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化南

於化南

於化南,(1904—1945) 原名於詩勛,號化南,字誦芬,化名李文生

人物經歷


山東省文登市宋村鎮東孔格庄人。革命烈士,曾任中共吉東省委常委。出身農民家庭,文登高等小學畢業后,回鄉任小學教員。1932年,到黑龍江省饒河縣,投奔“闖關東”的父親於樹蘭(號祥庭)謀生。日軍入侵后,受李學福及鄭魯岩之啟發,毅然參加饒河縣抗日游擊軍,從事宣傳工作。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任中共饒河縣委委員。後任二師政治部副主任。其間,多次參加戰鬥,且擔負募集糧秣任務,奔走於崇山峻岭間,風餐露宿,而不以為苦。1935年,任中共吉東道北特委委員和吉東特委委員。1936年,擔任中共中央駐滿洲代表聯絡員,以“誦”為代號,負責饒河、虎林、撫遠、同江、富錦、綏濱、寶清、密山、牡丹江、穆棱、勃利、依蘭和林口等地方黨組織與“抗聯”四軍、五軍和中共中央駐膊蝕磽諾牧綣ぷ鰲?他在特務密探跟蹤監視的情況下從事秘密活動,傳遞情報,出色地完成任務。同年12月25日,化名李文生,在林口街石印局開展聯絡工作,因叛徒出賣,地下聯絡站被敵人發現。他冒著被捕犧牲的危險,將吉東道北特委機關和鐘錶鋪、石印局、鮮貨床子等聯絡點的工作人員安全轉移,並迅速向各地發出告急警報,使黨組織避免了一次重大損失。 1937年3月10日,在林口縣三道通的四道河子溝里,由周保中將軍主持,召開了改組吉東道北特委為吉東省委的重要會議,於化南當選省委常委。同年4月,赴莫斯科向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彙報工作,撰寫《吉東道北特委關於一九三六年工作報告》,如實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北部地區的鬥爭情況,認真總結了經驗和教訓。黨組織安排他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38年回國,調延安擔任中央保衛工作。
1945年,於化南隨中共中央工作團挺進東北。同年任勃密虎饒地委書記兼人民自衛軍司令,駐勃利縣城,負責密山、虎林、穆棱、林口和勃利等地建黨建軍建政工作。12月13日夜間,勃利獨立團團長孫榮久叛變,襲擊中共中央工作團駐勃利分團。於化南組織勃利縣大隊警衛隊英勇反擊,對峙兩天後,自引基本隊伍十餘人撤退,欲向牡丹江靠攏。行至林口縣林爪鄉一小村尋找炊食時,誤入敵窟被捕。國民黨團副梅雙吉為抗聯叛徒,指認其為共產黨要員,遂施以酷刑拷問,用藤條棍將膝蓋和腳踝打成紫黑色,但鐵骨錚錚,堅貞不屈。12月20日,慷慨就義於龍爪南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烈士遺骨移葬於林口縣烈士公墓。1985年9月,林口縣人民政府又在於化南殉難地建起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