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7條詞條名為張俊傑的結果 展開
- 河北籍演員
- 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中共潁州區委原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 電視劇《紅高粱》中人物
- 上海大學通信學院教授
- 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
- 長治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 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組書記、局長
- 譜尼測試公司原董事
- 浙江省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局局長
- 黔西南州委常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 德州軍分區原司令員
- 四川籍演員
- 機械工程專家
- 長沙市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 火箭軍工程大學90后博士研究生
- 定西市中級人民法院正科級審判員
- 原安徽師範大學副校長
- 原上海市政協常委
- 第16屆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副秘書長
- 邢台市商務局(糧食局)副調研員
- 大華(內蒙古)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 昌黎縣商務局副局長
- 蒼南縣地方稅務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 河北理工大學化工與生物技術學院副教授
- 聚焦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
- 天津市政協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
- 原廊坊市交通局副局長
- 中國藝術學會常委
- 中國足球運動員
- 周口師範學院教師
- 山東臨邑籍烈士
- 駐馬店市司法局工作人員
- 陝西省乾縣籍烈士
- 上海胸科醫院導管室護士
-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 興寧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俊傑
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
張俊傑,男,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
廣州市規劃協會會員。
廣州市委組織部選拔領導專家庫專家。
1986-2000年任職於江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從事城鄉規劃設計及管理工作,2001年至今任教於廣東工業大學城市規劃系,從事教學和城鄉規劃設計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城鄉區域發展、城市規劃與設計。主持並完成廳級課題一項、主持副省級課題一項、主持部級課題一項;2007至2011年主持並完成城市規劃項目十餘項,經費達230餘萬元,年均45萬元。在《建築科學》、《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廣東工業大學學報》、《人才資源開發》等全國性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近25篇。
教育背景
1986年7月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獲學士學歷學位。
2007年6月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及設計專業,獲碩士學位。
2003年10月獲國家註冊規劃師資格。
工作經歷
1986年7月在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江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從事規劃設計及管理工作。
2001年1月至今在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從事教學及規劃設計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城鄉規劃及空間發展研究。
1.新視角下城郊舊村改造對策研究--以廣東省實踐為例,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4月。
2.廣州農村節約集約建設用地的對策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6月。
3.欠發達區域村鎮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的重構研究,建築科學,2010年7月。
4.基於《城鄉規劃法》視角下公眾參與村莊規劃的實踐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月。
5.村莊道路系統規劃指標體系在新村鎮建設中的應用,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10年3月。
6.基於公平與效率並重新視角下的城中舊村改造對策探析--以廣東省實踐為例,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8月。
7.基於城鄉一體化的快速巴士公交系統規劃分析,交通科技,2011年8月。
8.規劃系統選拔領導幹部面試試題命制之我見,人才資源開發,2010年3月。
9.村莊規劃建設用地標準的反思與重構,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3月。
10.建構我國特色的規劃師職業道德體系,高校教育研究,2009年10月等。
科研項目
1.廣東“舊村莊”改造對策研究,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項目(2009-37),已結題。
2.舊村莊改造中公平與效率並重的對策研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軟科學研究課題(2011-R2-28)。
3.廣州農村節約集約建設用地的對策研究,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二五”規劃資助課題(11Y38)。
4.佛山市南庄鎮河窖控制性詳細規劃。
5.佛山市南庄鎮解放路商業中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6.東莞市寮步鎮大進工業園良西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7.佛山市南庄鎮賀豐--杏頭--河窯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8.鶴山市桃源鎮總體規劃修編。
9.清遠碧水龍庭規劃。
10.鶴山市桃源鎮桃花源居小區修規。
11.賀州市生態工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
12.清遠市銀湖城控制性詳細規劃。
13.清遠市黃騰峽漂流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
14.鶴山市雅瑤鎮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研究。
15.天子山風景區概念性規劃研究。
16.連州市中山南路文化旅遊街規劃等。
多次評為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
指導學生課題(城市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體系研究——以廣州市低收入群體為例)獲得廣東省第十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