍稀動物近五百種。是世界少有的“高山植物園”、“自然博物館”和“物種基因庫”。
在保山博南古道風景名勝區中,自然和人文景觀交融,貫穿名城景區和高黎貢山景區。

博南古道

中國境內的三條絲綢之路(西北的路上絲路、南方的海上絲路和西南方的路上絲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絲路發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這條絲路在漢代時稱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稱,既是指從四川出發,經過雲南、緬甸直至印度的商路。
儘管古道難行,古代的商旅卻在千難萬險中打通了這一條民間的貿易商道,利用馬匹、駱駝以至人力,運載著絲綢、布匹、瓷器、鐵器、漆器、茶葉等到印、緬各地,又攜回寶石、珍珠、海貝、琉璃等輾轉販賣。印度佛教境思路沿線傳播,撣(緬甸)人的樂隊和雜技在東漢時傳入洛陽宮廷,也是通過西南絲路上的永昌道與南亞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結果。
西南絲路從四川起步,分別走東南面的五赤道和西南面的靈關道,最後匯合於大理,從大理往西,經過漾濞縣城,就進入博南山區。博南是公元1世紀開始沿用的縣名,治所就在今天的永平縣。這條山道是漢武帝於公元前105年前後下令開鑿的(當時稱為博南山道)。古道向西跨過瀾滄江,便進入保山地區。保山是古時的永昌郡、永昌府的治所,也是這一代絲路通過的主要地區,所以“永昌道”便被作為這段古道的名稱了。
站在瀾滄江邊,可見博南山與羅岷山絕壁對峙,旁有蘭津古渡,這是走永昌道的必經之路,渡口附近有兩座橋墩,建有一座中國已發現的最古老的鐵索橋——霽虹橋。相傳那時候每天清早橋亭大門未開時,等候過橋的商旅、人馬以排成五、六里長的隊伍。今天,驛路上還留有深深德馬蹄窩,足以證明那時驛道上馬匹來往頻繁的程度。

