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間隙感染

咬肌間隙感染

咬肌間隙感染是指咬肌深部與下頜支上部之間形成的化膿性感染。咬肌間隙感染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間隙感染之一。感染主要來自下頜智牙冠周炎,下頜磨牙的根尖周炎、牙槽膿腫,亦可因相鄰間隙如顳下頜間隙感染的擴散,偶有因化膿性腮腺炎波及者。咬肌間隙感染的典型癥狀是以下頜支及下頜角為中心的咬肌區腫脹、壓痛伴明顯的張口受限。咬肌間隙感染除全身應用抗生素外,局部可用物理療法和外敷中藥;一旦膿腫形成應及時切開引流。咬肌間隙感染如控制不及時,容易向其他間隙擴散,產生頜面部多間隙感染,也容易形成下頜支的邊緣性骨髓炎。咬肌間隙感染經積極治療,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口腔頜面外科、口腔科

病因


● 感染主要來自下頜智齒冠周炎、下頜磨牙的根尖周炎、牙槽膿腫,亦可因相鄰間隙如顳下頜間隙感染的擴散,偶有因化膿性腮腺炎波及者。

癥狀


● 咬肌間隙感染的典型癥狀是以下頜支及下頜角為中心的咬肌區腫脹、壓痛伴明顯張口受限。
● 受累區域有不同程度的紅、腫、熱、痛及功能障礙,局部淋巴結腫大,張口受限,語言及吞咽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檢查


● 口腔檢查:可觀察口腔內病變部位、範圍、有無壓痛等。
● X線檢查:可了解是否有病灶牙。
● 穿刺檢查:抽出膿液有助於確診。
● 血常規:可了解有無感染等。

診斷


● 臨床表現:下頜支及下頜角為中心的咬肌區腫脹、壓痛伴明顯張口受限。深壓迫有凹陷性水腫,不易捫及波動感,有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等癥狀。
● 穿刺檢查有膿液。
● 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鑒別診斷


● 咬肌間隙感染需要和頰間隙感染、翼下頜間隙感染、急性化膿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相鑒別。

治療


● 咬肌間隙感染除全身應用抗生素外,局部可用物理療法和外敷中藥;一旦膿腫形成應及時切開引流。待炎症緩解后,及早對引起感染之病灶牙進行治療或拔除。
● 如有邊緣性骨髓炎形成,在膿液減少后應早期施行病灶刮除術,術中除重點清理骨面外,不應忽略咬肌下骨膜面附著的病灶小碎片及壞死組織,以利創口早期癒合。

危害


● 咬肌間隙感染如控制不及時,容易向其他間隙擴散,產生頜面部多間隙感染,也容易形成下頜骨升支部的邊緣性骨髓炎。

預后


● 全身及局部積極治療、預后良好。

預防


● 及早對引起感染的病灶牙進行治療或拔除。
● 及時治療相鄰間隙感染,如顳下頜間隙感染,防止感染擴散。
● 如有化膿性腮腺炎,及時治療,以免波及周圍。
●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