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

鵬飛執導劇情片

《米花之味》是由鵬飛執導,英澤、王依婷、王蘭主徠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0月30日在平遙國際電影節上映,2018年4月20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外出務工歸來的母親和在家鄉長大的女兒從陌生、疏離到互相理解的溫暖故事。該片於2017年11月5日獲得第1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最受歡迎影片”獎。2018年1月,獲得第三屆“迷影精神賞”最佳影片獎提名。

2020年7月,獲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排獎映。

該片講述了外出務工的母親返回家鄉后與處於叛逆期的女兒之間由陌生、疏離到互相理解的故事。

該片於2017年10月30日在平遙國際電影節上首映,後於2018年4月2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葉楠從城市辭工返鄉與兩年不見的孩子重修情感之路,但並不順暢。在社工賀英旺的幫助下,母子的關係開始好轉。兒子的好友病危,為了實現他的遺願,母子與社工,開始策劃著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有一天,女兒和小夥伴因為偷走寨子里最神聖寺廟中供奉的錢花被抓起來,村民們認為孩子們被“惡魔附身”,為了“拯救”她們,村民們決定潑水節期間去祭拜一尊藏在具有1.2億年歷史溶洞中的石佛。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葉喃​​英澤
​喃杭​葉不勒

職員表

製作人鵬飛、何亞璇
導演鵬飛
編劇英澤、鵬飛
攝影廖本榕
配樂鈴木慶一 
剪輯陳博文
配音導演杜篤之
造型設計王佳惠

角色介紹

葉喃
演員 英澤是一位外出打工返回家鄉的母親,由於常年在外工作,回到家中的她與家人之間產生了隔閡。面對著日益陌生的女兒,她一邊責怪著自己父親無度的寵愛,另一邊對孩童的頑劣不知所措。在經歷了“留下陪伴還是再去打工”的內心掙扎后,葉喃最終選擇了留下。
喃杭
徠演員 葉不勒
葉喃的女兒,是一名初中生。喃杭正處於叛逆期,她在留守生活中養成了諸多毛病,愛撒謊、逃學,甚至偷竊和沉迷於網游遊戲中,深夜不歸,成了一名“問題少女”。

獲獎記錄


時間屆次獎項獲獎方結果
2017-11-5第1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中國新生代單元-歡迎影片《米花之味》獲獎
2017-11-15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威尼斯日競賽單元-特別提及獎《米花之味》獲獎
2017-10-30俄羅斯電影節優勝獎《米花之味》獲獎
​2018-1​第三屆“迷影精神賞”最佳影片​《米花之味》​提名

幕後製作


劇照
劇照
2017年8月30日,《米花之味》曝光首款正式海報,畫面中一大一小兩位主演身著顏色絢麗的民族風服飾,正在走入神秘的溶洞之中,引人無限遐想。此次於威尼斯電影開幕之際曝光海報,寓意正式“出征”。
2018年3月8日-14日,上海國際電影節和東京國際電影節、日本國際交流基金聯合舉辦“電影2018”中國電影節活動,活動在日本的東京、大阪和名古屋舉辦,計劃放映10部近一年來的中國電影新作,其中包括《米花之味》。
2018年3月29日,由青年導演鵬飛執導、英澤領銜主演的電影《米花之味》,曝光“初心版”手繪海報,並正式定檔2018年4月20日。

幕後花絮


● 英澤在拍攝前四個月到傣寨體驗生活,她每天穿著傣族筒裙,和當地的婦女同穿同吃同住同勞動。
● 由於影片的對白都是當地方言,英澤就把當地人說的話錄下來,睡覺前一遍一遍聽。
● 為了從形象上接近當地人,英澤在拍攝時還接了頭髮,晒黑皮膚。
● 除了葉喃和支教老師小林這兩個角色,片中其他角色都由當地人本色出演。

片名由來


《米花之味》的片名源於一種傣族美食米花,是一種潑水節前後每家每戶必備的美食,而導演鵬飛在為自己的電影命名前一晚吃到了米花,便決定以此命名。
前期準備
為了拍好孩子,鵬飛專門向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取經。於是枝裕和給了他三條建議:不要給孩子看劇本;找到孩子王,小孩不聽話,就找孩子王;珍惜拍攝的前三條。

上映信息


2020年7月,獲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排片上映。

影片評價


該片在有限成本里幾乎做到了最好。母女關係、宗教、城鄉、少數民族,敘事量不少,外來人的介入關係也處理得俏皮巧妙。音樂加分。導演是蔡明亮的編劇和洪尚秀的助理,但影像風格似乎沒受太多影響。
攝影風格以大氣,張力十足著稱,影片中的人物與自然,在他的構圖中結合在一起。小人物的故事用大氣的構圖敘述,更達到了“反現實”美學建構的意味。電影中呈現的音樂更是給觀眾一種夢幻般的感覺,使得沉重的現實生活中頻頻泛起輕盈如雲的感受,為“反現實”效果更增加了一筆,尤其是最後溶洞之舞的配樂,讓觀影者強烈感受到人類,自然,宗教,科技的動人結合與影片想表達的哲學思考。剪輯手法並沒有傳統藝術片的允長,反而是乾淨利落,給觀眾帶來輕盈明快的觀影感。《米花之味》運用的“新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是透視現實的最有力方式之一,冷靜的固定鏡頭將人們真實的生活穩穩捕捉住,影片中豐富絢麗的色彩還原了雲南當地的風貌,更增加了電影的真實性與可看性。而幽默的劇作又蘊含著“反現實”美學建構,將一個嚴肅的社會議題閃現出明亮的色調,樂觀的情緒,俏皮的橋段,靈動的表演,徹底翻轉了傳統鄉村電影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