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義務教育學校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逐步形成“標準引領、管理規範、內涵發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現代化,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學校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根據《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於2017年12月4日印發並實施。

發布信息


教育部關於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整體提升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在總結各地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經認真研究修訂,現正式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請結合本地實際遵照執行。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是對義務教育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對標研判、依標整改,切實做到“一校一案”,全面改進和加強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工作,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整體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加快推進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
教育部

政策全文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義務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學校)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逐步形成“標準引領、管理規範、內涵發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現代化,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學校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根據《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標準。
一、基本理念
(一)育人為本 全面發展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促進公平 提高質量
樹立公平的教育觀和正確的質量觀,提高辦學水平,強化學生認知、合作、創新等關鍵能力和職業意識培養,面向每一名學生,教好每一名學生,切實保障學生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建設適合學生髮展的課程,實施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和諧美麗 充滿活力
建設安全衛生的學校基礎設施,完善切實可行的安全、健康管理制度,開展以生活技能和自護、自救技能為基礎的安全與健康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美麗校園,為師生創造安定有序、和諧融洽、充滿活力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四)依法辦學 科學治理
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提升校長依法科學治理能力,發揮中小學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拓寬師生、家長和社會參與學校治理的渠道,建立健全學校民主管理制度,構建和諧的學校、家庭、社區合作關係,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內容
(包括:保障學生平等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進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營造和諧美麗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等6大管理職責、22項管理任務、88條具體內容,詳見列表)
管理職責管理任務管理內容
一、保障學生平等權益1.1維護學生平等入學權利
1.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教育行政部門相關規定,落實招生入學方案,公開範圍、程序、時間、結果,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按照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安排,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工作。
2.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以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學生入學或升學的依據。不得提前招生、提前錄取。
3.實行均衡編班,不分重點班與非重點班。編班過程邀請相關人員參加,接受各方監督。
4.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嚴格執行國家關於義務教育免費的規定。
1.2建立控輟保學工作機制
5.執行國家學籍管理相關規定,利用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做好輟學學生標註登記工作,並確保學籍系統信息與實際一致。防止空掛學籍和中途輟學。
6.嚴格執行學生考勤制度,建立和完善輟學學生勸返復學、登記與書面報告制度,加強家校聯繫,配合政府部門做好輟學學生勸返復學工作。
7.把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作為控輟保學的重點任務,建立健全學習幫扶制度。
1.3滿足需要關注學生需求
8.制定保障教育公平的制度,通過各種途徑廣泛宣傳,不讓一名學生受到歧視或欺凌。
9.堅持合理便利原則滿足適齡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需要,並為其學習、生活提供幫助。創造條件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建立資源教室,配備專兼職教師。
10.為需要幫助的兒童提供情感關懷,優先滿足留守兒童寄宿、乘坐校車、營養改善需求,寄宿制學校應按政府購買服務的有關規定配備服務人員。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1提升學生道德品質
11.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學生守則》,堅持立德樹人,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和全面發展。
12.教育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讓學生熟記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3.統籌德育資源,創新德育形式,探索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等多種途徑,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14.把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狀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認真組織開展評價工作。
15.建立黨組織主導、校長負責、群團組織參與、家庭社會聯動的德育工作機制。將德育工作經費納入經費年度預算,優化德育隊伍結構,提供德育工作必須的場所、設施。
16.根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依據相關學科課程標準,落實多學科協同開展法治教育,培養法治精神,樹立法治信仰。
2.2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7.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18.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9.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
20.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
2.3增進學生身心健康
21.落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按照建設指南建立心理輔導室,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科學開展心理輔導。
22.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開足並上好體育課,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使每個學生掌握至少兩項體育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習慣。配齊體育教師,加強科學鍛煉指導和體育安全管理。保障並有效利用體育場地和設施器材,滿足學生體育鍛煉需要。
