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規中矩

中規中矩

中規中矩,漢語成語,拼音是zhòng guī zhòng jǔ,意思是言行舉止合乎禮節、法度。出自《莊子·徐無鬼》。

釋義


合乎一定的標準或法則。

出處


典出《莊子·徐無鬼》吾相馬,直者中繩,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是國馬也

近反義詞


反義詞

不三不四、肆無忌憚

用法搭配


例句

所以,一個考生如果不想放棄升學深造這條路,不想給自己添不必要的麻煩,高考作文就必須中規中矩,讓閱卷老師都能認同,至少不能使人產生歧義。

原文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 中規矩。立之途,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翻譯


惠子又對莊子說:“我有棵大樹,人們都叫它‘樗’。它的樹榦卻疙里疙瘩,不符合繩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樹枝彎彎扭扭,也不適應圓規和角尺取材的需要。雖然生長在道路旁,木匠連看也不看。現今你的言談,大而無用,大家都會鄙棄它的。”莊子說:“先生你沒看見過野貓和黃鼠狼嗎?低著身子匍伏於地,等待那些出洞覓食或遊樂的小動物。一會兒東,一會兒西,跳來跳去,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上下竄越,不曾想到落入他們設下的機關,死於獵網之中。再有那斄牛,龐大的身體就像天邊的雲;它的本事可大了,不過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這麼大一棵樹,卻擔憂它沒有什麼用處,怎麼不把它栽種在什麼也沒有生長的地方,栽種在無邊無際的曠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於樹旁,優遊自在地躺卧於樹下。大樹不會遭到刀斧砍伐,也沒有什麼東西會去傷害它。雖然沒有派上什麼用場,可是哪裡又會有什麼困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