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論

通論

通論,指通達的議論。見《後漢書·馮衍傳下》:“講聖哲之通論兮,心愊憶而紛紜。”

基本介紹


1、通達的議論。宋 蘇軾《林學士表》之一:“學雖篤志,皆場屋之空文;言不適時,豈朝廷之通論。”清 歸庄 《崑山石歌》:“貴玉賤石非通論,三獻三刖千古恨!”
2、貫通諸說的言論。多用於書名。《後漢書·沛獻王輔傳》:“輔 矜嚴有法度,好經書,善說《京氏易》、《孝經》、《論語》傳及圖讖,作《五經論》,時號之曰《沛王通論》。”《晉書·束晳傳》:“晳 才學博通……其《五經通論》、《發矇記》、《補亡詩》、文集數十篇,行於世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