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農

科技興農

科技興農運是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農業的一種戰略措施。基本內容有:(1) 因地制宜地把傳統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結合起來,如選擇適用良種,改進栽培辦法,推廣機械深耕和平衡施肥等;(2) 農業技術人員到生產第一線,進行技術攻關,普及增產顯著的綜合性栽培技術,如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地膜覆蓋、模式化栽培等;(3) 實行耕地、草原、造林綜合治理,抓好農田基本建設,重點是基本農田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商品基地建設;(4)普及農業技術教育,提高農民科學種田素質。

簡介


科技興農包括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科技推廣兩個部分。農業科學研究是為農業生產提供科技成果,農業科技推廣則是將科技成果傳遞給農民,應用於生產。
科技興農,即把科學技術具體運用於農業、農村、農民,以解決三農中的實際問題,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民增收。

具體措施


具體措施主要有:
1、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基礎,抓好農牧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建設和相關機制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2、引創結合,加大特色農牧業和新農村建設相關科技攻關。
3、創新工作機制,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
4、加強科技管理機構建設,完善科技管理體系。
5、加強農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科學普及工作,提高勞動者素質。
6、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為導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
7、大力組織實施品種優化工程與技術更新工程。
8、加快農業科技載體建設。
9、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

法規全文


【法規名稱】國務院關於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業加強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工作的決定
【頒布部門】國務院
【法規文號】
【頒布日期】1989-11-27
【實施日期】1989-11-27
【是否有效】有效
【效力級別】法規性文件
【批准部門】
【批准日期】
【失效日期】
國務院關於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業加強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工作的決定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終還是要靠科學解決問題。特別是在世界範圍內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要從根本上解決關係到國家興衰的農業問題,科技興農尤為重要。我國人多地少,要解決十一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在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和有效利用資源上下功夫。只有緊緊依靠科技進步,才能實現農業技術改造的深刻變革,我國農業現代化才有希望。因此,各級政府必須把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措施,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是,要大力抓好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各級政府要組織農業(包括林業、水利,下同)、科技、教育、工業、計劃、財政、商業、金融等部門和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奮鬥,切實抓出成效。為此,特作如下決定:
一、大力加強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
近十年來,我國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已達兩萬五千多項,但許多尚未得到廣泛應用,潛力很大。有組織、有計劃地把一大批已經成熟的適用科技成果,大範圍、大面積地推廣應用,是投入少、產出多,發展農業生產力和促進農業上新台階的重要途徑。近期內,要特別重視和抓好以糧棉油大田增產技術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要重點組織推廣中低產田綜合治理技術,優良新品種(含雜交種組合),農作物優化耕作栽培制度、高產模式化栽培、農藝農機配套,優化配方施肥,旱作農業,節水灌溉、綜合治理鹽鹼、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草原、草坡改良治理,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優化配方飼養、畜禽疫病防治、家畜家禽系列化生產,速生豐產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栽培與森林資源綜合利用,海水淡水產品精養和鮮活商品儲存,農副產品加工、保鮮、貯藏、運輸,以及化肥、農藥、農用薄膜、農用機械、飼料加工機械等方面的新技術成果。各地都要積極推廣應用已經通過鑒定的科技成果,因地制宜地制定和組織實施不同層次的推廣計劃。今後,對適用農業科技成果要及時發布、推廣,並逐步形成制度。
