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塗鴉文化
街頭塗鴉文化
塗鴉首先徠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街頭塗鴉文化已經散布到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在紐約、柏林、倫敦、哥本哈根等一些大城市,並慢慢被人們接受,而且逐漸成為一種藝術。
街頭塗鴉文化
街頭塗鴉
1960年代到80年代的紐約市區是一個充滿熱誠又講求快速步調的城市,居住環境的狹隘把生活拋露在街頭,加上社會的貧富差距懸殊,對於生活在此種社會壓力下的次文化社會邊緣的人,已足以形成所謂的反文化小團體。何況貧民區里有著一群被視為社會問題的失業、輟學的西裔或黑人青年。他們在反種族歧視,反戰,反性壓抑,反權利壓抑的運動思想潮流中,觸及生存環境所帶來的種族問題,貧窮,就業的束縛,形成一股地域性的反文化社會行為。這些行為包括了街頭籃球,街頭塗鴉,街舞,HIP&HOP,RAP的饒舌歌曲等活動。其中,塗鴉文化就起源於瀕臨毀滅的紐約社會邊緣,由一群敢與美國政府當局挑戰的小孩將世俗文化的碎片重新建築起來。
其中塗鴉文化開始於60年代後期,至80年代盛行不衰。從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已有一群塗鴉愛好者依此為生,發展其有獨特的塗鴉藝術來表現自己的主張以及起鮮明的個性。到了後期便不再是單純的反文化社會的行為,而加入了藝術的東西在裡面,使其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更加合法。慢慢得從地下走到地上。
塗鴉
1970年代初期,當罐裝噴漆可以隨處買到以後,從地下鐵的火車車廂到月台上到街道的牆面,一直到廁所了的牆壁,到處可以看到各式各樣、色彩鮮艷、個性鮮明的塗鴉。早期的塗鴉創作以文字為主,那些塗鴉畫的創作者稱自己為(寫手)而非(畫家),而且通常是匿名的,他們流行用街道號碼去假名,比如TAKI 183、JULIO 204、FRANK 207,他們的塗鴉畫地盤的意味十分的濃厚。大部分的塗鴉創作者既不是專業的藝術家也不是專業的藝術系學生,而是來自紐約布朗克斯,布魯克林和哈林區的街頭少年。
塗鴉的行為本身是一種對權威的反叛,而塗鴉也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藉由這樣的行為,從藝術的角度來說:行為藝術,能很快地引起社會政治界,媒體,以及主流藝術傳統藝術文化界的注意,於是塗鴉的文字逐漸減少,轉變成為大型精緻的卡通繪畫圖像。學院派藝術家也跟進,於是專業塗鴉人開始出現,類似聯盟、社團的團體也紛紛出了,之後塗鴉藝術開始進駐藝術畫廊,供人欣賞、收藏、買賣、投資。自此塗鴉文化的性質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於是,世界各國便興起了一股塗鴉文化的熱潮。塗鴉藝術跟同一時段的搖滾樂和RAP音樂十分相似。一開始人們借這種創作反抗體制、表達不滿、發泄情緒、控訴社會。到後來,這些塗鴉藝術的原始本質卻被整個資本體系收編,有原先的反文化藝術變為一個真正的藝術的分支。成為與傳統繪畫擁有一樣性質的一種藝術。塗鴉的原始性質逐漸在別國的塗鴉創作中消失。
1970年代到1980年代,紐約的畫廊開始舉辦各種各樣的塗鴉文化展覽,把街頭的塗鴉藝術家請到畫廊中來,塗鴉因而成為高壓的藝術創作形式。重要的活動展覽有:
1、第一次塗鴉藝術展覽是1972年由紐約曼哈頓的蘇活區的刀片畫廊舉辦。
2、1975年聯合塗鴉藝術家(United Graffiti Artists)在紐約的藝術家空間(Artist SPACE)展出。
3、1980年推出時代廣場展—塗鴉從此真正開始大批的展示,並引起藝術界的高度關注。
4、1983年是塗鴉藝術的巔峰時期,首次的美術館大展在鹿特丹的伯依曼斯—范·波尼肯美術館(Boyman-van Beuningen museum)展出。
1、早期的塗鴉文化喜好單一色彩,並用非雙關性引用語,如煙縷的符號及哈羅等。
2、接著,將文字形式的箭矢變化成王冠,讓它戴在頭上以示威嚴。
3、後來,以耀眼、醒目、突出為目標,開始以高彩度噴漆在地鐵或大街道上寫自己的名字並以對比色或黑色將其圍繞,甚至又以鑲條、斜紋、星形、西洋棋盤或圓點花樣等裝飾,希望見名字突顯出來。
