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篳篥

細篳篥

細篳篥,朝鮮語稱“草劈力”,民間俗稱“管子”。源於古代篳篥。隋唐時期九、十部樂的高麗樂中,已用到小篳篥和桃皮篳篥,是朝鮮族人民喜愛的豎吹雙簧氣鳴樂器。發音宏亮,音色高亢雄健。適於演奏朝鮮族風格的樂曲,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朝鮮族聚居地區。

起源


細篳篥的歷史非常悠久,朝鮮族的細篳篥源於古代篳篥。西漢時期,篳篥流傳於西域龜茲,公元4世紀時進入中原,后又東傳朝鮮。據文獻所載,隋唐時期九、十部樂的高麗樂中,已用到小篳篥和桃皮篳篥,大篳篥也在唐十部樂中開始應用。在朝鮮高麗王朝和李氏王朝(公元918年—1392年)時期,細篳篥除在宮廷使用外,還在民間廣泛流行,是朝鮮三大樂部“鄉部樂”的主要樂器之一,故又有鄉篳篥之稱。如今,細篳篥在中國朝鮮族民間,也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吹奏樂器。

形制特徵


細篳篥由管哨和管身兩部分構成。哨子長約4厘米,用蘆葦製作,去掉硬皮,修削薄厚均勻,外表光滑,哨口一端烙扁,哨座一端用細銅絲扎住,插入管身上端。管身用無節細竹管製作,長20~25厘米,管徑1厘米左右,管身正面開有7個音孔,背面開一個高音孔。為防止竹制管身開裂,管子的首、尾兩端鑲有銅箍。

演奏方法


演奏時,管身豎置,右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一至四孔,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五至七孔,拇指按背孔,口含管哨,可進行平吹或超吹。細篳篥屬於高音樂器,每支只能吹奏一個調。筒音為d1的細篳篥,依次開放第一至第八孔,發出的自然音列為:f1、g1、a1、bb1、c2、d2、bf2、g2,通過控制唇舌,可發出a 2、b2兩音。雖然可以利用含哨深淺、控制氣息或按孔多少來轉調,但一般轉調時都要更換樂器吹奏。音色清脆、高亢。演奏技巧有顫音、滑音、裝飾音和吐音等。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最擅於獨奏,在樂隊合奏中屬於色彩性樂器。后經我國民族管樂製作改革大師吳仲孚的改革,使用與竹管音色相近的烏木製做管身,在原第六孔右上角開一加鍵泛音孔,使音域由d1擴展到g3,達兩個半八度。經他改革的多鍵細篳篥,音域更廣,並能轉調。在朝鮮族音樂中,細篳篥佔有重要地位。最擅於演奏朝鮮族風格的樂曲,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創作的獨奏曲有《田野小曲》、《歡樂》等。

樂器種類


細篳篥
細篳篥
細篳篥分為高音、中音和雙篳篥三個種類。傳統的高音細篳篥只能吹奏一個 調式,後來,樂器製作者在它的第六個音孔的右上角開了一個加鍵的小孔,使這 種樂器的音域達到了兩個半八度,而且還具備了轉調的功能。中音細篳篥和高音 細篳篥的功能差不多,不同的是,中音細篳篥比高音細篳篥低一個八度。和前兩者相比,雙管細篳篥則是把兩支大小、音高都相同的高音細篳篥並排聯接在一起,每支篳篥的管身上都裝有管哨。演奏的時候,既可以吹奏單管,發出單音,也可以口含兩支管哨,吹出同一個高度的兩個音。另外,雙管細篳篥還能吹奏出三度、四度和五度的和音,音量也比單管的細篳篥大得多,音色悠揚清麗,演奏技巧也比較難。
朝鮮族的草匹力,除高音的細篳篥之外,還有中音的中篳篥和低音的大篳篥,它們都是在民間流傳的細篳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音篳篥比細篳篥低一個八度,低音篳篥又比中音篳篥低一個八度,總音域D—g3。經吳仲孚大師改革加鍵后,除保持原來特有的音色外,還顯著地加強了朝鮮族民族樂隊的中、低音部音量,豐富了朝鮮族民間音樂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