各級計劃及農業、科技部門要支持重大科研成果向生產轉移前的區域性試驗、生產實驗示範區以及良種基地、中低產田綜合治理基地建設等前期基礎工作。國營農牧林場、良種場要在試驗推廣中起示範作用。各地都要建立種養業的品種改良繁育基地,搞好農作物、林木和畜禽品種的更新換代、提純複壯工作。為了鼓勵良種(包括種苗、疫苗)的培育、推廣,允許科研、教育、推廣單位依法經營自己培育並經過審定的優良品種種子。凡利用種子、疫苗等科研成果,與生產單位聯營的科研、教育、推廣單位,可按規定收取技術轉讓費,或實行利潤分成,或從產品銷售額中提成,所獲經費大部分應用於新品種的研製。
二、建立健全各種形式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組織
農業科學技術能否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關鍵在於及時地把先進的適用技術送到億萬農民手中。各地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在鞏固和發展縣(含縣,下同)以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同時,積極支持以農民為主體,農民技術員、科技人員為骨幹的各種專業科技協會和技術研究會,逐步形成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與群眾性的農村科普組織及農民專業技術服務組織相結合的農業技術推廣網路,以疏通科技流向千家萬戶和各生產環節的渠道。並在有條件的地方,為穩妥地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
要積極支持各級農業科技推廣機構深化內部改革。適當引入有償服務和競爭機制,逐步改變經濟上單靠財政撥款、無償服務的辦法,在實行事業費包乾的基礎上自主經營,逐步做到經費自理。通過發展多種有償技術服務和興辦技農(工)貿一體化的技術經濟實體,擴大經費來源,增加資金積累,增強技術服務和自我發展能力,使之逐步向技術經濟服務實體發展。國家對這類實體,要給予減免稅照顧。
農業技術集團承包是近兩年推廣農業技術的一種新形式,主要是在大田作物上大面積推廣農業適用技術,面向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提供以物資供銷為依託、綜合配套的社會化服務。在集團承包中,領導是保證,技術是核心,物資是基礎。各級政府領導要親自負責,把財政、金融、物資、商業(包括供銷社)、科研、教育與技術推广部門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大規模推廣農業科學技術的整體力量。要注意依靠中心城市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提供與推廣技術相配套的必要條件,鼓勵他們進入農村科技推廣領域。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把承包方和發包方的利益、風險與承包效益緊密掛鉤。
三、進一步穩定和發展農村科技隊伍
長期以來,我國廣大農村科技工作者在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為我國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要繼續提倡和發揚艱苦奮鬥、團結協作和為人民、為事業的奉獻精神,穩定和鞏固現有農業科技隊伍,動員更多的科技人員走向農業生產第一線。要重視現有農村科技人員的脫產進修和短期培訓,使其不斷更新知識。要保證農村科技人員有更多的時間搞本職工作,一般不要抽調他們搞與專業無關的行政工作。
各級政府要組織人事、財政、農業、科技管理部門共同採取有效措施,儘快改善農村生產第一線科技人員的學習、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對在縣城以下第一線從事農村科技推廣工作的技術幹部,要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批轉勞動人事部等四部門關於加強農林第一線科技隊伍的報告的通知》,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後顧之憂。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儘快落實鄉、鎮農業技術服務機構的事業編製。從一九九○年起,由國家和地方共同分擔,解決國家計劃內的大、中專農業(林業、水利)院校畢業生帶指標、帶經費到鄉級農業(林業、水利)技術推廣服務機構工作的實際問題。各地可結合當地情況,對農業科技人員實施一些優惠鼓勵政策,並認真兌現。對貢獻突出者,應進行表彰和獎勵,
要進一步放活人才政策,推行技術有償服務,實行貢獻與收入掛鉤。為了充分發揮縣以下黨政機關中科技人員的作用,應支持或選派他們到農村生產第一線進行有償技術經濟承包和直接從事農村科技推廣工作。要注意從農村知識青年和鄉土能人中發現、培養各類技術人才,逐步為農村充實一大批養得起、留得住的技術骨幹。
四、大力加強農村教育,廣泛開展技術培訓
要提高農民科學文化水平,切實加強農村掃盲、文化教育和農業科技工作,把對農村勞動者的文化教育和技術培訓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努力抓出實效。農村的知識青年,是農業戰線的生力軍。要積極創造條件,對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教育。對於成績和水平突出的,要給予獎勵,並可評定相應的技術職稱,由鄉政府聘任為農民技術員、技師等。
