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聯盟
策略聯盟
策略聯盟是全球競爭策略的重要環節。策略聯盟起源於企業在面臨國際競爭壓力時,基於本身資源及能力的不足,期望透過合資,共同研發,交互授權,物流協議等方式,結合各自稀缺的有限資源,共同分擔研發的成本及風險,掌握市場流通,制定產業標準。
在技術產業中,由於競爭激烈,產品生命周期短,研發及銷售開發不但投資額巨大,而且費時長久、風險大,並常涉及國際行銷、國際專利權及其它法規等考驗,因而策略聯明常成為一項快速有效的方式――它能夠協助企業進入特定的市場、產品、科技領域或彌補本身在價值鏈中的短處。在當前經營環境瞬息萬變的挑戰下,策略聯盟所具有的快速性、互補性、效果相乘等特質,似乎已成為企業反應管理變化的一劑良方。
策略聯盟成功的四大關鍵在於:訂立聯盟策略;選擇合適對象;建立聯盟結構與管理制度;訂立終止聯盟計劃。
戰略聯盟以共同佔領市場、合作開發技術為基本目標,所建立的並非一定是獨立的公司實體,聯盟成員間的關係也並不正式。若機會來臨,各成員便聚兵會戰;一旦機會喪失,各成員又為了各自的目標與其他企業結成新的聯盟。因此,戰略聯盟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
戰略聯盟的方式與結果是對企業未來競爭環境的長期謀划。聯合行為也注重從戰略的高度改善聯盟共有的經營環境和經營條件,其最大的著眼點是在經營活動中積極地利用外部經濟資源。
戰略聯盟不同於以往的戰術性合作,它是聯盟各方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信任、相互獨立的基礎上,通過事先達成協議結成的一種平等關係,從根本上改變了合資、合作企業之間依賴股份多少,或依其控制能力的強弱來決定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不平等關係的局面。
聯盟夥伴不僅包括企業,同時也包括大學、研究機構,甚至是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的聯盟等;聯盟的目標指向也不再局限於單一產品或產品系列,而更多地集中於知識的創造,它可以產生於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從研究開發到售後服務;除了常見的高科技領域外,還涉及眾多行業。
由於聯盟各方之間管理權關係的模糊,收益的不平衡,企業間文化的衝突,合作夥伴的“背叛”危險等因素的存在,造成戰略聯盟具有複雜性。戰略聯盟的最根本特徵在於它是競爭性合作組織,是介於市場與企業之間的一種特殊組織機構,是一種擴大範圍而不擴大企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