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王集鄉

古王集鄉

古王集鄉位於商丘市虞城縣的西北部,西與商丘市梁園區相臨,鄉境主要河流有響河和柳公河。310公路橫穿鄉境。全鄉共有人口15300人(2017年),耕地面積53651畝,轄王集西村、潘耿庄村、王集東村、馬庄村、苗庄村、榮庄村、潘小樓村、左堯村、侯樓村、關庄村、南李樓村、劉小廟村、南祝庄村、李大夫庄村、大李樓村、周庄村、沈平樓村、孫門樓村18個行政村,87個自然村,161個村民組。土壤西部、南部多淤,東北部多沙,以淤性為主,土質肥沃,鄉境主要河流有響河和柳公河。

經濟結構


古王集鄉是個典型的農業鄉,傳統的種植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紅薯等。近幾年,鄉黨委、政府加大了對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強了“農業基礎”,改善了生產條件,發展了優質林木育苗、優質雜果、無公害蔬菜、高檔花卉、食用菌栽培、特種養殖、優質專用小麥等“一優雙高”農業,提高了優質農產品比重,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了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加快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2000年,全鄉完成了農業總產值900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4500萬元;糧食總產3200萬公斤,創歷史最高記錄;棉花總產700萬公斤。單產460斤,面積和產量在全縣名列前茅;畜牧業總產值2200萬元;林牧漁業總產值3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3%;農民人均純收入1850元;鄉財政收入150萬元。

發展優勢


農村經濟發展優越。一是水利基礎好。全鄉共有機井1060眼,達到了50畝地一眼井,引黃通村率達到90%以上;有效灌溉面積50000畝,佔總耕地面積的92%,旱澇保收田面積45000畝,佔總耕地面積的85%;農田林網面積51000畝。二是交通,通訊發達,供電條件好。有三分之二的村修通了柏油路,實現了程式控制電話村村通,擁有手機260多部,傳呼540多部,電話1500部;有5個村、180多戶安裝了有線電視,各村均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三是農業機械化水平高,全鄉共有農業機械2200多台,機械總動力達到30000多千瓦。

工業基地


虞城縣古王集鄉引導婦女搞手工加工,解決了農閑時節農村婦女閑置的問題。近年來,由於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推廣,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閑置,造成了浪費。隨著勞務經濟發展,勞動力得到了有效的轉移,但農閑時節,農村婦女無事可做。針對這一現狀,古王集鄉積極引導閑置婦女進行手工加工。具體加工業有焊彩燈、鉤包、製作發套、串珍珠、包水餃、加工手套等。這樣便把大量農村婦女的閑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