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南鎮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下轄鎮

洋河南鎮,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地處宣化區中部,東與顧家營鎮相鄰,南與崞村鎮、涿鹿縣接壤,西與江家屯鄉相連,北與宣化區隔洋河相望,距宣化區人民政府4千米, 區域總面積121.21平方千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洋河南鎮境域屬宣化區三區;1989年1月,合併洋河南街道辦事處、鄧家台鄉,設洋河南鎮。洋河南鎮人口36772人(2020年)。 截至2020年6月,洋河南鎮下轄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頭檯子村。 

2018年,洋河南鎮有工業企業79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3個。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洋河南鎮境域屬宣化區三區。
1953年,設洋河南鄉。
1958年,屬郭村公社。
1961年,劃出,成立許家堡公社。
1982年7月1日,更名為鄧家台公社。
1984年,鄧家台公社改設為鄧家台鄉。
1989年1月,合併洋河南街道辦事處、鄧家台鄉,設洋河南鎮。 

行政區劃


1997年,洋河南鎮下轄東前所、羊坊、張家坊、柳林子、頭檯子、二檯子、三檯子、下路家坊、姚家堡、鄧家台、郜家窪、沙圪塄、東甘庄、北辛庄、許家堡、趙家堡、茹家窪、田家坊、新范庄、新建庄20個行政村。
2011年末,洋河南鎮下轄1個社區,頭檯子、新建庄、柳林子、張家坊、新范庄、二檯子、鄧家台、郜家窪、羊房、姚家堡、下路家房、三檯子、東前所、沙圪塄、東甘庄、北辛庄、許家堡、趙家堡、茹家窪、田家坊20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洋河南鎮下轄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第一社區鄧家台村
第二社區郜家窪村
頭檯子村沙圪塄村
東前所村甘莊子村
羊房村北辛庄村
張家房村許家堡村
柳林子村趙家堡村
二檯子村茹家窪村
三檯子村田家房村
下路家房村新范庄村
姚家堡村新建庄村
鎮人民政府駐頭檯子村。 

地理環境


洋河南鎮
洋河南鎮

地形地貌

洋河南鎮地處宣化盆地南緣,地形為淺山丘陵。 

氣候特徵

洋河南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7.8℃,1月平均氣溫-10℃,極端最低氣溫-16℃;7月平均氣溫23.2℃,極端最高氣溫32℃;生長期年平均135天,無霜期年平均16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87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340.6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 

水文

洋河南鎮境內河道屬永定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水泉河、洋河、口泉河3條。 

自然災害

洋河南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旱災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2—6月,嚴重的一次發生1962年。 

自然資源


2011年,洋河南鎮有耕地面積3.9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3萬畝,林地面積0.5萬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洋河南鎮總人口3076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00人,城鎮化率5.8%;另有流動人口7565人。總人口中,男性13844人,佔45%;女性16922人,佔55%;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洋河南鎮人口出生率23.11‰,人口死亡率14‰,人口自然增長率9.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54人。 
2017年末,洋河南鎮常住人口為55795人。 
截至2018年末,洋河南鎮戶籍人口為33289人。 

綜述

2011年,洋河南鎮財政總收入3983萬元,比2010年增長16.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78.6萬元。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980元。 
2021年6月29日,宣化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洋河南鎮人口數為36772人。 

農業

洋河南鎮是國家玉米生產基地;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20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2164萬元;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2.47億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1.56%。洋河南鎮糧食作物以玉米、豆類為主。2011年,洋河南鎮生產糧食22442噸。洋河南鎮主要經濟作物有瓜果、蔬菜等。2011年,洋河南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72畝,產量143噸;蔬菜種植面積1070畝,產量5350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芹菜,其中西紅柿0.3萬噸,芹菜150噸,架豆850噸。洋河南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洋河南鎮生豬飼養量6.25萬頭,年末存欄2萬頭;羊飼養量0.85萬隻,年末存欄0.2萬隻,收購山羊板皮0.6萬張;牛飼養量0.12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家禽飼養量53.44萬羽,上市家禽27.45萬羽。2011年,洋河南鎮生產肉類3610噸,其中豬肉0.33萬噸,牛肉70噸,羊肉240噸,禽蛋2431噸,鮮奶15463噸;畜牧業總產值1285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2%。2011年,洋河南鎮水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0.5萬噸,主要品種有梅杏、蘋果,其中梅杏0.2萬噸,蘋果0.3萬噸。洋河南鎮漁業以養殖草魚、鯉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域面積2.4平方千米、淡水水面0.24平方千米。2011年,洋河南鎮魚塘養殖面積230公頃,產量400噸;漁業總產值0.1億元。 

工業

洋河南鎮初步形成了以機械裝備、膨潤土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洋河南鎮工業總產值達到9.97億元,比2010年增長29.7%。2011年,洋河南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23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903萬元,比2010年增長4.5%。 

商業

2011年末,洋河南鎮有商業網點602個,職工1360人;已成為國家煤炭專業交易市場和商品集散地;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洋河南鎮有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1521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11所,在校生3161人,專任教師21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洋河南鎮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70.8萬元。 
洋河南鎮
洋河南鎮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洋河南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20平方米,藏書5000冊;有自發組織文化藝術團體3個,成員60餘人。2011年末,洋河南鎮有學校體育場1個,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2%。2011年末,洋河南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5萬戶,入戶率84%。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洋河南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有衛生院1個;床位60張;專業衛生人員18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萬人,參合率92.7%。 

社會保障

2011年,洋河南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79戶,人數593人,支出31.5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77戶,人數2052人,支出195.3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79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支出3.5萬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3人,支出13.9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醫療救助6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00人次,共支出7.7萬元,比2010年增長50%;農村臨時救濟50人次,支出1.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200人,倒塌房屋8間,直接經濟損失32萬元,救災支出0.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3人。2011年,洋河南鎮新增就業人員300人,有13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90人,全年共幫助50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1人就業。 
洋河南鎮
洋河南鎮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洋河南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0千米,投遞點90個,鄉村通郵率100%。 
供電
2011年末,洋河南鎮有11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120台,有高壓輸電線路5條,總長度130千米。 

交通


洋河南鎮有宣涿(頭武)、宣蔚(112國道)公路縱貫南北,宣大高速公路、洋新公路橫跨東西,宣大高速公路在鎮境設平交路口;京新高速公路境內長10.3千米,雙向6車道,有宣化南1個出口,通往山西大同、內蒙古、新疆;112國道過境,境內長5千米,單向車道,通往山西大同。2011年末,洋河南鎮有縣道12條,總長46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