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鎮

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店鎮

辛店鎮位於禹城市北部20公里處,東臨臨邑、北依陵縣、西接平原,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是平原、禹城、臨邑陵縣四縣市間重要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全鎮面積96平方公里,轄32個社區(村),人口3.6萬,耕地6.5萬畝。

辛店鎮榮獲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基地,省級文明鎮、省級綠化示範鎮、山東省畜牧旅遊示範區、德州市鎮域經濟跨越發展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連續8年被評為德州市信訪工作先進鄉鎮。

建制沿革


辛店鎮因歷史沿襲而得名。據民間流傳,明朝後期,燕王掃北以後,此地渺無人煙。後來,從山東諸城遷來一農戶,開始在此居住。為方便逃亡路人,農戶開了一家客店,取名“新店”。從此,該地日漸繁華,越來越多的人 們在此定居,繁衍後代。後人為紀念當時前人開店的辛苦,便將“新店”改為“辛店”,延用至今。辛店鎮原為辛店鎮和張集鄉2個鄉鎮。2000年5月8日,禹城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張集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辛店鎮,鎮駐地為原辛店鎮政府駐地---辛店街。全鎮轄89個自然村。2009年4月,合併為27個社區和5個自然村。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辛店鎮
辛店鎮
形成“三區兩線”(北部畜牧養殖區、南部水產養殖區、西部現代農業種植區和黃河故道2萬畝花生、西瓜種植帶、禹王路沿線民營經濟加工帶)發展格局,按照大面積種植,以千畝為門檻;大規模養殖,以萬頭、萬隻為門檻;大投入加工,以固定資產投入千萬以上為門檻;大市場銷售,以公司為門檻的“大農業”思路,規模流轉1.1萬 畝土地,興建東君萬頭奶牛牧場、廣益生物秸稈養殖示範基地、倍優源家庭農場等8個農業園區,培育了“沙河辛”西瓜、“辛店窪”草魚2項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

第二產業

大力培植了“3+1”主導產業體系。“3”,即:大力發展三大實體經濟:一是功能糖產業,培植了綠健公司,2012年綠健公司納稅過千萬,預計2014年可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二是精細化工產業,培植了雲翔化工、三益化工等4家企業,成為辛店鎮的又一骨幹財源;三是食品飲料產業,培植了福建航遠8萬噸速凍食品、朗朗食品王老吉生產基地等支柱企業。目前,辛店鎮工業企業4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家,納稅過百萬元10家。10月12日,辛店鎮引進的東莞金安針織年產4000萬件羊絨服裝項目、濟南誠信威明年產800套門窗機械項目、東君乳業萬頭奶牛牧場項目、格瑞能源天然氣綜合利用共4個項目在全市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開工建設。“1”,即:大力發展金融電信服務業。引進了德州銀行、大禹小額貸款公司和2家典當行;移動、聯通、太平洋保險下劃為辛店財源骨幹企業。

社會事業


開展“支出性”救助,設立“圓夢基金”,救助突發變故的困難家庭、貧困大學生等130多人,讓群眾貧有所依;籌資500多萬元建設中心幼兒園,投資40餘萬元完善5處中小學和幼兒園配套,讓群眾學有所教;落實新農合、基本藥物制度,規範中心衛生院和15處一體化衛生室管理,讓群眾病有所醫;落實新農保、優撫、低保等政策,全鎮5568名老人按月領取養老金,讓群眾老有所養;爭取高校支持,設立大秦、田劉2處免費創業培訓基地,引進佳藝發製品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讓群眾業有所就;新建大秦等3處文化大院,規範18個“農家書屋”日常管理,廣泛開展文體活動,讓群眾樂有所託,廣大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形勢持續向好。
在鎮機關幹部管理中,倡導公平公正的政治導向、勤政廉政的工作導向、注重實績的用人導向“三種導向”;弘揚包容寬容、換位思考的團結意識,干好工作、當好參謀的職責意識,講程序、守規矩的紀律意識“三種意識”;落實重點工作督辦單、重大事項責任倒追、年度崗位目標考核,機關效能明顯提升。在農村支部書記中,開展經濟發展星、社會事業星、維護穩定星、管理創新星、綜合工作星“五星書記”評選,年終三星級以上支部書記分別給與不同獎勵,並將星級管理向農村幹部、計生主任作了延伸,解決了農村幹部“干與不幹一個樣、干好乾壞一個樣”的問題。以鎮村兩級組織建設為核心,以基層組織的能力建設為尺子,以探尋農村的發展出路為方向,紮實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認真開展“網格化”聯繫服務群眾走訪,創新黨員服務中心、“四點半”課堂、“夕陽紅”志願服務、“半邊天”創業行動和“廣場舞”進社區等服務載體,照顧留守兒童100多名,結對幫扶空巢老人、殘疾人325名;創建創業示範基地3處、示範點17處,使800多名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50多個村興起了“廣場舞”,拉近了黨群干群距離。

歷史文化


民間文學:民謠義和團、牤牛小子披蓑衣;
傳統技藝:條編、柳編、草編、張集豆腐;
傳統舞蹈:牟庄二人摔跤、修庄牛斗虎;

風景名勝


沙河辛鄉村記憶館位於禹城市辛店鎮沙河辛村,展館是辛店鎮“鄉村記憶”工程和鄉村文明行動的重要載體,分為家風家訓展廳,五、六十年代情境展廳和80年代、90年代、21世紀展廳三部分,集歷史傳承、檔案文化、旅遊資源於一體,通過帶有歷史記憶物件和富含激勵意義的圖片文字,集中反映文明鄉風、先進人物和經濟社會發展歷程。
展廳箴言家訓承前啟後、歷代相傳,是“鄉村文明行動”的初衷,也是“孝道文化建設”的目的。展館內陳列著五六十年代的農村火炕、老式鋤頭、鐮刀等生活用品及農業手工業器具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鄉土符號,使人回想到早年的沙河辛‘抬頭沙迷眼,走路陷腳腕;風吹嘴含沙,渾身飛沙粘’的艱苦歲月。80年代,沙河辛人民艱苦奮鬥,改鹼治土,逐步解決了溫飽問題。村民家中也添置了自行車、縫紉機、黑白電視機和電話機。李鵬總理視察沙河辛的時候,目睹“沙漠變良田”的奇迹后,揮筆題詞“沙漠變綠洲,科學奪豐收”,現館內仍保存總理題詞石刻亭。展館直觀展示禹城農村舊貌換新顏的巨大變化,成為繼承傳統文化、承載歷史記憶、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