各地要加快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增加職業中學的比重和農用技術的教學內容。要大力發展農村成人技術教育,辦好農業廣播(電視)、函(刊)授學校、農民夜校和各種培訓基地,結合“星火”、“燎原”、“豐收”等計劃的實施,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要為培養和提高農村師資素質多做貢獻。要繼續發揮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群眾團體和民主黨派的作用,依靠社會力量,不斷提高農村勞動者文化水平。各地創辦的面向農村的科技報是傳播椎廣農業科技成果的重要宣傳工具,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予支持,充分發揮其作用。
五、廣辟資金來源,增加農業科技投入
依靠科技進步發展農業,必須多方籌措資金,不斷增加投入。各級政府要把按規定建立的農業發展基金,重點用於農業科技投入,為農業科研、推廣和培訓開闢穩定的資金來源,並在相應增加農業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資金的同時,不斷增加農業科技投入。要多方面開辭技術推廣資金渠道,如從糧食以及棉花、油料等經濟作物經營環節中提取技術改進費。國家級綜合性科研計劃、科學基金以及攻關項目、新技術開發項目,都要增加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保證有相當比例的經費用於農業科研、開發項目。各級財政、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農業主管部門,在增加農業投入時要向農業科技傾斜。對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項目,可安排專項貸款或低息貸款。要積極引進外資,提供服務和技術合作,以彌補國內資金和技術的不足。要積極鼓勵引導集體和農業開發服務經濟實體及農民增加對農業科技應用的投入。要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幫助各種農業技術服務組織提高資金積累能力,增加對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項目的投入。
農業科研試驗和技術推廣所需物資,有關部門要積極安排。縣以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開展技術推廣服務所需配套的化肥、農藥、農膜、農用柴油等生產資料,可由農資批發單位優先供應或由工廠直接供應,實行技物結合,開展有償服務,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效果和物資投入效益。
六、重視並做好農業高技術和基礎研究工作
在大力加強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同時,搞好農業科學技術的縱深安排,是增強科技興農後勁的重要保證。國家“七五”科技攻關計劃,一定要按期并力爭提前完成。目前正在著手編製的“八五”和中長期科技攻關計劃,要增加有關農業課題的比重,集中力量解決農業生產中的重大科技問題。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要進一步突出農業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並在計劃滾動中不斷充實動植物新品種開發研究等內容。各有關方面要共同努力,爭取在本世紀內為農業的長遠發展拿出一批有突破性的成果。基礎性應用研究也要向農業傾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要把對農業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研究項目,作為今後資助的重點。
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積極組織重大科研成果向農業生產上轉移。各地可根據需要,有計劃地安排一些關係全局的農業科技試驗項目,扶持一批重大農業科技成果的生產性試驗。要注意安排一定的基礎性應用研究項目,可組織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參加,並注意做好銜接工作。要密切注視世界農業發展的新動向,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七、切實加強對科技興農工作的領導
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業,是一項帶有戰略性的重要任務,各級政府要確定一位領導同志親自抓這項工作,切實加強領導。一些地方配備科技副縣長的效果比較好,要進一步總結和完善。要把科技興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經常研究部署,抓緊抓好。要組織農業、科技、教育、計劃、財政、金融、稅收、物資、商業、人事等部門,抓緊研究和制定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政策和措施,把科技攻關、技術開發、成果推廣有機地結合起來。農業、科技部門應當把它作為一項主要工作,集中精力抓好所承擔的任務。農業科研與農技推广部門要緊密配合,加強協作。機械、電子、化工、輕工、商業、環保、氣象等有關部門也要利用各自的科技優勢,為農產品深度加工、替代資源開發、綜合利用、新農用生產資料開發、環境和生態保護等發揮作用。各地和有關部門要結合“八五”計劃的制定,認真調查研究,制定出本地區、本行業科技興農的發展規劃,認真組織實施。
依靠科學技術振興農業,是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光榮歷史使命。各級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狠抓落實,並不斷總結經驗,使這項工作扎紮實實地開展起來。廣大科技人員都要增強責任感,團結奮鬥,群策群力,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