23.建立常態化的校園體育競賽機制,經常開展班級、年級體育比賽,每年舉辦全員參與的運動會。
24.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定期開展學生體檢和體質健康監測,重點監測學生的視力、營養狀況和體質健康達標狀況,及時向家長反饋。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體質體能健康狀況等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25.科學合理安排學校作息時間,確保學生課間和必要的課後自由活動時間,整體規劃並控制各學科課後作業量。家校配合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時間。
26.保障室內採光、照明、通風、課桌椅、黑板等設施達到規定標準,端正學生坐姿,做好眼保健操,降低學生近視新發率。
2.4提高學生藝術素養
27.按照國家要求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開設書法課。利用當地教育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教育選修課程,培養學生藝術愛好,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一項藝術特長。
28.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課時數和學校班級數配備藝術教師,設置藝術教室和藝術活動室,並按照國家標準配備藝術課程教學和藝術活動器材,滿足藝術教育基本需求。
29.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藝術活動,因地制宜建立學生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
30.充分利用社會藝術教育資源,利用當地文化藝術場地資源開展藝術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與社會藝術團體及社區建立合作關係。
2.5培養學生生活本領
31.貫徹《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為學生提供勞動機會,家校合作使學生養成家務勞動習慣,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
32.開齊開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充分利用各類綜合實踐基地,多渠道、多種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寒暑假布置與勞動或社會實踐相關的作業。
33.指導學生利用學校資源、社區和地方資源完成個性化作業和實踐性作業。
三、引領教師專業進步3.1加強教師管理和職業道德建設
34.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建設,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促進教師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增強教師立德樹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和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35.教師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衣著整潔得體。
36.嚴格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收受學生或家長禮品,不從事有償補課。
37.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完善教師崗位設置、職稱評聘、考核評價和待遇保障機制。落實班主任工作量計算、津貼等待遇。保障教師合法權益,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8.關心教師生活狀況和身心健康,做好教師後勤服務,豐富教師精神文化生活,減緩教師工作壓力,定期安排教師體檢。
3.2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39.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熟練掌握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
40.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開展校本教研,定期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說課、評課等活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41.落實《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制訂班主任隊伍培訓計劃,定期組織班主任學習、交流、培訓和基本功比賽,提高班主任組織管理和教育能力。
42.推動教師閱讀工作,引導教師學習經典,加強教師教育技能和教學基本功訓練,提升教師普通話水平,規範漢字書寫,增強學科教學能力。
43.提高教師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裝備應用能力,強化實驗教學,促進現代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3.3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
44.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制訂教師培訓規劃,指導教師制訂專業發展計劃,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檔案。
45.按規定將培訓經費列入學校預算,支持教師參加必要的培訓,落實每位教師五年不少於360學時的培訓要求。
46.引進優質培訓資源,定期開展專題培訓,促進教研、科研與培訓有機結合,發揮校本研修基礎作用。
47.鼓勵教師利用網路學習平台開展教研活動,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
四、提升教育教學水平4.1建設適合學生髮展的課程
48.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嚴格遵守國家關於教材、教輔管理的相關規定,確保國家課程全面實施。不拔高教學要求,不加快教學進度。
49.根據學生髮展需要和地方、學校、社區資源條件,科學規範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編製課程綱要,加強課程實施和管理。
50.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通過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製作、職業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每學期組織一次綜合實踐交流活動。
51.創新各學科課程實施方式,強化實踐育人環節,引導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
52.定期開展學生學習心理研究,研究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和個別化學習需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改進課程實施和教學效果。
4.2實施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
53.定期開展教學質量分析,建立基於過程的學校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統籌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環節,主動收集學生反饋意見,及時改進教學。
54.採取啟髮式、討論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5.創新作業方式,避免布置重複機械的練習,多布置科學探究式作業。可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布置分層作業。不得布置超越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得以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
4.3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56.對照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指標體系,進行監測,改進教育教學。
57.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重點考察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做好學生成長記錄,真實反映學生髮展狀況。
58.控制考試次數,探索實施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依據課程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確定考試內容,對相關科目的實驗操作考試提出要求。命題應緊密聯繫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注重加強對能力的考察。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4.4提供便利實用的教
