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門街道原稱巡道街街道,位於上海市南市區。1960年9月改稱小南門街道,街道原屬蓬萊區,1959年12月蓬萊,邑廟兩區合併後由南市區管轄。街道辦事處區劃從解放初至1958年先後有9次變化調整。本街道現有區劃是門58年,由原巡道街、小南門、大南門前小辦事處合併的基礎上組建成新的巡道街街道。
小南門街道
1960年4月巡道街街道黨委建立。同年9月經區委批准分別改名為小南門街道黨委和小南門街道辦事處,1991年9月改名為小南門街道黨工委和小南門街道辦事處。1993年7月小南門街道辦事處與小東門街道辦事處拆建為新小東門街道辦事處和中共小東門街道工作委員會。原小南門街道財產歸併於新
小東門街道。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是南市區委和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黨政組織的主要任務是: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負責管理街道機關的下屬單位黨員、幹部和群眾的思想教育;組織協調人民生活;辦理有關司法、民政、勞動調配、計劃生育、愛國衛生、群眾文化以及指導居委會等方面工作。小南門街道黨組織有黨工委、紀工委。黨工委下設組織科、宣教科。群眾組織有婦聯、團工委和機關工會。小南門街道辦事處設有辦公室,社會管理科、經濟科、衛生科等。下屬有圖書館、文化站、衛生站、社區服務中心以及12個居委會。小南門街道辦事處辦公地點:中華路581號。
轄區內原有人文景觀較多,后大多湮沒。清雍正年間,蘇松兵備道移駐上海,道台衙門設大東門南,辛亥革命時衙署被毀,后在廢址上營建集賢村。坐落於天燈弄的書隱樓是市內保存較完整的清代建築,其磚雕藝術稱滬上一絕。小南門警鐘樓曾敲響光復上海鐘聲,樓前曾矗立李平書銅像。轄區內原有水仙宮、寧海禪院、藥王廟
小南門街道
、地藏庵、火神廟6座寺廟。荷花池毗鄰有建於清代的天后行宮,又稱“浙寧會館”。城外篾竹街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竹行街市,以加工竹籃聞名。麵筋弄、筷竹弄、豬作弄、火腿弄等也因作坊聚集成為街市。轄區內人口密集,道路狹窄、棚戶連片。1986年起,街道辦事處會同區有關部門在轄區內翻建小巷28條,總長1400餘米,面積近3000平方米,改造彈街路19條,面積1萬餘平方米。1987年7月,江澤民市長視察轄區內引線弄、火腿弄、和順街危房,要求區政府在此進行舊房改造試點。當年9月,引線弄舊房改造工程動工,採用群眾出錢、單位資助、政府支持的方法,1988年底竣工,改建成5幢住宅,弄內居民戶平均居住面積由19.1平方米增加到22.2平方米,並增設了廚房、陽台、廁所等。
小南門街道
轄區內荷花池幼兒園創辦於1958年,以“愉快、活潑、安全、向上”為宗旨,加強家、園聯繫,在教學中打破學科分離的傳統方法,寓教於樂,堅持教、養並重,合理安排幼兒的飲食起居和體育鍛煉,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該園1976年被評為市示範幼兒園,1980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特級教師邵黎柳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5年以後,街道成立了勞動服務公司、民政福利公司、合作聯社,下轄14個企業。1992年成立南城工貿實業公司、南市西川經濟開發公司,現有企業和商業網點27家,從業人員636人,1992年產值(營業額)1872.96萬元,上交稅收87.7萬元,利潤144.11萬元。街道個體經濟385戶,經營項目有手工、建築、出租汽車、裝潢設計、百貨、修理等。為廣開門路,安置回滬知識青年,街道在小石橋街開闢“修配服務一條街”(后改稱“小南門修配服務中心”),設近30個攤位,有拉鏈、鎖、鐘錶、盆桶、傘、鞋以及裁剪等20餘個修配項目。既解決了社會上“修配難”的問題,又為待業青年提供了就業機會。轄區有市屬、區屬企業38家;中專1所、中學1所,小學4所,醫院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