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布萊森
作家,代表作《萬物簡史》
比爾·布萊森,男,1951年出生於美國艾奧瓦州,畢業於美國德雷克大學。
曾任職於倫敦《泰晤士報》與《獨立報》,同時也為《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誌(QG)》等撰文。作品主要包括旅遊類隨筆、幽默獨特的科普作品——比如《萬物簡史》等等,橫跨多種領域,皆為非學院派的幽默之作。
出生於愛荷華州狄蒙,體育記者老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 Sr.)和阿格妮絲‧瑪麗(Agnes Mary,原姓麥圭爾McGuire)的兒子,母親具有愛爾蘭血統。他有個哥哥麥可(Michael)和妹妹瑪麗‧珍‧伊麗莎白(Mary Jane Elizabeth)。在《閃電男孩的輝煌年代》一書中,布萊森用幽默的筆調講述了他在狄蒙的童年生活。
在德雷克大學(Drake University)讀了兩年書後,布萊森於1972年短暫休學,取而代之的是到歐洲旅遊,當了四個月的背包客。隔年,他又回到了歐洲,不一樣的是,這次還多了位匿名“史蒂芬‧凱茲”(Stephen Katz)的高中時代朋友。這次的經驗彷彿又在二十年後的《歐洲在發酵》相關旅途中重現出來,書中也說明了兩次的旅行有多相似。
1973年,布萊森於一次歐洲之旅中首次造訪了不列顛,他在薩里郡維吉尼亞水村(Virginia Water)一間名為霍洛威療養院(Holloway Sanatorium)的精神科醫院(現已停業)找到工作后,決定待下來。
曾於2005年4月至2011年12月31日期間任英國杜倫大學校長第11任校長。
1973年,布萊森首次踏上英國土地,兩年後娶妻成家,生兒育女,並於1977年在倫敦定居,開始為《泰晤士報》和《獨立報》工作。
《失落的大陸》(The Lost(Continent,1990年) | 《無處歸屬》(Neither Here Nor There,1993年) | 《小島札記》(Notesfrom a Small Island,1996年) | 《大國札記》(Notes from a Big Country),1998年) |
《林中遠足》(A Walk in the Woods,1998年) | 《烈日暴晒的地方》(In a Sunburned Country,2000年) |
在寫作風格方面,布萊森的特點表現在英式和美式幽默時常集於一身。不少評家,包括布萊森本人,屢次提到英國文化對布氏影響之深,說他學會了“板著面孔說笑話,冷嘲和說話留有餘地”。作為在英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美國人,這種特點首先被人注意到也在情理之中。據有的訪員介紹,布萊森說話輕聲輕氣,不疾不徐,態度溫文爾雅,頗有英儒之風。但筆者從他的作品中看出,此人的美國本性根深蒂固,仍會不時流露。布萊森把英國式的冷嘲稱為“睿智幽默”(cerebral humor),其特點是曲折的譏誚,促狹的戲謔,引得你會心微笑。的確,如讀者細品以下幾段引文,可以看出布氏老於此道;但是與此同時,那種直接、明快、誇張、不怕粗俗的美國式搞笑幽默是常與英式“睿智幽默”比肩並現的。
他的作品詼諧嘲謔的風格堪稱一絕,整體上舉重若輕,能讓普通讀者產生很強的認同感,不失為雅俗共賞的典範,深受讀者喜愛,也獲得很高的評價。每部作品均高踞美國、英國、加拿大暢銷排行榜前茅。
比爾·布萊森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紀的旅遊文學中佔據一席之地,並成為目前世界公認的最有趣的旅遊文學作家,是因為他擅長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他所遊歷的世界,他真切地捕捉到了一個旅人的內心感受。自然地理、生活情趣、社會時態,布萊森信手拈來無不奇趣。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學,讓他的文字充滿了智慧、機敏和幽默。作為在英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美國人,他的作品又兼具了開朗風趣、絕不怕粗俗的美式調侃和冷峻犀利、一針見血的英式嘲諷。
布萊森擅長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他所遊歷的世界,在他的書里,英國式的睿智幽默與美國式的搞笑絕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學,讓他的文字充滿了幽默、機敏和智慧,使他自己成為“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遊文學作家”(《泰晤士報》)。
代表作有《哈!小不列顛》《歐洲在發酵》《一腳踩進小美國》《別跟山過不去》《請問這裡是美國嗎?》《萬物簡史》等多種,每本均高居美、英、加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其中《哈!小不列顛》更被英國讀者推選為“最能深刻傳達出英國靈魂的作品”。
作者不但才華橫溢,興趣亦十分廣泛,在語言學方面著有《麻煩辭彙詞典》《母語》《美式英語》等書,皆為擁有廣大擁躉的幽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