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秋鴻的結果 展開

秋鴻

古琴曲

秋鴻,中國古琴名曲。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標題和歌詞,是繼《廣陵散》後篇幅最長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飛翔凌空的秋鴻為喻,抒寫懷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琴曲《秋鴻》相傳為南宋郭楚望所作,又傳為明代朱權徠所作。作者取意於鴻雁振翅高飛,博出長空之南征,以寓曠達之至、高達之懷。旋律蒼雄渾樸,節奏起伏跌宕,令人聽后若有遠達平沙、一舉萬里之感。

歷代琴譜


秋鴻古琴曲在歷代古琴譜庫中有多達三十七部琴譜收錄。最早收錄在明1425年朱權撰輯的《神奇秘譜》中。現將部分琴譜收錄版本列表於下:
琴之界古琴譜庫撰刊年代琴曲簡介
杏庄太音補遺1557凡三十六段
西麓堂琴統1525凡三十六段
琴書大全1590凡三十六段
玉梧琴譜1589凡三十六段
藏春塢琴譜1602凡三十六段
陽春堂琴譜1611凡三十六段
天聞閣琴譜1876夷則調 凡三十六段
風宣玄品1539凡三十六段
琴學叢書1910宮音 凡三十六段
太音傳習1552凡三十六段 姑洗調
重修真傳琴譜1585凡三十六段
五知齋琴譜1721姑洗調 凡三十六段
琴苑心傳全編1667姑洗調 凡三十六段
神奇秘譜1425凡三十六段
自遠堂琴譜1802商調宮音 凡三十六段
浙音釋字琴譜1491臞仙作 凡三十六段

琴曲解析


《神奇秘譜》中琴曲解題:
臞仙曰,琴操之大者,自廣陵散而下,亦稱此曲為大。蓋取諸髙遠遐放之意,游心於太虛,故志在霄漢也。是以達人髙士,懷不世之才,抱異世之學,與時不合,知道之不行,而謂道之將廢,乃慷慨以自傷,欲避地幽隱,恥混於流俗。乃取喩於秋鴻,凌空明,干靑霄,擴乎四海,放乎江湖,潔身於天壤,乃作是操焉。故為之賦曰,有鳥之能賔秋兮,知其時而南翔。決雲漢以上征兮,聲嘹唳以渡江。避祝融之方北徙兮,儵木落而驚霜。乃引群以入塞兮,徒區區於稻粱。何關河之雲遠兮,而不忘乎故鄕。亘萬里之匪遙兮,獨不過乎衡陽。信不失於山川兮,義不背乎他邦。禮有倫而自列兮,奚有序而有行。健翮舉矣,秋空是將。下歷江漢,上摩彼蒼。向空明之一碧,杳衝破於蒼茫。或稽棲於南浦,或遠落於瀟湘。或入雲以避影,或銜蘆以自匡。志不侔乎燕雀,仁可類乎鵉凰。眼何空於四海,量何大於八荒。矧取喩於髙士,善出處其行藏。慨高翔以遠引,恥趨赴於炎涼。嗟世途之擾擾,豈混俗乎庸常。因重其志之高遠,乃作是操以頡頏,故制之於徽軫,養吾以浩然之耿光。或問製作者其誰,苟非老於琴苑,孰能為之揄揚,乃西江之老懶,誠天胄之詩狂。羌扶醉以寫興,故罄欬於是章。
《太音傳習》中琴曲解題:
友山考譜曰,琴操之大者,自廣陵散而下,亦稱此曲為大。乃避地之士所作。其意蓋取秋鴻高飛逺舉,適彼樂土,以況己之不為好爵所糜,飄然遠遯也。

琴曲題解


此曲最早記載於《神奇秘譜》,用緊二、五、七弦的姑洗調(清商調)。編者朱權另作有同名長賦附於解題之後。末尾寫道:“嗟世途之擾擾,豈混俗乎庸常?因重其志之高遠,乃作是操以頡頏”。“或問製作者其誰?苟非老於琴苑,孰能為之揄揚?乃西江之老懶,誠天胄之詩狂,羌扶醉以寫興,故罄刻於是章。”其中“西江”指他所居住之江西,“天胄”指他皇世子的身份。譜中旁註較多,如第二十七段:“此段闊遠,須當指授,庶免斷續窘促失節之病,與遠落平沙意同。”

琴曲段落


全曲共有三十六段,每一段都有標題:
一、凌雲渡江;
二、知時賓秋;
三、月明依渚;
四、呼群相聚;
五、呼蘆而宿;
六、知時悲秋;
七、平沙晚聚;
八、南思洞庭水;
九、北望雁門關;
十、蘆花夜月;
十一、顧影相吊;
十二、沖入秋暝;
十三、風急雁行斜;
十四、寫破秋空;
十五、遠落平沙;
十六、驚霜叫月;
十七、延頸相聚;
十八、知時報更;
十九、爭蘆相咄;
二十徠、群飛出渚;
二十一、排雲出塞;
二十二、一舉萬里;
二十三、列序橫空;
二十四、銜蘆避戈;
二十五、盤聚相依;
二十六、情同友愛;
二十七、雲中孤影;
二十八、問訊衡陽;
二十九、萬里傳書;
三十、入雲避影;
三十一、列陣驚寒;
三十二、至南懷北;
三十三、引陣沖雲;
三十四、知秋入塞;
三十五、天衢遠舉;
三十六、聲斷楚雲。
通過雁群在嚴冬即將來臨的深秋時節,從北而南的飛行途中三起三落的情景,表現了“志在霄漢”、“游心於太虛”的胸懷。

琴曲評價


《琴學初津》後記中說:“曲中用指極難,起承轉合,各有神妙。所以三十餘段之多,不嫌其繁複”。《琴苑心傳》說:“其指法音調,卓乎高古,至神至妙,無以加茲,誠學者之至寶也。”所以,《五知齋琴譜》強調說:“如遇群賢,鼓時必落後奏為妙,若先彈此曲,使諸音皆閉,覺大無意趣。”明清以來,刊傳此譜達三十種,是大型作品中最流行的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