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五眼聯盟的結果 展開

五眼聯盟

情報共享聯盟

徠五眼聯盟(英語:Five Eyes Alliance,縮寫為 FVEY),是由五個英語國家所組成的情報共享聯盟,成員國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眼聯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所發布的《大西洋憲章》。

“五眼聯盟”的前身是英美戰後多項秘密協議催生的多國監聽組織“UKUSA”(即United Kingdom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greement)。

歷史來源


二戰初期,通信情報合作在盟軍之間幾乎不存在。為了改變這種單打獨鬥的局面,英、美兩國於1941年3月達成協議,考慮正式建立情報合作關係。“珍珠港事件”后,美國最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是破解日本海軍的通信密碼。為此,美國軍事情報局於1943年4月派人前往英國布萊徹莊園,向英國密碼人員學習德國“超級”密碼的破解經驗和技術。一個月後,雙方簽訂協議,建立情報共享和人員交流機制,以共同應對日本、德國海軍的威脅。
戰爭結束后,成功破解日本和德國密碼的英、美雙方決定將合作延續下去。1946年3月5日,為了共同對抗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英美兩國簽訂的“英美防衛協定”(UKUSA Agreement),確定共同搜集、分享蘇聯以及其他“華約”國家有關的通信情報,開啟了兩國的“鐵桿盟友”之路。
英國政府通訊總部和美國國家安全局聯合操作,將這一系統以英美兩國的國名縮寫定名”優庫薩”(UKUSA),其高度機密的代號是“梯隊”。
為了增加討價還價的分量,英國於1948年開始拉來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聯邦國家參會。最終,為英國站腳助威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3個英聯邦國家都被吸納進英、美情報協定,“五眼”情報聯盟正式成立。

名稱來源


19徠48年,英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共同簽署了電子間諜網路協議,旨在使這五個英語國家聯盟間進行情報分享與聯合攔截敵國情報。
五眼聯盟
五眼聯盟
每份聯盟情報不僅標有秘密等級,還標明了哪個國傢具備閱讀許可權。比如,一份加拿大人才能閱讀的情報上會蓋上“絕密——僅限加拿大眼睛”的紅色印戳:而一份五國都能閱讀的情報則會標上“秘密——澳、加、新、英、美眼睛均可”的字樣。在這裡,“眼睛”就是國家的代名詞。一來二去,五國情報人員開始在私下交流時使用“五眼”這個簡潔的名字,而不是又長又拗口的“澳加新英美情報聯盟”。

中方強調


2020年6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五眼聯盟”情報合作長期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對外國政府、企業和人員實施大規模、有組織、無差別的網路竊聽、監聽、監控,這早已是世人皆知的事實。澳大利亞作為“五眼聯盟”重要成員,一貫熱衷在有關國家開展間諜情報活動。
2020年11月19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五眼聯盟”涉港聲明、中澳關係、美方涉華文件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2021年3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國及其“五眼聯盟”的盟友擺出了一副要打群架的樣子,他們的嘴臉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的八國聯軍。華春瑩表示五眼聯盟顯然搞錯了時代,身子進入了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對中國時腦子還停留在19世紀末的晚清,他們顯然不了解中國,不了解世界。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120年前的中國,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7月2日,中國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7次會議與隱私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對話時發言,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五眼聯盟”國家長期實施大規模、有組織、無差別的網路竊密與監聽、監控活動表示關切。

網路監控


2020年10月12日,為監控網路犯罪,“五眼聯盟”國家要求在WhatsApp及其他加密應用中插入“後門”,以允許執法機構獲得監控網路犯罪所需的許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