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藝術

後現代藝術

後現代藝術(Post-Modemist Art,約1960——1983,鼻祖被指證為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人類社會的蒸氣機的工業革命及第二次電氣化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徹底催毀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大規模產品生產機器的集聚,不僅加深了人性的異化,也促使了歐洲大國對資源搶佔過程中產生了矛盾和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將歐美數百年間所建立起的文明擊得粉碎。這就是現代藝術及後現代藝術產生的背景。

約瑟夫·博伊斯和他領導的後現代主義藝術運動,旨在將藝術語言擴展到人的身體內部,以強化其社會參與及社會批判的功能。“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社會雕塑”,促使藝術語言在無限複製中獲得無窮力量。

人類藝術史分為:原始美術(約300萬年前起)、古典美術(約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前古典或17世紀初法國后古典——19世紀末);現代藝術(Modemist Art,約1916——1960,鼻祖被指證為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後現代藝術;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約1983——;鼻祖被指證為森達達Sen Dada)。

簡介


後現代藝術由視覺、感性的審美意識進入人生、社會的哲學思考,或者用他們中間某些人用的術語來說,由“藝術”到“非藝術化”的轉變,很自然地會讓我們聯想起黑格爾關於藝術讓位於哲學的觀點。實際上,兩者有明顯的不同。
波伊斯是20世紀後半葉最重要、影響深遠的藝術家之一。他全面地反省歷史,批判當下並嚮往未來。波伊斯是一位言行並重的思想型藝術家,因為其作品構成的特殊性,他的多數作品無法以實物的形式進行保留。

特徵趨勢


儘管不同門類的藝術在其後現代階段中表現出不同的特徵,我們仍然可以總結出某些一般的特徵或趨勢。

虛擬性

由於“所指”也處於“標記”的領域,社會現實也是由符號解釋構成的,不存在符號解釋之外的赤裸裸的事實,藝術生產因此就具有現實生產的意義。在後現代社會,藝術不再是現實的反映;相反,現實是由藝術構成的,現實成了一種虛擬的、構造出來的實在。圖像或影像製作,成為一種普遍的藝術生產方式,同時也是後現代現實的生產方式。我們可以在威爾什(W.Welsch)和鮑德里亞(J.Baudrillard)等人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事件性

由於取消了永恆的本質,一切偶發的事件自身就具有意義。後現代行為藝術突出了事件的不可重複性,用令人震驚的現場效果,瓦解日常生活中的因果關係和理性秩序。阿多諾(T.Adonor)和利奧塔等人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觀念性

現代藝術的自律觀念遭到了顛覆,藝術單憑自身不足以構成藝術,藝術總是“關於什麼”的藝術,有關藝術的理論解釋也參與藝術的構成之中,藝術越來越接近哲學,成為一種思想觀念。丹托(A.
Danto)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拼貼性

後現代的藝術也被認為是后歷史的(post-historical)藝術。在後現代藝術界中,將以往出現的各種藝術聯繫起來的時間脈絡已經失效,藝術的歷史沒有了“時間之箭”。藝術不再古今之分、內外之別,一切曾經出現過的藝術都可以成為後現代藝術家挪用和拼貼的對象,後現代藝術也因此不再要求獨創性。舒斯特曼(R.Shusterman)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流行性

後現代藝術不再追求永恆的價值,同時反對高雅與通俗、與大眾之間的區別,這就使得藝術像消費社會的商品一樣,具有時尚、流行等特徵。藝術界中流行的都是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各種風格的改頭換面,但不管何種改頭換面的風格都不可能在藝術界中佔有持久的位置。

基本特徵


(1)企圖突破審美範疇,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2)從傳統藝術、現代主義藝術的形態學範疇轉向方法論,用藝術表達多種思維方式。
(3)從強調主觀感情到轉向客觀世界
(4)對個性和風格的漠視或敵視。
(5)從對工業、機械社會的反感到與工業機械的結合
(6)主張藝術平民化,廣泛運用大眾傳播媒介

藝術分類


(2)觀念藝術
(3)裝置藝術
徠(4)大地藝術(生態/環保)
(6)行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