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射頻識別技術的結果 展開
- 通信技術術語
- 謝磊、陸桑璐編著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 黃玉蘭著2010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圖書
射頻識別技術
謝磊、陸桑璐編著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射頻識別技術——原理、協議及系統設計(第2版)》從射頻識別的原理、協議以及系統設計三個方面入手,系統、全面地介紹了RFID 相關的基礎知識、關鍵技術、研究進展以及實踐應用等方面的內容。
《射頻識別技術——原理、協議及系統設計(第2版)》從射頻識別的原理、協議以及系統設計三個方面入手,系統、全面地介紹了RFID相關的基礎知識、關鍵技術、研究進展以及實踐應用等方面的內容。
![射頻識別(RFID)](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9/md9b2078f8866249b0ff4728af4f02cac.jpg)
射頻識別(RFID)
![工業4.0](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6/m661c1bb36ff6afe83c84b7146560f540.jpg)
工業4.0
有鑒於此,我們在《射頻識別技術——原理、協議及系統設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3)第1 版取得了來自於高校和業界廣泛的認可度之後,結合RFID 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和廣大讀者對書籍內容的共性需求,展開了第2 版的編著工作。第2 版在第1 版的基礎上,從展現形式、跟蹤最新研究趨勢、實驗設計方案等方面都做了較大的拓展,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以二維碼方式提供了相關內容的多媒體鏈接,包括網頁、視頻等,對RFID 領域的前沿課題、應用案例、領域專家等進行更直觀生動的介紹。
對最前沿的研究方向進展進行跟蹤,緊隨當前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研究和應用趨勢,擴展了對RFID 的定位機制和行為感知機制的研究進展介紹,並對相應的研究思路和發展趨勢做了總結和思考。
增加新的篇章“實驗設計”,從RFID標籤識別、信號分析、定位以及移動感知機制等方面設計多組RFID實驗,啟發讀者能夠直觀、全面和深入理解RFID系統的設計原理和系統特性。具體包括四組認知型實驗(對RFID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深入理解)和兩組探索型實驗(對RFID系統設計進行一些前瞻性的探索)。
1.
以二維碼方式提供了相關內容的多媒體鏈接,包括網頁、視頻等,對RFID 領域的前沿課題、應用案例、領域專家等進行更直觀生動的介紹。
2.
對最前沿的研究方向進展進行跟蹤,緊隨當前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研究和應用趨勢,擴展了對RFID 的定位機制和行為感知機制的研究進展介紹,並對相應的研究思路和發展趨勢做了總結和思考。
3.
增加新的篇章“實驗設計”,從RFID標籤識別、信號分析、定位以及移動感知機制等方面設計多組RFID實驗,啟發讀者能夠直觀、全面和深入理解RFID系統的設計原理和系統特性。具體包括四組認知型實驗(對RFID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深入理解)和兩組探索型實驗(對RFID系統設計進行一些前瞻性的探索)。
本書由南京大學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編寫。本書適合高等院校計算機、
第1篇 概述
第1章 RFID概述
1.1 自動識別技術
1.2 RFID的主要特點
1.3 RFID的核心技術
1.4 RFID的歷史與現狀
1.5 RFID的發展趨勢
1.6 RFID與物聯網
參考文獻
第2篇 感知識別
第2章 RFID系統組件原理
2.1 閱讀器
2.2 射頻標籤
2.3軟體系統組成
2.4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RFID的無線通信原理
3.1 射頻頻譜與電磁信號傳輸
3.2 信號的電壓與能量
3.3 閱讀器信號的調製與復用
3.4 反向散射機制與標籤編碼
3.5 鏈路預算
3.6 天線增益與極化對傳輸範圍的影響
3.7 真實環境下的信號傳輸
3.8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篇 協議
第4章 RFID的標籤識別協議
4.1 基於ALOHA的防衝突演演算法
4.2 基於二進位樹的防衝突演演算法
4.3 防衝突演演算法的性能分析
4.4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超高頻RFID協議標準
5.1 EPCglobal Class 0
5.2 EPCglobal Class 1 Generation 1
5.3 EPCglobal Class 1 Generation 2
5.4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4篇 系統設計
第6章 系統設計的關鍵因素
6.1 應用系統配置
6.2 頻帶選擇
6.3 能量與通信範圍
6.4 鏈路的能量預算限制
6.5 衝突避免
6.6 標籤讀取的可靠性
6.7 標籤漏讀率
6.8 移動中的標籤讀取
6.9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實際環境下系統性能的測試與分析
7.1 實際系統中的標籤識別演演算法
7.2 發射功率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7.3 天線輻射角度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7.4 距離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7.5 標籤部署密度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7.6 調整設備位置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7.7 影響標籤識別時間的因素
7.8 問題與啟發
7.9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篇 實驗設計
第8章 實驗方案設計
8.1 實驗1:RFID標籤識別方案
8.2 實驗2:RFID標籤反射信號分析
8.3 實驗3:基於RFID的室內定位
8.4 實驗4:RFID標籤移動速度感知
8.5 實驗5:基於RFID的目標定位追蹤系統
8.6 實驗6:基於RFID的智能門禁
參考文獻
第6篇 研究進展
第9章 RFID標籤識別機制研究
9.1 基於ALOHA的防衝突演演算法研究拓展
9.2 基於二進位樹的防衝突演演算法研究拓展
9.3 複雜環境下的標籤識別問題
9.4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0章 RFID標籤輪詢機制研究
10.1 基本的輪詢機制
10.2 基於時隙ALOHA協議的輪詢機制
10.3 輪詢機制的應用研究
10.4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1章 基於RFID的定位機制研究
11.1 RFID定位技術的背景現狀及趨勢
11.2 RFID定位原理
11.3 當前RFID定位技術的分類詳解
11.4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2章 基於RFID的移動行為識別研究
12.1 移動行為識別概述
12.2 傳統的移動行為識別機制
12.3 基於RFID機制的移動行為識別
參考文獻
第13章 RFID的安全機制研究
13.1 RFID的安全現狀
13.2 RFID的安全及隱私問題
13.3 RFID的安全機制研究
13.4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7篇 應用與實踐
第14章 RFID的應用模式
14.1 RFID的技術特點及優勢
14.2 RFID的應用模式
14.3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15章 對RFID的新型應用模式進行研究與探索
15.1 以低成本方式提升現有應用模式
15.2 深度挖掘,探索創新的應用模式
15.3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RFID系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c/m4c48ca67e4ce8c283b1412ec32f6a25e.jpg)
RFID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