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金燧的結果 展開

金燧

革命烈士

金燧(1916年~1945年),字克倫,四川興文縣人,革命烈士。歷任紅軍游擊隊偵察員、縱隊偵察參謀、川南遊擊支隊隊長等職。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成為了一名為人民求解放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者,其栩栩如生的形象和驚險的戰鬥故事,使人們敬仰,至今在川滇黔交界一帶廣為傳頌。

人物簡介


金燧,出生於四川省興文縣五村鄉(今石林鎮)紅魚村。年幼時,就讀古宋縣中,好習武,有一手好槍法。父系本鄉團正,家境富裕。但其姐、侄均為地下黨員,金燧亦頗受影響。1934年,金燧要求參加劉復初領導的紅軍南六(縣)游擊隊,劉復初要他獻出家中槍支,金趁夜將家丁灌醉,並偷出其父手槍,裡應外合,使游擊隊取勝,開倉濟貧。金燧入伍后,參加多次戰鬥,英勇頑強,號“獨膽英雄”。
1935年,任紅軍川、滇、黔游擊縱隊偵察參謀。1936至1943年,金亦三次被捕,經親朋保釋出獄后,仍矢志不移,在與組織失掉聯繫情況下,兩次賣掉田產,資助革命,發展人、槍,在川南繼續戰鬥。旋被重慶行轅懸賞捉拿,全家被抄,妻子被打死。為暫時隱蔽,金遂去偷找其姐(地下黨員)聯繫,途中,被叛徒出賣遭逮捕,就義於古宋縣。

人物年表


1916年,出生於四川省興文縣。
1934年,加入革命隊伍。
1935年,任川南遊擊縱隊偵查參謀。
1936年2月6日,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川南遊擊支隊隊長。
1936年夏,在興文縣被捕入獄。不久后,被保釋出獄。
1938年,在宜賓被抓捕入獄。后經家鄉紳士和群眾多方聯名保釋出獄。
1941年春,在瀘州被捕入獄。
1943年3月,經老同盟會員曹蜀實等多方活動保釋出獄。
1945年9月25日,在古宋縣英勇就義,年僅29歲。

家庭背景


金燧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父親金顯模是該村的團總,家中收租400多石,是當地有名的富豪。母親陳碧馨,是一個有文化知識、品德嫻淑、深明大義、忠厚待人的婦女,她愛孩子,注重子女教育,經常給子女講《左傳》、《史記》,講岳飛、文天祥的故事。金燧在母親的良好教育下,小小的心靈里就產生了仗義疏財、貧賤不嫌、救濟貧苦的高尚品德。同時,好交朋友、好習武,練就了一手好槍法,曾有百步穿簡之美稱。
金燧的二姐金琪、三姐金在就讀於省立江安中學時,經常受到進步思想的教育。1933年,金淇、金珊和金澤華(金燧的堂侄)又考入成都少城中學,分別由李亞群、文功元介紹入黨,他們節假日回家時,對金燧進行革命思想的啟發培養,使他的思想起了變化。他在給興文縣簡易師範學校古永希的信中寫到:“待等赤陽高照時,我們就可遠走高飛了”。
1926年到1930年間,文功元、劉復初等在興文縣、古宋縣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活動,金燧與他們是親戚,因此經常住在文家,受到文功元的培養教育。金燧的表侄陳龍池參加“南昌起義”失敗后,受黨組織派遣返川工作,回鄉探親住在金家,又給他們姐弟帶回《湘江評論》、《嚮導》等革命書刊,並向他們宣傳共產黨的主張:“要挽救中華民族,只有打倒反動軍閥,推翻統治階級,解放受苦受難的人民大眾”。
家庭教育在金燧幼小的心靈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他認識到社會的黑暗,孕育著共產主義的思想。

個人作品


金燧在漫長的鐵窗生活中,不但沒有動搖革命意志,相反更加堅定了革命志向。他在重慶監獄中,曾作詩銘志:
舉國紛爭蕩寇塵,操戈執戟慰生平。
阽危宗社如巢壘,塗炭蒼生勝釜薪。
惻惻凄風吹夢遠,凌凌刁斗動心驚。
孤燈對影愁如織,翹首雲天嘯一聲。

個人榮譽


198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金燧為革命烈士,隨即在烈士家鄉召開了隆重的悼念大會,告慰九泉之下的英烈,先烈浩氣長存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