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園
1983年建於香港的建築物
“德園”創建於1983年,坐落在村裡的一條小溪邊,灰瓦白牆、綠樹遮掩,在一片新建的建築物中並不起眼,但屋前檐下劉海粟、吳作人、董壽平、秦萼生、郭篤士的手書“德園”匾額卻格外引人注目,顯示出該園的與眾不同。
目錄
在那個年代,誰能讓這麼多名家為之題寫匾額呢?據林綿凱介紹,“德園”為其父輩創建,其父林德明是印尼僑領,生平熱愛中華文化,喜愛收藏名家字畫,亦商亦儒,興教助學,在海內外僑界享有良好的聲譽。在父親的影響和指導下,林綿凱從小就喜歡書畫,他早年拜嶺東名家林受益為師,移居香港后又師從何叔惠等名家,勤習書畫,終成一格。現任國際潮汕書畫總會副會長、香港中華藝術館副館長、香港德園藝術館館長、香港《走遍中國》雜誌社名譽社長等職。近年來,林綿凱致力促進海內外文化藝術交流,於去年在香港註冊“香港德園藝術館”,並把舊居“德園”修葺一新,作為一處文化藝術交流場所,同時還擔任雲港台三地書畫聯展的召集人。此次展覽是香港德園藝術館成立后的第三次展出,展品便是之前在雲南、汕頭展出過的“雲港台書畫聯展”參展作品和“德園”多年來珍藏的部分潮汕名家的書畫作品,如劉海粟、林受益、劉昌潮、王蘭若、陳望等名家名作,共120多幅書畫精品,為節日的鄉村提供了一場高檔次、高規格的視覺盛宴。小土哥和斌仕等人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