學資源
59.按照規定配置教學資源和設施設備,指定專人負責,建立資產台賬,定期維護保養。
60.落實《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加強圖書館建設與應用,提升服務教育教學能力。建立實驗室、功能教室等的使用管理制度,面向學生充分開放,提高使用效益。
五、營造和諧美麗環境5.1建立切實可行的安全與健康管理制度
61.積極藉助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專業組織,構建學校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形成以校方責任險為核心的校園保險體系。組織教職工學習有關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落實《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
62.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採取切實措施,確保學校師生人身安全、食品飲水安全、設施安全和活動安全。使用校車的學校嚴格執行國家校車安全管理制度。
63.制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預防和應對不法分子入侵、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落實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的有關要求。
5.2建設安全衛生的學校基礎設施
64.配備保障學生安全與健康的基本設施和設備,落實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相關要求。學校教育、教學及生活所用的設施、設備、場所要經權威部門檢測、符合國家環保、安全等標準後方可使用。
65.定期開展校舍及其他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校舍安全隱患要及時向主管部門書面報告。
66.設立衛生室或保健室,按要求配備專兼職衛生技術人員,落實日常衛生保健制度。
67.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和安全、衛生教育宣傳櫥窗,定期更換宣傳內容。
5.3開展以生活技能為
基礎的安全健康教育
68.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突出強化預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教育,有計劃地開展國家安全、社會安全、公共衛生、意外傷害、網路、信息安全、自然災害以及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教育,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並掌握一定技能。
69.落實《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普及疾病預防、營養與食品安全以及生長發育、青春期保健知識和技能,提升師生健康素養。
70.落實《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師生應對突發事件和自救自護能力。
5.4營造健康向上的學
校文化
71.立足學校實際和文化積澱,結合區域特點,建設體現學校辦學理念和思想的學校文化,發展辦學特色,引領學校內涵發展。
72.做好校園凈化、綠化、美化工作,合理設計和布置校園,有效利用空間和牆面,建設生態校園、文化校園、書香校園,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73.每年通過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等形式,因地制宜組織豐富多彩的學校活動。
六、建設現代學校制度6.1提升依法科學管理能力
74.每年組織教職員工學習《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增強法治觀念,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能力。
75.依法制定和修訂學校章程,健全完善章程執行和監督機制,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升學校治理水平。
76.制定學校發展規劃,確定年度實施方案,客觀評估辦學績效。
77.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便捷規範的辦事程序,完善內部機構組織規則、議事規則等。
78.認真落實《中小學校財務制度》,做好財務管理和內審工作。
79.指定專人負責學校法制事務,建立學校法律顧問制度,充分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學校合法權益。
6.2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80.貫徹《關於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學校黨組織建設成領導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
81.堅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開校務會議,健全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將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及學校發展的重要事項,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82.設置信息公告欄,公開校務信息,公示收費項目、標準、依據等,保證教職工、學生、相關社會公眾對學校重大事項、重要制度的知情權。
83.建立問題協商機制,聽取學生、教職工和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有效化解相關矛盾。
84.發揮少先隊、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或參與學校治理。
6.3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社區合作關係
85.健全和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建立家長學校,設立學校開放日,提高家長在學校治理中的參與度,形成育人合力。
86.引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密切學校與社區聯繫,促進社區代表參與學校治理。
87.主動爭取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支持學校改革發展。
88.有條件的學校可將體育文化設施在課後和節假日對本校師生和所在社區居民有序開放。 
三、實施要求
(一)本標準是對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鑒於全國各地區的差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以依據本標準和本地實際提出具體實施意見,細化標準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逐步完善,促進當地學校提升治理水平。
(二)本標準是義務教育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培訓機構要將本標準作為校長和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地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廣大校長和教師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實質,指導具體工作。
(三)義務教育學校要將本標準作為學校治理的基本依據,強化對標研判,整改提高,樹立先進的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校長和教師要按照本標準規範管理和教育教學行為,把標準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四)教育督導部門應按照本標準修訂完善義務教育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標準,一校一案,對標研判、依標整改,開展督導評估工作,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內容解讀


修訂解讀

重大意義
義務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重中之重。管好辦好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對於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義務教育、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義。頒布實施《管理標準》,是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之舉,也是規範義務教育辦學行為的有效抓手,對於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意義重大。
制定過程