騰衝

騰衝位於滇西邊陲,西部與緬甸毗鄰,歷史上曾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要衝。騰衝是著名的僑鄉、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騰衝在西漢時稱滇越,東漢屬永昌郡,唐設羈縻州,南詔時設騰衝府。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代都派重兵駐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稱之為“極邊第一城”。
騰衝與緬甸接壤的國境線長達148.7公里,從騰衝到克欽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特定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雲南省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從宋、元以來,就是珠寶玉石的聚散地,首開翡翠加工之先河。到了清代,翡翠的加工、銷售業已十分興盛,現在,翡翠的加工、交易空前活躍,商業貿易、旅遊等行業日益興盛,“翡翠城”正以嶄新的面貌吸引著海內外和客商。
騰衝屬熱帶季風氣候,所平均氣溫14.8℃,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適於旅遊觀光。騰衝森林密布,到處青山綠水,景色秀麗迷人。境內有傣、回、傈僳、佤、白、阿昌六種世居少數民族,民族風情豐富多彩。其中傈僳族在刀桿節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驚心動魄,令人嘆為觀止。
神秘雄奇的高黎貢山和怒江天險,從三江併流區自北向南逶迤而下,以獨特而豐富的生物資源,屬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世界野生生物學會列為具有重要要際意義的A級保護區。她壯麗而神奇,走進高黎貢山,就像走進了奇山異水的長軸畫卷之中。在這個被譽為“天然植物園”和“物種基因庫”的地方,你會看到撥地參天的大樹杜鵑之王、禿杉之王、銀杏之王;你會看到雲南山茶的始祖,看到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禿杉林,還有很多稀世的珍禽異獸……。
在這裡有中國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熱溫泉。90多座火山雄峙蒼穹,80餘處溫泉噴珠濺玉,溫泉泉眼數以萬計。壯觀的熱海大滾鍋、熱箭四射的萬年哈蟆嘴、令人浮想聯翩的醉鳥神泉、懷胎奇井、美女仙池、扯雀魔塘……種種奇觀妙景,展現出國家級火山熱海風景名勝區的百態千姿和無窮奧秘。
騰衝,這座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化名城,歷經滄桑,積澱了豐實深厚的歷史文化,邊陲古道的馬鈴聲,記錄著中、緬、印的商貿歷史;春秋戰國時期的銅案、銅鼓凝集著兩千多年悠久燦爛的文明;石雕佛像,閃爍著中原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民在這片縶土上抗擊日本侵略軍,首創全殲侵略者的戰例,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莊嚴肅穆的國殤墓園裡安息著為國捐軀的抗日英烈,數千座墓碑向後人昭示著民族精英抵禦外辱的浩然正氣。
當你走進騰衝名人的故居,走進一座座明清古寺、古碉、古城,走進一座座清幽古老的院落和一道道石板小巷,你會在一種特別的文化氛圍中受到震撼。在古老的僑鄉和順,還有一座建於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國規模最大、藏書最多的鄉村圖書館。
徐霞客的保山之旅
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暮春時節,“千古奇人”徐霞客(公元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江蘇江陰人)在其平生最後也是最為艱遠的一次壯遊——“萬里遐征”過程中,沿千年古道踏入保山這塊山雄水奇、古老而神秘的西南極邊之地。自三月二十八日從霽虹橋入境至八月四日從昌寧離開保山,4個多月里,他芒鞋黎杖,走危地、探險境、結鄉賢、訪野老,情隨怒水滄江流蕩,足跡遍及高黎貢山兩麓,遍訪名勝古迹,考察地理、交通、物產、民俗等自然、經濟、文化實況,並以其如椽巨筆寫下了洋洋5萬餘字遊記,從而使邊地的自然、社會風貌在其被公認為國之經典的“千古奇書”《徐霞客遊記》中獲得了極可觀地極寶貴的一席。
作為一位傑出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悉心觀察了瀾滄江、怒江兩岸的山勢脈向,並經過多番考證,得出了兩江歸海的科學推斷,這就糾正了《大明一統志》所載瀾滄江“與沅江匯”、怒江“與瀾滄江合”這一通行認識的謬誤;登高黎貢山之巔,他在火塘邊與“土人”敘談,得知此山俗名“崑崙崗”,於是敏銳地聯想到南詔蒙氏曾封此山為“西嶽”,進而目透群峰,以其特有的科學判斷力作出結論:“以其高大而言,然正崑崙南下正支”,首次向世人揭示了高黎貢山的來龍去脈。
作為一位獨步天下的大施行家,徐霞客對保山的一山一水、一景一地、一風一俗都給予了真切而深情的注視——。
在保山城近郊遠野,他游龍泉、登太保、探蕉洞、謁卧佛、考九隆翠岡、訪哀牢金井、臨天生橋而察東河伏流、上瑪瑙山而觀麗石出礦……上江(潞江上段)壩是傣族聚居的一塊風水寶地,徐霞客流遊歷至此正值“新谷新花一時並出,而晚稻香風盈川被隴”之際。在這“窮邊樂土”之中,他採訪記錄了許多當地歷史、風土及生產生活情況,如他寫曾邀其同餐的舊土官:“其人九十七歲矣,以年高,后改於早龍江(即“出揖”之人)者。喧人中皆言其人質直而不害人,為土官最久,曾不作一風波……喧人感念之,共宰一牛,賣為瞻老之資。”民風之古樸純厚,躍然紙上,尤其令人難忘的是,遊歷途中,徐霞客曾三次被眼前景色所傾倒,並由此推出了“滇中第一”的三處奇景——其一:他過霽虹橋、登梯雲路后,見水寨“平窪一圍,下墜如城,四山回合於其上,底圓整如鏡,得良疇數千畝,村廬錯落,雞犬桑麻,俱有靈氣”,不禁盛讚道“不意危崖絕磴之上,芙蓉蒂里,又現此世界也……武陵桃源,王官盤谷,皆所不及矣!此當為入滇第一勝”;其二:他過板箐入盤蛇穀道,見“東西兩崖夾成一線,俱摩雲夾日,溪嵌於下,蒙菁沸石,路緣於上,鏖壁摭崖。排石齒而北……有碑倚南山之崖,題曰:‘此古盤蛇谷’,乃諸葛武候燒藤甲兵處,然後信此險之真冠南也”;其三:他到楊柳瑪瑙山探冷水河瀑布時驚讚道:“黔中白水(黃果樹瀑布)之傾瀉無此之深,騰陽滴水(騰衝疊水)之懸注無此之巨……滇中之瀑,當以此為第一。”如此大家手筆,堪稱一方山水的錦上之花。
騰衝我國著名的“天然地質博物館”和風光名勝密集地。在這裡,徐霞客實地考察了打鷹山、硫磺塘等火山、地熱存活區,並對火山噴發后的遺跡遺物及熱泉的“沸騰滾涌”之狀作了翔實、逼真、靈動的科學描寫。他還先後探淳了雲峰山、滇灘關、姊妹湖、明光、羅古城、大洞礦區及綺羅村等山水村關和名勝古迹。在雲峰山,他約僧人勇探“仙人洞”,並冒險“獵奇”,於刀切斧劈的懸壁之上取下“木膽”數個,如獲至寶地納入行囊;在騰衝城內,他對這裡五光十色的珠寶石寶石和玲瓏剔透的玉雕製品讚賞不已,並十分珍視地把此間新交友人潘秀才所贈一綠一白兩塊玉石帶到保山,請工匠雕成一個杯子,兩個印池以存念。
旅保期間,徐霞客受到了各族鄉民及官紳、文士的熱忱款待和資助,並和他們結下了深摯的友誼。如在閃太史家,他以考察所獲“石奇樹”相贈,閃則將郡人張志淳的名著《南園漫錄》及《永昌府志》奉送,而這,正是他所需要的。保山素為多民族的邊境生重地,徐霞客遊歷中十分留意邊事並廣羅方域史料,他還利用這些文獻結合自身親歷寫成《永昌志略》、《近騰諸彝說略》,為研究古代保山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提供了可信的依據。
七月二十九日,徐霞客依依辭別了保山城,繼取道昌寧,結束他註定將使邊地山水增色的保山之旅。而玉皇閣北鄰那座古樸寧馨的小院——會真樓,則從此成了保山人的一方聖地,因為這是徐霞客此行的下榻之所,“千古奇書”《徐霞客遊記》的某些章節和《永昌志略》等傳世墨寶從這裡刻入永恆。而今,睹樓思賢,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民族節日

