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業
百貨業
百貨業是指根據不同商品部類設銷售區,開展各自的進貨、管理、運營的零售業態。
百貨業與大賣場、折扣店、專賣店、MALL同屬於零售業態。
第一,百貨業“單打一”業態明顯發生重大變化。各大百貨零售集團業態多元化發展態勢非常明顯,大家紛紛在百貨業態的基礎上還開始,開展各自的進貨、管理,尤其是購物中心業態發展勢頭迅猛。
第二,商業地產異軍突起,與百貨業態的結合步伐加快。在國家對住宅地產進行調控的大背景下,資本投資住宅贏利受限,便開始追逐商業地產。各地當前都在進行城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地標建築等項目開發,這些項目都需要招百貨店進駐,與百貨業態緊密結合在一起。
第三,各大百貨零售集團連鎖擴張加速,併購、重組步伐加快。前兩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百貨集團的擴張有些偃旗息鼓,但去年以來形勢向好,百貨巨頭們重燃擴張“戰火”,先後深入到二三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去開疆拓土。
第四,二三線城市百貨店去年以來增長勢頭強勁,如唐山百貨大樓2010年增長速度在30%以上。
第五,企業危機意識更強,經營心態發生變化。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百貨零售企業的心態變得更為理性。
第六,創新經營模式的意識增強。
回首百貨店從誕生到今天幾十年的發展之路,百貨的經營模式從以自營為主導,到今天千店一面的聯營模式,讓曾經風光無限的百貨店也陷入了利潤大幅下降的尷尬境地。特別是從去年開始,受同質化、行業多渠道擠壓等影響,百貨業亟待突出重圍,找尋新的盈利模式。分析人士指出,企業應弱化經營模式,從品牌選擇、營銷策劃、細分市場等多方面創造新的利潤空間。
途徑一
培育忠實顧客
調查顯示,多次光顧的消費者比初次進店的消費者能夠為商場多帶來20%-85%的利潤。忠實消費者的數量每增加5%,商場的利潤將隨之增加25%。因此,培養忠實消費者是商場提升利潤最有力的法寶。
不過,目前百貨業往往把精力放在招商、營銷方面,忽略了商場自身品牌的塑造。在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濤看來,商場除了要根據市場需求,向消費者提供商品外,還需強化商場服務品牌的建設。
去年,在消費一片低潮中翠微大廈、新世界百貨憑藉其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店慶活動,分別創下銷售新紀錄。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認為,百貨業需加大營銷策劃的投入,特色品牌活動不僅對消費者有吸引力,也能得到品牌商的積極響應。事實上,品牌價值的綜合體現是商品品牌和商場品牌的有效結合。徐濤表示,國內消費者購買商品往往以品牌為導向,企業需做大服務平台讓消費者對商場產生依賴與認同。
途徑二
把握細分市場商機
對零售業來說,獨特的企業形象非常重要,而獨特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商品的獨特性。目前,百貨業除自身品牌塑造欠佳外,品牌同質化、營銷模式趨同也使其有限的利潤空間更加狹小。
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認為,同業競爭的分流是導致百貨盈利滑坡的主要原因。“百貨業的商品來源基本相同,很難就商品特色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形象。價值市場細分不夠明確,品牌組合上的千篇一律也很難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的資源非常有限,不可能在每一個市場上完全擁有優勢。因此企業需要用自己合適的資源瞄準目標客群。郭增利表示,商場可以通過市場的細分化從消費者身上挖掘更多的附加價值,通過拉動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增加銷售業績和利潤。
事實上,一些在國內百貨領域位居前列的零售企業,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據了解,王府井百貨就針對北京市場推出了首個子品牌“hQ尚客”百貨。hQ尚客品牌區別於傳統王府井百貨精品和大眾百貨定位,針對18-35歲的年輕客層,引入知名潮流品牌和年輕人鍾愛的中高端日系品牌,已經培育了一批忠實顧客。