當前,我國義務教育在普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優質資源緊缺、整體教育教學水平不高、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影響義務教育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從總體上講,一個重要原因是學校整體管理水平落後。為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4年8月,教育部研究制訂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並遴選北京市海淀區、江蘇省泰州市等8個地方開展了實驗工作。各試驗區在貫徹落實《管理標準(試行)》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創造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水平明顯提高。2016年,我們在湖北宜都市召開會議,進一步總結了實驗工作的經驗成效。同時,委託第三方研究機構通過數據監測研究顯示,《管理標準(試行)》落實情況在各實驗區學校之間、城鄉學校之間沒有明顯差異,表明《管理標準(試行)》既適合東部地區也適合中西部地區,既適合城鎮學校也適合農村學校,進一步驗證了標準具有基礎性和普遍適用性。在各地實驗、探索的基礎上,我們按照“既符合現實需要,又面向未來發展;既滿足一線需求,又發揮引領作用”的原則,組織對試行的管理標準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經部黨組會審議通過後,正式印發各省(區、市)全面實施。
修訂要點
新頒布的《管理標準》保留了原有的總體框架,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修訂。
一是進一步明確了管理內涵定位。《管理標準》所指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是相對狹義的管理,主要是指為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學校治理能力,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管理工作。總體框架仍為三大版塊、六大部分,對有關表述作了微調。二是補充了有關新增政策要求。黨的十九大對基礎教育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今年8月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對義務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此外十八大以來,教育部還陸續出台了《德育指南》、中小學黨建、預防校園欺凌、勞動教育、家庭教育、研學旅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設備設施安全等政策文件,我們將其中有關學校內涵發展的核心內容和要求補充進了《管理標準》的相應部分。三是整合了相關管理條目。我們吸收各地各校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對《管理標準(試行)》中少量存在重複、交叉的條目進行了統籌整合,調整了相關任務內容和具體要求,使管理職責、管理任務、管理要求之間的邏輯對應關係更為科學、合理,既明確學校內涵管理中的底線要求,又給各地及學校留下了充分的自主管理和探索實踐空間。四是聚焦細化了有關要求。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對基礎教育的部署要求,更加聚焦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突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加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在保障學生權益中,強化了弱勢學生群體享有公共服務優先原則;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進一步體現提升學生生活技能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要求;在引領教師專業發展中,更加突出師德和教學教研能力建設;在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中,細化了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的具體要求;在營造和諧安全環境中,進一步強調構建體制機制、增強實戰演練和確保學校合法權益;在建立現代學校制度中,進一步體現從嚴治黨、依法治校的要求。
主要內容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首次全面系統地梳理了我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內涵、基本框架、基本要求,是提升我國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水平的重要舉措,在我國義務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意義。從保障學生平等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進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營造和諧美麗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6大方面,明確了學校的主要管理職責,共涉及22項管理任務、88條具體內容。一是推進教育公平,維護學生平等入學權利,建立控輟保學工作機制,滿足需要特殊關注學生的需求,實現學有所教、弱有所扶。二是發展素質教育,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生活本領,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三是引領教師專業進步,加強教師管理和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四是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建設適合學生髮展的課程體系,實施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提供便利實用的教學資源,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有質量的教育。五是促進學生安全健康,建立切實可行的安全與健康管理制度,建設安全衛生的學校基礎設施,開展以生活技能為基礎的安全健康教育,營造健康向上的學校文化,營造和諧美麗校園環境。六是突出依法辦學,提升依法科學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社區合作關係,建設現代學校制度。
標準精髓
《管理標準》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在落實過程中,我們要吃透核心要義、把握基本要點、抓住關鍵要素。
一要突出育人為本。《管理標準》以管理為切入點,注重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和協同育人,其落腳點在“育人為本,全面發展”,特彆強調要牢記初心,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立德樹人工作。二要突出平衡(均衡)發展。公平是義務教育的應有之義,就一個地區、一所學校而言,要依據《管理標準》,保障學生平等權益,做到入學公平、過程公平、結果公平。三要突出充分發展。學校充分發展重在突出治理現代化,調動方方面面積極性,重協商、齊用力,變“管學校”為“制定標準、頂層設計、甄別經驗、培育典型、統籌推進”。學生充分發展,重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著力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等四種關鍵能力,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切實提高辦學水平。
強化落實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推進得怎樣,管理水平能否得到質的提升,關鍵在落實。各地各校要將落實《管理標準》擺在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位置,作為義務教育學校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切實抓出亮點、抓出成效。各地要作為重點工作任務迅速作出部署,依據《管理標準》和本地實際,提出實施意見,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標準要求,完善配套政策。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加強解讀宣傳,深入細緻指導,使廣大校長和教師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實質。要部署所有義務教育學校聚焦《管理標準》目標任務,認真制定落實方案,一校一案,對標研判,依標整改,確保逐校覆蓋。要按照《管理標準》和新研製的《評價標準》做好督導評價,了解實際效果,強化落實責任,督促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確保《管理標準》真正落地。

解讀一

推動義務教育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答記者問
2014年8月,教育部制定印發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以下簡稱管理標準)。為什麼要制定管理標準?管理標準有哪些主要內容?如何推動管理標準的貫徹落實?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您介紹一下教育部為什麼要給學校管理工作制定標準?