端陽花街 農曆五月初五 保山端陽花街是保山各族人民的傳統盛會,在每年端午節舉行。屆時上市花卉有數十萬盆(株),使得保山滿城鮮花,爭奇鬥豔,其中以蘭花居多。如今的端陽花街也是大型綜合博覽會,花藥鳥蟲、土特產品、日用百貨一應俱全,全城張燈結綵,貨棚琳琅滿目,中外人士,商賈名流,紛至沓來,蔚為大觀。
傈僳族刀桿節 農曆二月初七 居住在保山騰衝、龍陵縣的傈僳族,每到農曆二月初七要舉行驚險的刀桿節。夜幕降臨時分,人們點燃篝火,唱歌跳舞,等到篝火燃盡,形成一個彤紅的火塘時,若干精壯青年喝下烈酒,赤足走進火塘中,這就是著名的“下火海”。次日中午,人們在草坪上豎起一根高桿,上面橫綁著刃口向天的數十把長刀,5名下過“火海”的青年奮勇攀登至頂,這便是“上刀山”,展示了傈僳族青年的英勇無畏。
同時還有其它一些民族的節日,比如有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和廟會、山會等等。

保山旅遊

元龍閣 保山滇西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國殤墓園北海濕地 滇西邊貿考察旅遊線 卧佛寺 和順僑鄉 古西南絲綢之路遺跡 闡化樓 諸葛亮營遺址 龍王潭 高黎貢山 火山熱海 梨花塢 迤東會館 大樹杜鵑王霽虹橋 金雞古鎮 艾思奇故居 寶蓮寺 騰陽會館 順龍寺 大滾鍋 姐勒大金塔 松山戰役遺址 五月端午花街雙虹橋 惠通橋

保山小吃

頭腦“鍋子”永昌板鴨 施甸三味 菜花腌菜伴蜂仔 餌絲“透心綠”保山大燒 騰衝果脯 罈子雞 干腌菜“大救駕”下村豆粉 油炸撒撇“五滴水” “口水羹”施甸豆片 山林素席 春甜黃酒 腌菜膏

保山特產

翡翠 騰葯 騰宣 藤編 翡翠 山珍雞樅騰衝農民畫“茶鄉”的茶 蒲縹甜大蒜 香料煙 尼諾茶 芒果 清涼磨鍋茶 小粒咖啡 騰衝斗笠“雲子”茶油 永昌古織 香蕈 棕包米 水籽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