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民團起義

南平民團起義

1930年5月,在中共廣東瓊崖特委和樂會縣委的策動下,國民黨樂會縣第6區南平民團團長蔡太初率領100多名官兵舉行了起義。 2月20日,樂會縣蘇維埃政府發布了《合團兵書》,號召國民黨民團的團丁“倒戈嘩變,響應工農,攜械來與工農合作”。在中共樂會縣委兵運工作的影響下,一些國民黨民團團丁傾向革命,希望投奔紅軍。

目錄

正文


1930年5月,在中共廣東瓊崖特委和樂會縣委的策動下,國民黨樂會縣第6區南平民團團長蔡太初率領100多名官兵舉行了起義。
1930年初,中共樂會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在恢復樂會縣革命根據地的工作中,針對當時國民黨民團活動猖獗,革命根據地受到威脅的情況,一方面採取武裝打擊的方法,尋機消滅;一方面採取思想教育和組織滲透相結合的方法分化瓦解。2月20日,樂會縣蘇維埃政府發布了《合團兵書》,號召國民黨民團的團丁“倒戈嘩變,響應工農,攜械來與工農合作”。4月3日,樂會縣蘇維埃政府又發表了《敬告兵士團丁書》,希望國民黨軍士兵團丁“走革命的正確路線,在鐮斧旗幟下,共同奮鬥”。在中共樂會縣委兵運工作的影響下,一些國民黨民團團丁傾向革命,希望投奔紅軍。
5月,中共瓊崖特委常務委員馮國卿受特委的派遣,前往樂會縣開展兵運工作,組織兵暴。樂會縣委多次派人與樂會縣6區南平民團團長蔡太初秘密接觸,啟發他棄暗投明。經過反覆動員教育,蔡太初於5月的一天,率民團100多名官兵,攜帶36支步槍,舉行起義,投奔紅軍。
這次起義,削弱了樂會縣國民黨軍的武裝力量,增強了紅軍的力量,對於恢復樂會縣各區鄉蘇維埃政府和鞏固革命根據地,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