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昭蘇縣的格登山上,該碑立於1761年,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簡介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全名為《平定準葛爾勒銘格登山之碑》,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昭蘇縣城西南60公里的格登山上,北距松拜邊防站哨所約100米。立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碑石為青砂石質,由清官兵1000餘人從南疆葉城縣運進,整個立碑事宜由伊犁參贊大臣督辦。通高3.03米,寬0.98米,厚0.27米,分碑額、碑身、碑座三部分,保存基本完好。碑額兩面均刻二龍戲珠圖案,正 面中部刻豎書“皇清”二字,背面中部刻“萬古”二字。碑座兩面雕刻萬里碧波烘托出一輪朝日的圖景。碑身兩面豎書陰刻四種文字的碑文,正面為滿文和漢文,背面為蒙文和藏文,其中漢文碑文共計8行240字,用四言葉韻體寫成。碑文由乾隆皇帝親撰,記述乾隆二十年(1756年)清軍在格登山平定準噶爾部叛眾,叛軍首領達瓦齊逃竄南疆,終被烏什回部阿奇木堆集斯伯克擒獲並押交清廷這一歷史事件的經過,讚頌格登山之戰中參戰勇士的英雄精神。

碑文


格登之崔嵬,賊固其壘。我師堂堂,其固自摧。格登之嶻壀,賊營其穴。我師洸洸,其營若綴。師行如流,度伊犁川。粵有前導,為我具船。渡河八日,遂抵格登。面淖背崖,藉一昏冥。曰搗厥虛,曰殲厥旅。豈不易易,將韜我武!將韜我武,詎曰養寇?曰有后謀,大功近就。彼眾我臣,已有成辭;“火炙昆岡”,懼乖皇慈。三巴圖魯,二十二卒,夜斫賊營,萬眾股慄。人各一心,孰為汝守?汝頑不靈,尚竄以走。汝竄以走,誰其納之?縛獻軍門,追悔其遲!於恆有言:曰殺寧育。受俘赦之,光我擴度。漢置都護,唐拜將軍,費賂勞眾,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義,勒銘格登,永詔億世。

歷史意義


格登山紀念碑是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歷史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現狀


2001年06月25日,平定準噶爾勒銘碑作為清代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昭蘇縣平定準噶爾勒銘格登山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展主體為平定準噶爾勒銘格登山碑(巨型花崗岩石碑),是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叛亂後於1761年所立。石碑高2.95米,寬0.83米,厚0.27米。碑額鐫刻盤龍,正面刻“皇清”,背面刻“萬古”二字,碑文為日出東海浮雕圖案。碑文乃清朝乾隆皇帝親自撰擬,其正面用滿、漢文,背面用蒙、藏文共四種文字鐫刻,全文豎排,以漢文計共240餘字,主要記載了清軍平定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叛亂的經過和戰績。240多年來,格登山因此石碑而聲名遠播,雖經風蝕雨剝,碑文漫漶斑駁,但整體碑石完整無損,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1975年,獲自治區級重點保護文物稱號。
2002年,獲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稱號。
2008年,獲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

參觀信息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昭蘇縣平定準噶爾勒銘格登山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於2004年建設,2006年投入使用。基地現有臨時展陳面積300平方米,歷史文物5件(其中珍貴文物1件)、展板5塊、圖片若干幅、矗立格登山記功碑情況簡介的宣傳牌2塊,兼職講解員兩名,負責對格登碑的由來、平叛經過及歷史意義進行解說。
具體地址:昭蘇縣七十六團一連(昭蘇西南50千米,蘇木
拜河東岸的格登山上
乘車路線:從昭蘇縣客運站坐至七十六團一連客車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