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華語

新馬華語

徠新馬華語,亦稱馬新華語、星馬華語,是指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華人圈中普遍使用的現代標準漢語。雖然新馬華語是以北京話為基準,但受到文化歷史與社會環境等的影響,新馬華語的使用漸漸的跟普通話產生差異。

辭彙


新馬華語與普通話的辭彙差別主要分為五個類型:
特有事物或社會現象的詞語
由於新馬兩國與中國大陸政治體系的不同以及社會環境的變遷,許多新馬一帶特有的事物和現象都無法在普通話中找到對應詞語,因而衍生出許多新馬特有的辭彙。例如新加坡政府用以限制汽車擁有權的擁車證;新加坡特有樓房組屋;馬來西亞封銜中的敦(馬來語中是Tun)、丹斯里(馬來語中是Tan Sri)、拿督(馬來語中是Datuk);馬來西亞露天飲食檔口嘛嘛檔(源自淡米爾語的Mamak,意思指印度人中的回教徒);新馬兩國的土生華人峇峇之類。
與普通話名異實同的詞語
這包括那些名稱不同,但意思相同的辭彙。這種差異的形成可能是受到地方語言(如馬來語)的影響或當地人約定俗成。計程車在新馬被音譯為“德士”;菜市場叫做“巴剎”(源自馬來語Pasar);速食麵被稱作“快熟面”;卡車則被稱為“羅厘”(源自英語Lorry);百分之幾被稱作“幾巴仙”(源自英語Percent)等等。與普通話名同實異的詞語 名稱相同但所指事物不同的辭彙。新馬華語中,“飯盒”指的是中國大陸的盒飯(或台灣的便當,與香港用法相同)而非裝食物用的容器;“計算機”不是電腦而是計算器(與台灣和香港用法相近)。
與普通話不同的用語
這一類辭彙不多,指的是名稱與意思相同,但使用色彩不同。例如“遣送”的原意為遣返送回,但新馬當地則把它當作“派遣”之意。
徠與普通話不同的外來語譯名
涉及的外來語通常是新馬一帶的獨有用語。例如:中國大陸的“馬哈蒂爾”與馬來西亞的“馬哈迪”(Tun Dr. Mahathir Mohamad,馬來西亞前任首相);Ringgit(馬來西亞貨幣)在中國大陸譯為“林吉特”,馬來西亞卻將其規範為“令吉”。

書寫系統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的學術界統一使用簡體中文;然而多數新馬華人和中國大陸人一樣仍然看的懂繁體中文。原因是繁體中文在民間或媒體中普遍存在著,例如華人商店的招牌、舊告示、許多非學術類中文書籍也都沿用了繁體中文。新馬報章大致上採用簡體字,但也有例外:有些報刊如《光明日報》、《星洲日報》就使用“標題繁體字,內容簡體字”的方式讓繁簡中文並存。

口語


新馬華人的口語一般上在辭彙、腔調、文法等方面都有其他語言(如馬來語、英語)或漢語方言(如閩南語、粵語)的痕迹,不同群體或地區的說法也都有所不同。舉例來說,年長一輩的閩籍華人可能把身分證稱作“登記”(當地閩南語稱呼);年輕一輩則會稱之為“I.C.”(英語Identity Card的縮寫)。新馬華語的口語發音也跟北京話有很大的不同,如兒化消失、輕聲不明顯、入聲現象,同時也可能帶方言口音。
另外,新馬華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自創新詞語,儘管這些詞語並非當地規範。例如,用“跳飛機”形容沒有獲得准證而非法在外國工作的人(另外跳飛機也可以是一種兒童遊戲);“香蕉人”是用來諷刺那些只會說英文的華人(取其外黃內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