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肝硬化

結節性肝硬化

結節性肝硬化一般是指由纖維組織包繞的再生結節引起的肝臟結構的廣泛破壞。結節性肝硬化常因病毒感染、酒精中毒、遺傳因素等導致。結節性肝硬化分為肝功能代償期和肝功能失代償期。代償期常無特徵性癥狀,可有上腹部隱痛或不適、腹脹、噁心、嘔吐、食慾減退、面色萎黃、消瘦、乏力等;失代償期上述癥狀加重,還有明顯腹痛、腹瀉、皮膚瘀斑、牙齦出血等。結節性肝硬化主要依靠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結節性肝硬化若不治療,病情繼續惡化,晚期可出現肝性腦病、原發性肝癌、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危及生命。結節性肝硬化經積極治療后,可延緩疾病發展,減少併發症。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內科

病因


● 導致結節性肝硬化的原因:
● 病毒性肝炎。
● 酒精中毒。
● 營養障礙。
● 工業毒物。
● 藥物。
● 循環障礙。
● 代謝障礙。
● 膽汁淤積。
● 血吸蟲病。

癥狀


● 結節性肝硬化分為肝功能代償期和肝功能失代償期
● 肝功能代償期常無特徵性癥狀,也可出現如下癥狀:
● ● 上腹部隱痛或不適。
● ● 腹脹。
● ● 噁心。
● ● 嘔吐。
● ● 食慾減退。
● ● 面色萎黃。
● ● 消瘦。
● ● 乏力。
● 肝功能失代償期上述癥狀加重,還可出現如下明顯癥狀:
● ● 腹痛。
● ● 腹瀉。
● ● 皮膚瘀斑。
● ● 牙齦出血。
● ● 女性月經周期紊亂。
● ● 男性性慾減退。
● ● 乳房發育。
● ● 蜘蛛痣。
● ● 肝掌。

檢查


● 懷疑患有結節性肝硬化時,需要做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幫助診斷和治療。

實驗室檢查

● 包括血常規、肝功能、電解質等,可了解血紅蛋白、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水平有無降低、轉氨酶有無升高等。

影像學檢查

● 通過B超、CT或MRI等檢查,了解肝臟情況。

組織病理學檢查

● 可了解病變性質等,幫助確診。

診斷


● 醫生診斷結節性肝硬化,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幫助確診。
● 臨床癥狀:代償期常無特徵性癥狀,可有上腹部隱痛或不適、腹脹、噁心、嘔吐、食慾減退、面色萎黃、消瘦、乏力等;失代償期上述癥狀加重,還有明顯腹痛、腹瀉、皮膚瘀斑、牙齦出血等。
● 實驗室檢查:
● ● 血常規檢查可見血紅蛋白、血小板降低。
● ● 肝功能檢查可見轉氨酶、膽紅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 ● 電解質檢查可見電解質紊亂。
● 影像學檢查:檢查可見密度降低、呈結節樣改變,肝門增寬。
● 組織病理學檢查:檢查可見小結節型肝硬化其特點為結節大小比較一致,多數結節直徑為1~3mm。纖維隔的寬窄也比較一致,多在2mm以內;大結節型肝硬化結節的大小不等,直徑一般超過3mm,大的可達3cm,常由許多小葉構成、纖維隔寬窄不等,一般較寬;混合型肝硬化兼有大小結節的肝硬化,大小結節接近等量。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上腹部隱痛或不適、腹脹、噁心、嘔吐等癥狀,容易與結節性肝硬化混淆,這些疾病有慢性肝炎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結節性肝硬化目前主要依靠一般治療、藥物治療。

一般治療

● 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應合理飲食,以低脂肪、低鹽、易消化食品為主,避免食用生冷、堅硬、變質、過辣、過油的食物,戒酒。
● 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
● 積極治療原發病。

藥物治療

● 應用養肝保肝藥物,如多種維生素、某些生物化學製劑、消炎利膽藥物和清熱解毒藥物,以幫助肝功能的恢復。
● 抗纖維化藥物,如復方鱉甲軟肝片等。
● 抗病毒藥物,如腺苷類藥物等。

危害


● 若不治療,病情繼續惡化,晚期可出現肝性腦病、原發性肝癌、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危及生命。

預后


● 經積極治療后,可延緩疾病發展,減少併發症。

預防


● 定期到醫院打乙肝疫苗,避免飲酒。
●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乙肝、血吸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