答:首先,制定管理標準是落實規劃綱要、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加強學校管理的要求,確定了“完善中小學學校管理制度”的具體發展任務。制定管理標準,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相關要求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策略和檢驗標準,將有效促進學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內涵發展。
其次,制定管理標準是實現管理育人、構建和諧校園的迫切要求。立德樹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管理是學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是育人的重要途徑。當前,一些學校管理水平不高,問題較為突出。2014年5月,北師大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心理環境指數”,顯示我國11%的中小學校處於“心理環境預警線”之下,在學校紀律秩序管理、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學生自主發展等軟環境指標上存在突出問題,說明學校基本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急需指導和改善。制定管理標準,有利於指導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實施科學管理、民主管理,發揮管理的育人功能,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再次,制定管理標準是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科學治理的現實需要。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是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有的學校在管理上還有不少薄弱環節,辦學行為不規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亂招生、亂補課、亂收費,存在安全隱患等。制定管理標準,基本可以回應解決學校管理“管什麼”的問題,為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有利於地方教育部門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最後,制定管理標準是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校關係的具體體現。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需要轉變教育管理方式,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管辦評分離,進一步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係。教育部的職能定位主要是“制定標準、發現典型、督導檢查”。制定管理標準符合教育領域簡政放權的總體要求,是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進行監督、指導和服務的重要手段,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具體體現。
問:請您介紹一下管理標準是怎麼來的?
答:一是對基層實踐經驗的總結。管理標準所提出的92條管理要求是對各地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有關規定的科學總結。如遼寧省制定了《遼寧省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的規定》,提出12個方面36條規定。湖南省出台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普通中小學辦學行為的規定》,提出23條具體規定。山西省孝義市制定實施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方案》,設置了4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61個三級指標,涵蓋了領導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特色學校建設、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內容。這些地方性文件對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高管理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對教育部已有文件的匯總。管理標準起草過程中,我們先後搜集了40餘部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並對文件相關內容進行整理研究,使標準的有關要求有了文件依據。2014年4月,我們又根據新的形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標準文本,體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並根據近期發布的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意見、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意見、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文件的最新提法,對相應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
三是凝聚著專家工作組的智慧和心血。為確保管理標準科學有效、符合實際,我們組成了由行政人員、高校教授、專業研究人員和中小學校長等各方面代表組成的專家工作組,並委託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所全程參與具體起草工作。專家工作組力圖體現系統、完整,科學、合理,前瞻、引領、切合、可操作、可實現等關鍵詞,確定了每條標準的選擇依據:要體現“關愛學生、全面發展”理念和“公平”、“參與”兩大取向,既面向當前學校管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又反映中國教育未來發展趨勢。制定工作採取了分步驟、邊制定、邊修改的策略,將意見分歧化解在標準修改過程中。通過反覆研討,相繼提煉出管理標準的基本理念、基本內容、實施要求和標準說明。
四是廣泛徵求了各方意見。標準制定過程中,我們十分注意傾聽各方意見。先後通過正式發函、召開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將管理標準發給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愛生學校實驗區、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督學班和部內有關司局,徵求了教育管理人員、中小學校長、高校教授、港澳地區專家學者、教育科研人員等各方代表的意見,根據徵求意見情況對標準文本進行了反覆修改。
在反覆徵求意見、修改完善的基礎上,教育部黨組會討論通過了管理標準。
問:請您介紹一下管理標準包含哪些主要內容?
答:管理標準由基本理念、基本內容和實施要求三部分組成。
一是基本理念。基本理念是管理標準的總綱。標準制定組經過認真討論和反覆斟酌,最終確定了“育人為本,全面發展;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安全和諧,充滿活力;依法辦學,科學治理”的32字基本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學校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教育公平是義務教育學校辦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管理的根本任務,安全和諧、充滿活力的校園環境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依法辦學和科學治理是學校管理的發展方向。
二是基本內容。基本內容是管理標準的主體。針對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工作特點,基本內容立足學校管理工作實際,以學生和教師為中心設置了六項管理職責,分別是:“平等對待每位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營造和諧安全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六項管理職責下設22項管理任務,管理任務共下設92條管理要求,力爭涵蓋學校管理的主要方面。考慮到學校財務管理的性質,而且財政部、教育部已於2012年12月印發了《中小學校財務制度》,所以管理標準沒有過多財務管理的內容。
三是實施要求。實施要求是對管理標準如何使用的說明,明確了管理標準的適用範圍,從各級教育部門如何使用標準、義務教育學校如何落實標準、教育督導部門如何開展專項督導等角度和層面對管理標準的貫徹實施提出了具體要求,為管理標準的落實指明了方向。
問:請問各地各校如何貫徹落實管理標準?
