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思鄉

江蘇省泰興市轄鄉

根思鄉位於泰興市北郊,是以國際主義戰士、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烈士的名字命名,根思鄉東鄰黃橋鎮劉陳,南至濟川街道、姚王鎮,西與濱江鎮馬甸接壤,北與宣堡鎮交界,全鄉土地總面積58.9平方千米,耕地總面積34.7平方千米,下轄10個行政村,35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0288人(2017年)。

歷史沿革


根思鄉原名“楊貨郎店”,1955年為紀念國際主義英雄楊根思而更名,1963年改根思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27.9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根思、李秀河、毓秀、巫庄、蝦港、曹盪、南湖、小湖、東湖、西湖、北湖、前羌、樊盪、前進、大井、小井、河南、南森、許堡、張許、大新、小新、復楊、小畢庄24個行政村。
原【老葉鄉】位於市境北部,距市區15千米。1981年前為村落,屬於根思鄉(根思公社),1981年正式成立老葉公社,1983年改為老葉鄉。1996年時,老葉鄉面積30.2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嚴河、周里、居庄、港上、葉枝、鞠前、中巷、東葉、西葉、北庄、馬庄、邵盪、焦東、焦西、盧盪、雙陶、雙野、聯合、肖利、顧前、顧后、鞠庄22個行政村。
2000年,江蘇省實施“撤鄉並鎮”,原老葉鄉併入根思鄉。

行政區劃


根思鄉下轄10個行政村。
李秀河村井坔村新港村老葉村雙港村興許村鞠顧村南湖村雙聯村根思村

人口民族


總人口48577
24232
24345
家庭戶戶數15158
家庭戶總人口(總)48517
家庭戶男24188
家庭戶女24329
0-14歲(總)8950
0-14歲男5068
0-14歲女3882
15-64歲(總)33865
15-64歲男16713
15-64歲女17152
65歲及以上(總)5762
65歲及以上男2451
65歲及以上女331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5430
50696人(2017年)。

經濟


根思鄉工業形成了以端子接頭、水泵、液壓附件、生物製品等產品為支撐的產業體系。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億元,增長9%。國稅開票銷售10.7億元,同比增長23.2% 三年增幅在非園區鄉鎮位列第三;兩稅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78.6% ,增幅位列全市第一;稅收超100萬以上工業企業由2017年5家增加到10家,總量翻一番。全面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3元,增長9%。

交通


寧通高速穿境而過,泰興北出口位於鄉轄區;泰常一級公路溝通南北,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古馬乾河橫穿全鄉北部,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全鄉實現了路、遠程教育、程式控制電話村村通,經濟發展環境十分優越,社會大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代表人物


楊根思烈士
楊根思烈士
楊根思(1922~1950年11月29日),江蘇省泰興市人。1944年2月參加新四軍。194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0年11月在戰鬥中犧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 特等功臣和 特級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特級英雄”稱號——我軍至今僅有楊根思和黃繼光獲得過這一榮譽。2009年9月,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1955年為紀念國際主義英雄楊根思更名“楊貨郎店”為“根思鄉”,1963年改根思公社,1983年復置根思鄉。1951年由當地政府自發籌資建立“楊根思祠”。1955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興建“楊根思烈士祠”。1965年改名為“楊根思烈士紀念館”,張愛萍題寫了館標。1970年改名“楊根思烈士陵園”。佔地面積25330平方米,有房屋60間,除後殿為磚木結構,其餘均為鋼筋水泥結構,風格和諧,獨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