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恩門

綏化迎恩門

綏化迎恩門是清代黑龍江將軍下轄的綏化理事通判廳通判文公主持修建的城門,是綏化城的西城門,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建,到1945年綏化縣光復時已倒塌。

歷史簡介


1887年,通判文公劃分城基,用磚石砌筑西城門,名曰“迎恩”,城門略高於城牆,城門可并行通過兩輛馬車。
到1945年綏化光復時,城門已倒塌。

名稱由來


綏化建制之時,黑龍江將軍駐齊齊哈爾,在綏化西部,通判、知府等到綏化赴任,須從齊齊哈爾向東出發經西城門到達綏化城內,也是綏化通往北京的要道,故取名“迎恩門”。

地理位置


位於綏化城西,是綏化通往京旗屯(今望奎縣)、雙廟子(今蘭西縣)、卜奎(今齊齊哈爾市)的必經之地。今綏化市區中興大街與黃河路交叉口附近,直至今天,此處仍是綏化交通最為繁忙的地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