答:管理標準是對學校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鑒於全國各地區的差異,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以依據管理標準和本地實際提出實施意見,細化標準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逐步完善,促進當地學校治理水平的提升。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培訓機構要將管理標準作為校長和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地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廣大校長和教師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實質,指導具體工作。教育督導部門應按照管理標準修訂完善義務教育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標準,開展督導評估工作,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學校要將管理標準作為學校治理的基本依據,樹立先進的學校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校長和教師要按照管理標準的要求規範自身的管理和教育、教學行為,把標準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問:據悉,近期教育部啟動了管理標準實驗區工作,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有關情況。
答:在地方主動申請的基礎上,我們按照學校管理工作基礎較好、有主觀意願的原則,經過認真討論和反覆斟酌,從全國範圍內初步擬定北京市海淀區、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江蘇省泰州市、山東省威海市、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貴州省貴陽市7個地市、區縣為管理標準實驗區。實驗時間初步定為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7個實驗區在地域上涵蓋了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四個大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涵蓋了東中西部,在行政級別上包含了地級市、市轄區(縣)、縣級市,共有約1600所義務教育學校,佔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千分之六,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被教育部確定為管理標準實驗區,對於7個地區而言,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各實驗區承擔著檢驗管理標準是否切合實際、為管理標準修訂提供寶貴實踐的任務,履行著破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難題、推動義務教育綜合改革的責任,肩負著探索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實現學校治理現代化方向的使命。希望各實驗區充分認識到實驗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高度重視實驗工作,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從實驗中總結出好經驗、好做法,在全國範圍內起到示範引領作用,實現“提高管理水平、打造管理隊伍、破解管理難題、提供示範經驗”的目標。

解讀二

推動義務教育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答記者問
教育部制定印發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以下簡稱管理標準)。為什麼要制定管理標準?管理標準有哪些主要內容?如何推動管理標準的貫徹落實?對此,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6日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明確學校管理內容
問:請您介紹一下教育部為什麼要給學校管理工作制定標準?
答:制定管理標準是實現管理育人、構建和諧校園的迫切要求。當前,一些學校管理水平不高,問題較為突出。2014年5月,北師大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發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心理環境指數”,顯示我國11%的中小學校處於“心理環境預警線”之下,在學校紀律秩序管理、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學生自主發展等軟環境指標上存在突出問題,說明學校基本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急需指導和改善。制定管理標準,有利於指導學校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實施科學管理、民主管理,發揮管理的育人功能,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制定管理標準是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科學治理的現實需要。規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是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有的學校在管理上還有不少薄弱環節,辦學行為不規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亂招生、亂補課、亂收費,存在安全隱患等。制定管理標準,基本可以回應解決學校管理“管什麼”的問題,為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有利於地方教育部門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分類指導 分步實施 逐步完善
問:請問各地各校如何貫徹落實管理標準?
答:管理標準是對學校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鑒於全國各地區的差異,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以依據管理標準和本地實際提出實施意見,細化標準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逐步完善,促進當地學校治理水平的提升。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培訓機構要將管理標準作為校長和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地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廣大校長和教師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實質,指導具體工作。教育督導部門應按照管理標準修訂完善義務教育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標準,開展督導評估工作,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校長和教師要按照管理標準的要求規範自身的管理和教育、教學行為,把標準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未來2年將在我國7地實驗
問:據悉,近期教育部啟動了管理標準實驗區工作,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有關情況。
答:在地方主動申請的基礎上,我們按照學校管理工作基礎較好、有主觀意願的原則,經過認真討論和反覆斟酌,從全國範圍內初步擬定北京市海淀區、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江蘇省泰州市、山東省威海市、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貴州省貴陽市7個地市、區縣為管理標準實驗區。
實驗時間初步定為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7個實驗區在地域上涵蓋了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四個大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涵蓋了東中西部,在行政級別上包含了地級市、市轄區(縣)、縣級市,共有約1600所義務教育學校,佔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千分之六,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