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觀
物質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物質觀,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由物質與意識所組成,其中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映物質。
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是客觀實在的觀點,正確地揭示了包括自然、社會和人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物質形態的共同本質。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無論具體特點如何,都是物質的一種具體形態,它們所具有的共同本質就是客觀實在。
世界是物質的,也就是說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本身都是物質的,都是客觀實在的具體形態。
第一,自然界是客觀的
首先,自然界在人類產生以前就存在
無論是無機自然界的微觀世界、宏觀世界、宇宙世界,還是有生命的生物界,都是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產生,並客觀地存在著。
天體的起源和演化理論證明,宇宙中的一切天體都是不依賴於意識而存在的物質客體,它們各有自己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決不是上帝意志的產物。現代科學根據對宇宙射線的研究,以及對隕石和從月球上取來的岩石的分析,證明了人類居住的地球和觀察到的其他天體一樣,都是由同類的化學元素:氫、氧、氮、碳、磷、鈣、鐵等構成的。宇宙中的其它天體及周圍的東西和地球一樣都是物質的東西,非物質的神和上帝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論證明,自然界中無機物和生命是統一的。生命是從無生命物質演化而來的,高級生物是由低級生物進化而來的。生命的基礎是以蛋白質和核酸為主的生物大分子系統。現代複雜的生物界是由以前少數原生生物通過遺傳和變異的交互作用,由於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經過上億年的漫長演化而逐漸形成的。
其次,生產勞動使自然界發生巨變
其次,人類產生后,生產勞動使自然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類所到之處,都留下了人有意識地改造自然的印記。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仍然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自然物必須客觀存在著,並且具有可以被人們利用和改造的屬性。也就是說,人們利用和改造的自然物,不能是憑空想象的自然物,也不能憑空想象它有什麼屬性。例如,人們要燃燒取暖,必須有燃料存在。煤可以燃燒取暖,石頭卻不能。人們不能用想象出來的一種根本不存在的燃料來取暖,也不能想象石頭具有可燃燒的屬性。
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物,必須依據自然物本身的屬性,遵循自然物的客觀規律,不能隨心所欲。例如,由於缺水,我們實行“南水北調”工程。長江的水具有滿足工農業和人畜用水的屬性,而渤海里的水沒有滿足工農業和人畜用水的屬性。我們就是依據長江水的屬性,才把它調來。水有自己的運動變化規律,實施“南水北調”必須遵循它的規律,否則,就不能成功。
第二,人和人類社會是客觀的
自然界不依人的意識而轉移,是客觀實在的。這比較容易理解,因為自然界的事物沒有意識。但是,對於人類社會是不依人的意識而轉移的,是客觀實在的,就比較難以理解。因為,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的變化發展離不開人的活動,而人的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思想動機支配下的。儘管如此,人和人類社會仍然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是客觀實在的。
首先,人和人類社會由客觀世界發展而來
首先,人和人類社會的產生和形成是由客觀世界發展而來的。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不是上帝或神創造的,而是在自然界長期發展的過程中,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發展的一個高級階段。人類起源和社會發展的理論證明,人和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是整個物質世界的一部分。
其次,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
其次,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社會存在是由一定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以及人口因素、地理環境等條件構成的複雜的物質體系。生產力是人們改造自然界的一種物質力量。構成生產力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都是物質實體。生產力既是前人創造的客觀結果,又是人們現實活動的產物,是不依人的意識而轉移的。生產關係是人們之間的經濟關係,是不依人的意識而轉移的物質關係。社會的一切關係,歸根到底都是物質或物質派生的關係。社會的精神生活也不能脫離社會的物質生活而獨立存在,它是社會物質生活的反映。
再次,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也是客觀的
再次,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也是客觀的。人類社會歷史是人們自覺活動的結果。但是,人們不能隨心所欲的創造歷史,支配人們自覺活動的思想意識,歸根到底是由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同自然界的發展一樣,是由客觀規律決定的。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是不依人的意識而轉移的。人類社會必然要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這種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任何人不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