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理學院

上海大學理學院

上海大學理學院成立於1995年1月,是一個從事現代基礎理論、實驗技術和應用科學研究為主的基礎性、研究型學院。

學院現有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和可持續能源研究院、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5個部門。學院現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65人,其中教授85人。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院系設置


上海大學理學院是以從事現代基礎科學理論及其相關應用科學技術基礎為主的基礎性、研究型學院。
學院現有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和可持續能源研究院、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5個部門。擁有覆蓋博士、碩士、學士完整教育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數學、物理學)、13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數學、統計學、物理學、化學)、6個本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擁有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上海市高溫超導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資源環境新材料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共建),1個上海市一流學科(數學),2個上海市高原學科(數學、物理),1個上海市青少年創新實踐工作站-上海大學數學實踐工作站以及數學基礎實驗室、物理實驗中心、化學實驗中心等3個人才培養實驗基地。

師資隊伍


據2019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專任教師265人,其中教授85人,院士4名(含兼職),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29人。
上海大學理學院
上海大學理學院

院系歷史


1995年1月,上海大學相關科系合併組建成立了理學院。當時上海大學理學院是由上海大學嘉定校區(原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的數學系、物理系,上海大學延長校區(原上海工業大學)的基礎部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等,上海大學嘉定東校區(原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的技術物理系、數學教研室,上海大學徐匯校區(原上海大學工學院)的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合併而成,並在合併的數學學科和物理學科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數學系和物理系。
上海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的前身是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籌建於1958年,首屆新生委託其他高校代培兩年,1959年正式成立。建系初期稱為元素有機化學系,1963年改稱化學系。1994年新上海大學成立后,組建了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1999年上海大學院系調整,原屬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普通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等教研室因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撤銷而歸入理學院,並在此基礎上組建成立了化學系。
上海大學理學院物理系的前身是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籌建於1958年,首屆新生委託其他高校代培兩年,1959年正式成立。建系初期稱為技術物理系,1963年改稱物理系。1994年5月四校合併后,上海科技大學物理系改稱上海大學物理系。1995年1月,新上海大學組建成立了理學院。當時理學院物理系是由嘉定校區的物理系、延長校區的物理教研室、嘉定東校區的技術物理系、徐匯校區的物理教研室合併而成。
上海大學理學院數學系的前身是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成立於1960年。1994年5月27日,上海科技大學與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新的上海大學,系名隨即改為上海大學數學系。1995年1月,上海大學成立了理學院,當時理學院數學系是由嘉定校區的數學系和延長校區、徐匯校區、嘉定東校區的數學教研室合併而成。

學院黨政


學院行政數學系行政物理系行政化學系行政力學系行政力學所行政
學院黨委數學系黨總支物理系黨總支化學系黨總支力學系黨支部力學所黨支部
學院辦公室數學系辦公室物理系辦公室化學系辦公室力學系辦公室力學所辦公室

訪問交流


寧波大學新葯技術研究院院長趙玉芬院士應邀訪問上海大學理學院
2017年12月23日下午,寧波大學新葯技術研究院院長趙玉芬院士應邀訪問上海大學理學院,並與部分老師進行了學科建設交流。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龔思怡,理學院副院長陳璽、化學系黨總支書記陳雅麗、化學系副主任徐甲強、李春舉、邢菲菲及龔和貴出席了交流會。會上,龔思怡副校長介紹了學校的學科布局、理學院相關學科發展歷史及現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陳雅麗教授簡介了化學學科的發展情況。趙玉芬院士一直非常關註上海大學化學學科的發展,她結合自身經歷,談了對化學學科發展的認識和體會,並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趙院士還在J201為上大師生做了題為“磷與生命起源”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是理學院“當代前沿講壇”第245講、化學系“今日化學”第203講。報告由陳雅麗教授主持。趙院士闡述了磷和生命起源的內在關係。她介紹“磷醯化氨基酸是蛋白質和核酸的共同起源”著名理論提出的背景,特別是磷和氨基酸結合得到的磷醯化氨基酸是生命進化的最小系統,可以與氨基酸結合形成肽,還可以與核苷作用成為核苷酸等,並由此得出磷是生命化學過程調控中心的結論。在進一步闡述生命起源的過程時,趙院士還列舉了劇毒的5分子的HCN氣體發生反應生成1分子腺嘌呤,從而推測在惡劣的遠古地球環境下有可能經過這樣的反應卻生成了三磷酸腺苷腺嘌呤,進一步誘導產生了最早的蛋白質ATP結合蛋白。通過本次講座,廣大師生深入了解了生命起源和磷化學的關係,領略了院士嚴謹的科研態度、睿智的大師風範。
上海大學理學院
上海大學理學院

人才培養


據2019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本科生1095人、碩士研究生799人、博士研究生187人,博士后流動站在站人員27人。擁有覆蓋博士、碩士、學士完整教育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數學學科在代數理論與量子計算、微分方程與複雜系統、大規模科學與工程計算、優化方法與網路分析等;物理學科在功能凝聚態物質結構與基礎物理、低維與計算物理、量子與信息物理等;化學學科在能源化學、藥物合成、超分子化學、環境催化化學、計算機化學等方向在國內外享有較高學術聲譽。這些基礎學科與新能源、新材料、金融、管理、環境科學、納米科技、生命、信息等學科交叉,積極開展如材料設計與集成計算、超導材料關鍵技術、環境治理與保護技術等與工程學科密切相關的交叉研究。

榮譽


據2019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近五年來理學院承擔了國家973子項目、國家973前期研究專項、國家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石油化工聯合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重要科研項目二百多項。SCI檢索學術論文數每年占學校近50%,累計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成果和教學成果獎六十多項。

國際交流


學院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關係,與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和香港等地區的著名大學、研究機構的科學家保持著密切的學術交往。每年選派優秀教師出國講學、進修和科研合作,同時也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來學院講學和學術交流。

學生活動


化學系成功舉辦第六屆“一站到底”活動
2018年1月24日,上海大學第六屆“化學與生活知識競賽暨‘一站到底’擂台賽”在新校區HA102室成功舉辦,本次系列活動由上海大學教務處主辦,社區學院和理學院化學系共同承辦,吸引了29名社區學院的學生參加。教務處處長徐學良、社區學院副院長何幼樺、化學系黨總支書記陳雅麗、系主任許斌、化學實驗中心常務副主任丁益民、系副主任邢菲菲、系黨總支副書記姚穎沖擔任評委。
“一站到底”是對化學知識的答題競賽,包括團體賽和個人賽;有必答和搶答,考驗參賽者的腦力、反應力、團隊合作等。今年的活動改進了個人賽模式:全體參賽者一同答題,,在規定時間內答錯即淘汰,只有全部答對,一站到底的參賽者才能稱為最終的優勝者。題目由簡到難,層層選拔出“化學知識精英”。
本次競賽內容涵蓋化學元素、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化學常識、化學與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知識,以多樣的遊戲形式考驗參賽者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對決,三組隊伍獲得了團體前三名,四位參賽者獲得個人賽王牌榮譽。
本次活動讓大一學生更好地了解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求知慾,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