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方格
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治沙方法
草方格沙障是一種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治沙方法。網狀的草方格如同無生命的沙漠微型防護帶環環相扣,連成一片,蔚為壯觀。
草方格固沙是新中國60年代沙退人進的偉大發明,顧名思義是利用廢棄的麥草一束束呈方格狀鋪在沙上,再用鐵鍬軋進沙中,留麥草的1/3或一半自然堅立在四邊,然後將方格中心的沙子撥向四周麥草根部,使麥草牢牢地堅立在沙地上。
![草方格](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7/m07796613315b25fb2ae4597f9fe0daf1.jpg)
草方格
草方格沙障的製作分為三大步驟。
戴上手套,拿住一把干稻草並順風進行拍打,將其中較碎或較爛的劣質麥草拍落,只留下優質的長麥草。![草方格](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d/m4db99320c04d6cbb3254140b27d600e9.jpg)
![草方格](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d/m4db99320c04d6cbb3254140b27d600e9.jpg)
草方格
![碼放麥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b/m8bf34a37301aa99a80143341c5f1d465.jpg)
碼放麥草
![踩壓整型](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2/md2ac9fc3ad01ae0a60a41a79c077665e.jpg)
踩壓整型
關於用草牆固沙,人們曾做過很多其他嘗試。其後才發現,其他形式的草牆,長方形、三角形、棱形、圓形等的防沙效果,都比不上正方形,即草方格沙障(人們在試做草方格時,除了扎1×1米方格之外,還扎了1×2米、2×2米、2×3米等規格,實驗結果證明,1×1米大小、10-20 厘米高的麥草方格的防沙效果最好。主要原因是,其中心部分被氣流產生的旋渦僅掏空約10厘米,而2×2米、2×3米方格的中心部分卻被掏蝕很深,固沙防沙效果不好。而且人們還測出,一般情況下,風主要在距地表10厘米內搬運沙粒,超出這個高度,輸沙很少。此外,冬天控制雪的效能高達100%。更令人驚喜的發現是,在方格小天地里種植的植物,可以長得又旺、又高)。不過,麥草方格在紮下4到5年後就會風蝕腐爛,需要重新補扎。
![草方格](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9/m396a0cb034a30c0a9134074e3a895d73.jpg)
草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