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裝葯

存在空腔部分的破甲彈頭

所謂“空心裝葯”,指的是戰鬥部中存在一個空腔部分的破甲彈頭。破甲彈頭在彈頭前部裝有一個圓錐形金屬罩(一般是紫銅的合金),錐口朝前,錐尖朝後,金屬罩後面裝有炸藥,前面是空的。彈頭爆炸時,金屬罩被高溫熔化成高速液體金屬射流,象透鏡那樣聚焦到空心部分的中心,射向敵坦克的裝甲,把裝甲衝出一個洞,並毀傷裡面的設備和人員。這就象我們用高壓水龍頭在沙堆上衝出一個洞道理一樣。

基本內容


空心裝葯戰鬥部通常採用金屬葯形罩,裝葯起爆后產生的爆轟波擠壓葯形罩頂部,形成侵徹裝甲的射流,因此具有出色的反裝甲能力。對空心裝葯戰鬥部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躍,工作重點是提高射流的侵徹能力,開發多模空心裝葯、緊湊空心裝葯、防區外空心裝葯戰鬥部。國外紛紛採用計算機模擬設計工具進行提高射流侵徹能力的研究。只有在完成計算機模擬試驗並確定最終設計方案后,才會付諸實際試驗和生產,這就大大節省了設計成本和時間。

其他信息


途徑

提高射流侵徹能力的途徑
對於一定的裝甲目標,射流侵徹能力主要依賴於射流的速度、材料和長度三個因素。其中,射流速度取決於裝藥材料和起爆模式、葯形罩材料和厚度以及空腔的角度和形狀;射流材料的密度和動力特性影響侵徹過程;射流長度則取決於射流速度和射流材料。提高射流侵徹能力的技術途徑主要有:
(1)改進炸藥裝葯,使其具有足夠高的爆炸壓力和速度,能對葯形罩施加足夠的壓力而形成射流。國外最新推出的LX一19 PBX炸藥裝葯由95.8%的CL一20炸藥和4.2%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彈性纖維粘合劑混合而成,能有效增加射流長度和射流速度、從而增加侵徹深度,缺點是較為敏感。RUAG公司將獲得專利的均衡擠壓技術和緊密裝配工藝用於空心裝葯戰鬥部,有效提高了炸藥裝葯的密度和均勻性,能提供更快的爆炸速度並使爆轟波均勻傳播,帶來“完美的射流和出色的侵徹能力”。英國和瑞典陸軍的MBT-LAW火箭彈、瑞典陸軍的“比爾2”反坦克導彈和美國陸軍的“精確制導迫擊炮彈藥”(PGMM),均採用了RUAG公司的空心裝葯戰鬥部。
(2)在炸藥裝葯中加入阻隔材料或採用多點起爆系統,通過控制爆轟波射流來改善侵徹能力。阻隔材料使爆轟波向炸藥裝葯四周傳播並形成超環面形狀。這種爆轟波快速作用在葯形罩上,使之加速向內變形,從而為射流提供更大的速度和速度梯度,最終形成更長的射流。多點起爆系統採用多個起爆葯,這些起爆葯以球狀、環狀或矩陣狀排列,置於戰鬥部的頂部、底部或其他位置。相比而言,使用阻隔材料是一種較為簡易的方法,但無法針對不同的目標提供足夠的靈活性,多點起爆技術的優缺點則正好相反。德國動力諾貝爾防務公司和以色列拉法爾武器發展局合作研製的“穿牆者”空心裝葯戰鬥部,採用環狀起爆技術,能在牆壁上穿出一個人體大小的洞,而且不會對牆壁造成其他結構性破壞。這種戰鬥部已用於動力諾貝爾防務公司的Pzf 3火箭彈發射器以及RGW60和Pzf 90一次性發射器。
(3)採用雙物質葯形罩,以對付爆炸反應裝甲、提高裝甲後效應。如英國Insys公司的“反應裝甲侵徹與非爆炸”(PANDORA)戰鬥部,葯形罩頂部一半是聚四氟乙烯、另一半是銅,起爆時產生兩股射流。聚四氟乙烯射流率先攻擊爆炸反應裝甲,穿出一個孔但不會引爆裝甲;銅射流則“暢通無阻”地穿過爆炸反應裝甲,攻擊後面的主裝甲。
(4)採用所謂的“葯形罩破壞裝置”干擾射流的形成,使射流分散或者將空心裝葯戰鬥部變為爆炸成形彈丸戰鬥部。破壞裝置與戰鬥部端部的探頭伸縮機構相連,當探頭伸出時,戰鬥部在射流模式下攻擊重型裝甲,探頭縮回時,則在“破壞”模式下攻擊建築物和輕型裝甲。

種類

(1)多模空心裝葯戰鬥部。有兩種以上的工作模式,可對付多種目標。它可以利用上面提到的多點起爆系統,也可以採用“葯形罩破壞裝置”。迪爾彈藥系統公司的試驗型Bunkerfaust戰鬥部採用了后一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串聯戰鬥部。
(2)緊湊空心裝葯戰鬥部。利用新型葯形罩、先進阻隔材料或先進起爆技術,可以減小裝葯長度,從而減小整個武器系統的尺寸和重量。這種緊湊裝葯在性能上和標準裝葯相差無幾。
(3)防區外空心裝葯戰鬥部。主動防護系統(如俄羅斯“競技場”和“鶇2”等)的出現對空心裝葯戰鬥部提出了新的挑戰。研究發現,空心裝葯戰鬥部對進入裝葯或葯形罩區的外來物體異常敏感。一旦主動防護系統發射一個直徑5毫米的球狀破片進入裝葯或葯形罩區,就可以使戰鬥部的侵徹深度減小70%~90%。若使戰鬥部“裝甲化”,會大大增加武器的重量,不利於便攜。比較實際的辦法,是使戰鬥部能在裝甲戰車主動防護系統的作用距離之外實施攻擊。Insys公司一直在研究這種防區外空心裝葯戰鬥部,已能產生長度為80~100倍錐直徑的連續射流。這意味著,錐直徑100毫米戰鬥部的連續射流長度可達8~10米,可以在主動防護系統的防區以外實施攻擊。但在這種距離,射流一般會分裂為一連串桿狀顆粒,從而減弱侵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