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潰瘍

創傷性潰瘍

創傷性潰瘍是指由機械、物理、化學等局部刺激因素所致的口腔黏膜潰瘍性疾病。創傷性潰瘍多見於老年人及嬰兒,口腔各部位黏膜均可發生。創傷性潰瘍常見的創傷因素有殘根、殘冠、牙齒的銳利邊綠、錯位牙、不良修復體,或咬腮、咬頰、咬唇等自傷性不良習慣。創傷性潰瘍患處口腔黏膜糜爛或潰瘍,潰瘍性狀與刺激因子完全契合,輕微疼痛、腫脹,潰瘍的大小、部位深淺不一。創傷性潰瘍的治療應首先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配合局部治療及全身治療。創傷性潰瘍一般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口腔科

病因


● 創傷性潰瘍主要為持久性及非持久性刺激因素所致。
● 機械性刺激
● ● 非自傷性刺激:殘根、殘冠、尖銳的邊緣嵴和牙尖對黏膜的長期慢性刺激,由尖或較硬的食物、設計或製作不當的義齒、刷牙不慎引起的損傷,嬰兒吮吸拇指、橡膠乳頭、玩具等硬物刺激齶部、翼突溝處黏膜,中切牙邊緣過銳與舌系帶過短引起的摩擦等不良刺激。
● ● 自傷性刺激:下意識地咬唇、咬頰或用鉛筆尖、竹筷等尖銳物點刺頰脂墊等不良習慣。
● 化學性灼傷:因誤服強酸、強鹼等腐蝕性化合物,或因口腔治療操作不當,造成硝酸銀、三氧化二砷、碘酚、酚醛樹脂等腐蝕性藥物外溢而損傷黏膜。偶見因牙痛而口含阿司匹林或因口腔白斑用維A酸液塗布過度或貼敷蜂膠引起潰瘍。
● 冷熱刺激傷:飲料、開水、食物過燙引起黏膜灼傷,或因口腔內低溫治療(如液氮)操作不當引起凍傷等。

癥狀


● 發現口腔黏膜形成潰瘍或糜爛面。
● 物理性損傷: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尖銳牙尖等可使相對應的黏膜形成潰瘍或糜爛面。初起可能僅有輕微疼痛或腫脹,時間久后,周圍有炎症性反應,潰瘍基底較硬,甚至組織增生。潰瘍的大小、部位、深淺不一,但與刺激物相適應。繼發感染時則疼痛加重,區域性淋巴結腫大、壓痛。因過硬的橡皮奶嘴反覆摩擦嬰兒上齶翼突溝處黏膜所致的潰瘍,稱Bednar潰瘍;兒童過短的舌系帶和較銳的新萌出下切牙切嵴摩擦所致的舌腹潰瘍,稱Riga-Fede潰瘍。
● 化學性損傷:由局部用藥不當或強酸、強鹼誤入口內而引起,如三氧化二砷失活劑、碘酚、硝酸銀液等。由於暫時水門汀封閉不嚴,使三氧化二砷進入牙間隙,損傷牙齦乳頭,甚至組織壞死,更有甚者可使牙槽骨壞死。硝酸銀、三氯醋酸等使用不當,也可使黏膜壞死。患者有時因牙痛而口含鎮痛片,藥物接觸牙齦時間過久而形成化學性損傷,造成局部充血、糜爛。
● 黏膜血皰:常因進食過熱或過硬的食物,在咀嚼或吞咽時摩擦損傷軟齶、頰黏膜,或咽旁黏膜而形成血皰。此時有局部異樣感或刺痛,張口即可見到此處黏膜血皰。血皰呈紫紅色,皰壁薄,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破潰后皰膜覆蓋其上,以後皰膜壞死、脫落而呈一邊緣清楚的鮮紅色潰瘍面,其上面有少許分泌物,周圍黏膜充血,患者感燒灼樣疼痛,說話、進食時疼痛加重。若損傷範圍過大,則癒合慢,潰瘍面上逐漸有肉芽組織生長,新鮮上皮覆蓋后痊癒。

檢查


● 確診創傷性潰瘍需要進行口腔專科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

診斷


● 收集全部病史資料,分析形成創傷性潰瘍的因素和機制。
● 通過問診及臨床檢查確定明確的理化刺激因素或自傷、灼傷等病史。
● 創傷性潰瘍的部位和形態往往與機械性刺激因子符合。
● 患處口腔黏膜糜爛或潰瘍,輕微疼痛、腫脹,潰瘍的大小、部位深淺不一。

鑒別診斷


● 腺周口瘡:潰瘍深大,常伴發小潰瘍,有反覆發作史,無創傷史和自傷性不良習慣。
● 結核性潰瘍:潰瘍深凹,邊緣呈鼠噬狀,無理化刺激因素存在。
● 癌性潰瘍:潰瘍深大,底部有菜花狀細小顆粒突起,邊緣隆起翻卷,捫診有基底硬結,疼痛不明顯。

治療


● 若去除刺激因素,潰瘍很快明顯好轉或癒合,若長期不愈者應做活體組織檢查。
● 物理性損傷
● ● 首先應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拔除殘根、殘冠,修改或拆除不合適的修復體,磨改銳利的牙尖或切嵴,磨鈍乳切牙切嵴。
● ● 潰瘍未癒合時可用湯匙餵養、更換橡皮奶嘴等。
● ● 可用消炎鎮痛葯,以防止感染和鎮痛,如用2%龍膽紫、2.5%金黴素甘油、各種抗生素葯膜等局部塗抹或敷貼。
● ● 含漱劑:達克羅寧液、普魯卡因液、養陰生肌散、錫類散等。
● 化學性損傷
● ● 若能及時發現則可用相應的具中和性的藥液沖洗、塗擦或用溫水沖洗。
● ● 潰瘍大而疼痛者,可用消炎鎮痛劑及中藥粉或葯膜敷貼。
● 黏膜血皰
● ● 飽滿的血皰應用消毒針刺破,使血液流出或用空針吸取。
● ● 當潰瘍面裸露時可用口內紫外線燈照射,或其他理療措施。
● ● 局部消炎鎮痛可用抗生素漱口水含漱。
● 長期不愈的深大潰瘍應做活檢,排除癌變。

危害


● 口腔黏膜發紅、疼痛或麻木感、血皰、潰瘍。
● 熱損傷嚴重時可形成水皰,皰破潰后形成糜爛或淺潰瘍,疼痛明顯。
● 有癌變的可能。

預后


● 若去除刺激因素,潰瘍在短期內即可癒合,若在去除刺激因素后潰瘍不癒合,則應進一步檢查確診。

預防


● 避免不良理化因素的刺激,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 定期檢查口腔狀況,避免口腔治療中的操作失誤。
● 正確使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