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樊衛國的結果 展開

樊衛國

貴州大學教授

樊衛國,男,1958年10月生,貴州安龍縣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大學農學院院長,貴州省果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貴州省特色農業產業人才基地主任,貴州省果樹科學研究首席專家,貴州省第三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1976-1977年,高中畢業后在黔西南州普安縣新田公社平頭山生產隊“上山下鄉”;
1978年3月在原貴州農學院果樹學專業學習,1982年畢業於貴州農學院;
1982-1987年在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
1987年3月在貴州農學院園藝系工作;
1988年至1991年任貴州農學院園藝系果樹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93年任貴州農學院果樹學副教授;
1995年任貴州農學院園藝系系主任;
1997年取得任碩導資格;
1998年任貴州大學農學院果樹學教授、園藝系主任、副院長;
2000年至今任貴州大學喀斯特山地果樹資源研究所所長;
2002年後任貴州大學農學院院長,貴州省果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貴州大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其中,2003年被遴選為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對象;
200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5年被遴選為貴州省省管專家;
2006年被任命為貴州省首席果樹科技特派員;
2007年任貴州大學首批二級教授(果樹學)和博導;
2008年被中共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抗凝凍一等功臣;
2009年獲得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榮譽稱號;
2012年被遴選為貴州省核心專家。
2021年7月25日,在貴州省刺梨學會第五次刺梨產業科技創新學術交流會上,水城區樊衛國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技術顧問。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為了解決貴州省板栗大面積低產的重大技術難題,增加農民和農村收入,樊衛國主持開展了“提高板栗產量的技術研究”,項目在示範區內年新增產量563.9萬公斤,年新增產值3383.4萬元,指導農戶新建優質板栗園11030畝,培訓農民累計16150人次,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該項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省“科技興農人才獎”,被列為國家林業科技重點推廣項目。目前,項目成果累計在樊衛國省推廣10餘萬畝,有力地推動了樊衛國省經濟林發展和生態建設。樊衛國長期潛心從事刺梨科學研究工作,在《中國農業科學》、《園藝學報》、《果樹學報》等全國性權威刊物上發表了學術論文15篇,先後在省內外推廣刺梨面積33400餘畝,僅在貴州省每年增加刺梨鮮果就達12600餘噸,每年新增產值1010餘萬元。主持30餘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選育並審定刺梨優良品種4個,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國家科技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指導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20餘名。

社會活動


2008年被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以“抗凝凍、保民生”一等功臣稱號。“九五”和“十五”期間,樊衛國通過柑橘、刺梨、板栗等果樹科技成果轉化,創產值9.6 億餘元,促進了貴州農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主要社會兼職有:國家農業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食品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會委員,貴州省高技術產業發展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貴州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園藝學會理事,中國柑橘學會理事,貴州省園藝學會理事長,貴州省林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花卉園藝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植物生理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科技創新聯合會副理事長,貴州省首席科技特派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