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分工

職業分工

這是生命系統的第一次分工。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信息化的發展和持續突破。人類的進化歷程中,信息化是最具活力的因子和分工。

一、導論


通常大家都認為,“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是一個哲學的概念!

二、分工的起點


1、腦體分工
對於任何生命而言,神經系統和軀幹系統,是大自然進化的內在特徵。我們通常把人類的神經系統的總指揮稱之為“大腦或者腦神經系統”。
這是生命系統的第一次分工。是大自然生命體系進化的產物。
2、四肢分工
這是人類進化的結果。
3、五官分工
即人的頭部口、眼、鼻、耳、腦神經系統分工,這是與四肢分工同步進行的。也稱為“信息採集交流分工”。

四、分工中重要的因子


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信息化的發展和持續突破。
動物也有思維,動物也有語言。
人類的進化歷程中,信息化是最具活力的因子和分工。

五、勞動分工的困境和認識突破


俗稱“同工同酬”,按照勞動的觀點,社會群體從事一樣一種動作,是一樣的勞動貢獻和成果,可是看不見的內在分工,以及分工背後的發展規律和本質,一再的被忽視,就是職業分工。
作為一個個人個體,身體各器官和軀幹肢體與腦神經系統都有著非常明確和清晰的分工,通俗就是勞動分工,更科學的描述就是職業化分工。
為什麼會有“腦體分工”,為何“勞動分工”一再遭遇困境,人們不承認“腦力勞動”、“智力勞動”、“知識勞動成果”等,而每時每刻都在享受著和分享著人類的知識成果,認識到了這一點,就產生了認識的突破和飛躍。

六、勞動的職業化分工與發展


家務勞動,總有熟練和陌生的區分,勞動的協作和分工也是一樣的本質。熟練地為師父,陌生的為徒弟,從陌生到熟練,需要一個培訓和適應的過程,這裡面都蘊含著職業的分工,師傅示範進行培訓,承擔教育和培訓職業功能,陌生者承擔學習和被培訓以及實習的功能,這就分化出了教育、培訓、學生、學校、教育和培訓環境等社會分工和職業分工功能。
培訓和教育依靠什麼?語言交流、肢體示範、成果示範、成果品嘗、過程再現、學生示範和重複再現過程、成果評價與等級。從這裡可以看出培訓和教育依靠的首先是信息化的發展和持續突破成果的作用效果。

七、職業化發展的驅動力


人類社會的職業化發展,首要的是依靠信息化,持續發展,進步獲得的科學技術成果,比如語言、文字、符號、作業技術規程、手冊指南,產品樣品和樣本,商品商標,貨幣符號和種類等。
所以,信息和信息化的持續發展,推動了勞動分工,推動了職業分工,推動了職業化發展。
任何職業化的發展,都需要技術和技能等級,以及評價考核評估評定等級標準,水平等級體系。
如何搞好職業技術和職業化發展?這就引出了下面的——

八、專業發展和專業化持續發展與突破


形成專業水平等級體系,就可以對於職業體系進行更科學的研究,構建理論和實踐應用。
要搞好職業化和專業化,如何保障呢?這就引出了——

九、職業法律和專業法律環境


任何人類的社會行為,都需要依照和依靠人類社會共同約定的契約和法律條文,進行規範和約束,共同創造社會進步文明成果,並共同分享。

十、新職業和新專業的誕生


從上述,我們不難看出,並得到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信息的確是職業和專業發展的推動力,並且在新職業和新專業的持續發展中,領先於其他的傳統職業和專業。
在自古以來的任何戰爭和軍事衝突中,信息決定著一場戰爭的勝敗和走向。
現代化社會中,信息化始終引導職業和專業的新生與誕生。
不難說明,中國近些年來,經濟成就的巨大發展,信息化的發展功不可沒。目前較為時尚的就是電子商務。網際網路信息網路和產業,還是很不成熟,技術和產品都需要持續發展與突破。還沒形成較為完善的商業模式和贏利模式。仍然是新職業和新專業極度興旺發展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