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子街道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轄街道

甘井子街道,隸屬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地處甘井子區東北部,東、南鄰大連灣(海域),西鄰椒金山街道、中華路街道,北徠鄰泉水街道、大連灣街道,轄區總面積為16.1平方千米。 

1953年,分別成立新甘井子和老甘井子街道。1954年,2街道合併為新甘井子街道。1963年9月,改新甘井子街道。1969年9月,改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新甘井子公社改為甘井子街道。2011年末,甘井子街道轄區總人口81873人。截至2020年6月,甘井子街道轄16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甘欣街22號。 

2011年,甘井子街道財政總收入1.2億元。

歷史沿革


1953年,分別成立新甘井子和老甘井子街道。
1954年,2街道合併為新甘井子街道。
1960年4月,為甘井子公社新甘井子分社。
1962年5月,新甘井子分社改新甘井子公社。
1963年9月,改新甘井子街道。
1968年8月,成立新甘井子街道革命委員會。
1徠969年9月,新甘井子街道革命委員會改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新甘井子公社改為甘井子街道。
2003年11月,山中街道併入甘井子街道。

行政區劃


約談培訓會
約談培訓會
2011年末,甘井子街道轄站前、甘園、東山、甘中、松山、甘峰、光明、七星、六閭、海燕、海茂、海鷗、甘欣13個居民委員會,下設1250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甘井子街道轄16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甘欣街22號。 
甘井子街道區劃詳情
甘園社區站前社區光明社區甘中社區
東山社區甘峰社區海茂社區七星社區
六閭社區海燕社區海鷗社區松山社區
甘泉社區甘欣社區濱海社區甘南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甘井子街道轄區總人口81873人。另有流動人口23300人。總人口中,男性43743人,佔53.5%;女性38130人,佔46.6%;18歲以下6645人,佔8.1%;18~35歲22538人,佔27.5%;35~60歲37055人,佔45.3%;60歲以上15635人,佔19.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5.8‰,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長率-1.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08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甘井子街道財政總收入1.2億元。 

工業

甘井子街道形成以石化工業、機械加工業、倉儲、物流、運輸為主體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6.8%。
2011年,甘井子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321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2億元。 

商業

2011年末,甘井子街道有商業網點890個,就業人員6263人。
2011年,甘井子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9.8億元,比上年增長21.7%。

文化


名稱來歷

因偶然打出一眼甜水井,取甘甜之意,故得名甘井子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甘井子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36支,成員500人。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甘井子街道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1106人,專任教師147人;小學5所,在校生3266人,專任教師28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305人,專任教師2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甘井子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40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5張。執業醫師108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64人。
2011年,甘井子街道有醫療機構(門診部口人上)完成診療5.2萬人次,住院手術684台次,出院病人6908人次。 

體育事業

2011年末,甘井子街道有體育場地2處。92%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8%。 

社會保障

2011年,甘井子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24戶,人數1425人,支出598.5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350元,比上年增長19%;城市醫療救助36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3人。街道便民服務中心1個,社區便民服務站12個。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愛心超市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