4、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改變自我的像徽形式出現,內容大多為卡通影片的英雄人物,這些人物多數以類似被攻擊、辱罵等一些不尋常的姿勢出現。
5、塗鴉背景越來越複雜,噴漆以為裝置的改良而使其功能及作用發揮到極至,也使塗鴉的藝術性與個性發揮到了極至。燃燒的太陽,星星,子彈划風而過,畫風景,自畫像,抽象符號等,組合併重生出另一個有趣的畫面。
塗鴉者與塗鴉藝術家
1、塗鴉者沒有傳統的包袱,可以以自己的喜好與思想自由創作,直接傳達其情緒;受過學校訓練的塗鴉藝術家則以美學的態度來調和社會現狀。
2、塗鴉者以一種無特殊記號的簽名方式,出現製造突出群眾的風格;塗鴉藝術家則以一種除去個人化的風格融入社會中,其作品風格如廣告或政治宣言,以標準的印刷字簽名。
美學觀與社會學的探討
塗鴉
1、哈斯·哈林(Keith Haring)1980年代期間紐約派中最主要的領導人物。他對於1980年帶流行的觀念藝術與極限主藝術具有很明顯的反感,而對於街頭到處可見的塗鴉和老普普的一些藝術家作品有濃厚的興趣。美國普普藝術家湯姆·奧登斯(Tom Otterness)的作品《渡渡鳥》那種具有卡通角色的歡樂趣味的特徵對他影響很大。哈林的作品充滿了非常歡樂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大量的性象徵形象,描繪的手法非常流暢而簡單、明確、遊戲娛樂感很強。他的許多作品都被稱作(無題)。他的(小人)形象目前也被廣泛地應用在服裝、室內裝飾、廣告設計上。可謂是塗鴉文化的一代宗師。
2、尚—米契·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非學院出身。運用非洲圖像,色彩鮮明,涉及美國社會有色人種的話題,可說是有色人種問在美國社會的典型例子。
3、肯尼·沙佛(Kenny Scharf)汲取了卡通動畫,超現實等特長,表現出俗艷、豐富的視覺世界,強烈的刺激視覺。
4、奎諾尼斯(Lee Quinones)
5、斐圖拉2000(Futura 2000)
北京之牆
北京之牆,北京塗鴉牆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人民大學南路,長730米,平均高2.5米。作為塗鴉牆的歷史由來已久,幾乎都是學生們的作品。2005年11月,隨著2008年奧運腳步的臨近,在距離開幕1000天之際,由近400名志願者參與,在此創作了“奧運向我們走來”主題,由此被命名為“北京之牆”,也由此成為目前國內最長的一段塗鴉藝術牆。
上海塗鴉牆
上海塗鴉牆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南京路步行街,此處出名源於2004年上海市政府為慶賀步行街5周年,舉行了“時尚南京路,精彩樂無窮”的主題活動的街頭塗鴉大賽。15個動漫社團參與創作,風格迥異,極具張力。
廣州塗鴉牆
廣州塗鴉牆位於廣州越秀南路高架橋下的一塊空地圍牆。是廣州街頭塗鴉的一個傳奇。最早是MiG(廣州專業塗鴉團體)和香港來的塗鴉者在上面塗鴉;後來,越來越多人在上面塗鴉,不斷地覆蓋前面的作品;後來,為了迎接某些慶典,又被刷成白色,寫上“建設美好城市”之類的官方標語;再後來,又有塗鴉者在標語之上再塗鴉,以致於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是,塗鴉與標語互相交融,和平共處。
福州塗鴉牆
福州塗鴉牆分佈較廣,主要集中在高架橋、隧道附近。那裡有大片的牆體以供創作而不干擾繁華的城市街道。比較密集的點包括象山隧道、屏東紅牆巷、三縣洲大橋、閩江堤岸等。由於福州市政的城市管理問題,對過渡塗鴉並不支持,塗鴉者們希望以後能有專門劃出的區域來進行創作。
徠鄭州塗鴉牆
鄭州塗鴉牆分佈廣而分散,主要在小的街道比較常見,象信息學院路上的比較多。畫面多很奇模怪樣,讓人看不懂畫的都是些什麼。也許有作畫人搗亂的意圖,總之,讓人很難以琢磨。對於每一個市政部門,他們都不會願意人們的隨心塗抹,搞的到處一團糟,對於目前申報國家衛生城市的鄭州來說更是如此,目前,這些塗鴉作品基本上都已被塗刷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