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酎」基本解釋

● 酎 zhòu ㄓㄡˋ 1. 〔~金〕古代諸侯向皇帝交納的貢金,作祭祀用。 2. 醇酒,經過兩次或多次重(chǒng )釀的酒。

「酎」詳細解釋

◎ 酎 zhòu

〈名〉

(1) 經過兩次以至多次復釀的醇酒 [double-fermented wine]

酎,三重醇酒也。——《說文》

天子飲酎。——《明堂月令》

酎之言醇也。——《禮記•月令孟夏注》

見於嘗酎。——《左傳•襄公二十二年》。酒之新熟重者為酎。”

四酎並熟。——《楚辭•大招》

(孟夏之月)天子飲酎,用禮樂。——《禮記•月令》

(2徠) 又如:酎金(漢代諸侯在宗廟祭祀時獻給皇帝的助祭金)

掃描版:漢字「酎」在《康熙字典》頁碼:1280.01 掃描版:漢字「酎」在《漢語大字典》頁碼:3810 掃描版:漢字「酎」在《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

「酎」開頭的詞語:

酎買

酎祭

酎買

酎金

酎飲

酎飲

基本釋義


● 酎
zhòu ㄓㄡˋ
● ● 〔~金〕古代諸侯向皇帝交納的貢金,作祭祀用。
● ● 醇酒,經過兩次或多次重(chóng )釀的酒。

詳細釋義


〈名〉經過兩次或多次復釀的重釀酒[double-fermented wine]
酎之言醇也,謂重釀之酒也。——鄭玄注
高廟酎。——《漢書·景帝紀》
酎,三重釀醇酒也。——顏師古注
酎,三重醇酒也。——《說文》
天子飲酎。——《明堂月令》
酎之言醇也。——《禮記·月令孟夏注》
見於嘗酎。——《左傳·襄公二十二年》。酒之新熟重者為酎。”
四酎並熟。——《楚辭·大招》
(孟夏之月)天子飲酎,用禮樂。——《禮記·月令》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挫糟凍飲,酎清涼些。華酌既凍,有瓊漿些。(美酒如蜜,裝滿了羽觴,撇開酒糟,取酒冷凍,酎酒醇厚又清涼,豪華的酒具擺開了,如玉的美酒正等著你來品嘗。)——《楚辭·招魂》
四酎並孰,不澀嗌只。清馨凍飲,不歠(chuò)役只。(四重釀酎酒,其味純正不刺喉嚨,酒味清香,最適宜冷飲,奴僕們無資格品嘗。)——《楚辭·大招》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四】【酉部】酎 zhòu 除柳切
三重醇酒也。從酉,從時省。《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飲酎。除柳切
說文解字注
(酎)三重醇酒也。廣韻作三重釀酒。當從之。謂用酒為水釀之。是再重之酒也。次又用再重之酒為水釀之。是三重之酒也。杜預注左傳曰。酒之新孰重者曰耐。鄭注月令曰。酎之言醇也。謂重釀之酒也。醇者其義。釀者其事實。金壇於氏明季時以此法為酒。從酉。肘省聲。各本作從時省。誤。紂疛篆皆曰肘省聲。今據正。除桺切。三部。廣韻音胄。李仁甫本同。除?切。朙堂月令曰。孟秋天子㱃酎。秋當作夏。天子飲酎、月令孟夏文也。諸侯嘗酎、見左傳。

康熙字典

【酉集下】【酉字部】酎;康熙筆畫:10;頁碼:頁1280第10
《唐韻》除柳切《集韻》直祐切《韻會》直久切《正韻》直又切,音胄。《說文》三重醇酒也。《玉篇》醇也,釀也。《左傳·襄二十二年》見於嘗酎,與執燔焉。《注》酒之新熟,重者為酎。《禮·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飮酎。《注》酎之言醇也。謂重釀之酒也。春酒至此始成。《史記·孝文紀》高廟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注》張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純也。
又《史記·平準書》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餘人。《注》漢儀注,王子為侯,侯歲以戸口酎黃金於漢廟,皇帝臨,受獻金以助祭。大祀日飮酎,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兩,色惡,王削縣,侯免國。

漢字組詞


【酎金】zhòujīn
〈名〉漢代諸侯在宗廟祭祀時獻給皇帝的助祭金
《史記·絳候周勃世家》:“坐酎金不善,元鼎五年,有罪國除。”
秋酎醅酎買酎菊酎
貢酎醇酎嘗酎飲酎
齋酎酎買酎飲清酎
齊酎名酎露酎綠酎
臘酎春酎四酎溫酎
玄酎饘酎

音韻集成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ziu3 ciu3 [台灣四縣腔] ziu3 ciu3 [客英字典] ciu5 [梅縣腔] ciu5 [客語拼音字彙] jiu4
◎ 粵語:zau6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l'us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直祐去聲三等開口去四十九宥ȡʱi̯ə̯uȡĭəuȡiuȡiəuɖɨuɖiuɖuwzhou4driuhdiow三重釀酒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ꡄꡞꡓciwdʐiw上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尤侯齊尤侯上聲齊齒呼tʂiəu
洪武正韻牋
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直又十九宥去聲
分韻撮要徠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五修叟秀陽去新熱之酒

用法搭配


組詞

飲酎、綠酎、四酎、菊酎、齋酎、嘗酎、露酎、臘酎、醅酎、齊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