途徑三
嘗試以銷定產模式
今年,電商的崛起打破了傳統零售的價格體系,由於商品同質化,不少百貨店也紛紛放下身段,借各種節日展開促銷提升業績。然而在人工、租金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百貨業在價格、經營方面的優勢越來越小。
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統計顯示,目前中國百貨業毛利率在17%左右,而國外同行因為有商品自營能力和自有品牌開拓能力,毛利率達到30%。
據王府井百貨集團副總裁周晴介紹,公司正在著手考慮建立自有品牌體系。同時,嘗試與品牌商緊密合作,依據商場的實際需求生產商品。首地大峽谷購物中心總經理李綱則表示,百貨業可通過研發生產自有品牌,提升毛利水平。李綱認為,百貨業需要充分做好市場調研,在掌握消費者需求和喜好的基礎上,推進自有品牌的研發生產,做到產銷一體化,既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又提升了毛利水平。
百貨業開發自有品牌,雖然可以提供其他零售商無法提供的獨特產品,加強上下游控制力提高毛利,但在金寶匯購物中心總經理陸屹看來,自有品牌最多佔百貨業商品比重的五成。陸屹表示,自有品牌不能作為百貨業的核心業務,百貨業需針對區域客群特點,引進好的品牌和供應商。
途徑四
向綜合體過渡
經歷了去年整年的輪番大促,部分企業才勉強保住銷售業績正增長。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實際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年放緩10.5%。廣百股份CEO黃永志坦言,單純的百貨業態已經難以生存,百貨業必須向百貨綜合體過渡,不能再單純關注租金水平。百貨店內需引入更多體驗類業態,改進百貨店千店一面的經營模式。
事實上,已有不少百貨業巨頭逐步意識到了業態豐富的購物中心模式對他們的威脅。以王府井百貨、君太百貨、中友百貨為代表的京城百貨店已經對商品結構、商場布局進行調整,增加餐飲、娛樂等體驗型業態。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黃國雄認為,百貨店在向購物中心轉型中,通過增加餐飲、娛樂等內容,可以拓展百貨店現有功能,使其形成更全面的生活空間。雖然百貨在逐步向購物中心靠攏,但黃國雄指出,二者還是有本質區別。“購物中心始終在做物業,但百貨商場則在經營商品。”
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這兩年中國百貨公司的表現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2012年,中國百貨業發生歷史上最大規模關店潮的時候,我們還在想,最壞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結果,2013年整個行業的寒潮還在繼續。
讓我們來看看2013年發生了哪些關店事件:2013年3月,京城知名百貨大佬貴友關閉了自己的方庄店;5月31日,大洋百貨石家莊店關店;6月1日,在瀋陽太原街陪伴消費者走過5年的伊勢丹百貨停止營業;7月15日,盤踞成都春熙商圈達20年之久的成都太平洋百貨突然關門停業;8月底,繼百盛貴陽鮮花店關閉不到3個月後,百盛在石家莊的一處門店也關店撤離。
儘管整個行業的相關數據還沒有完全的統計,但從一線傳遞的信息來看,2013年中國百貨業的日子不會好於2012年。
百貨公司被逼進了死胡同。電子商務網站正大行其道。做一下對比吧:艾瑞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3萬億,同比增長66.3%,而2006年,這個數據還僅僅是260多億。
許多人相信,電商就是殺死百貨業的兇手。百貨“衰退”史正是電商“成長”史。而且,種種跡象表明,有越來越多的人用網路取代了百貨——即使他們進入百貨公司,也為了“抄碼”。這種線下試衣線上買衣的做法,徹底將百貨淪為了“試衣間”。
如果將回顧的時間節點放得更久遠一些,我們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中國百貨公司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日子。不少百貨公司的門口總是排著長隊,一些百貨公司在最高峰為了控制人流量甚至推出了3毛錢一張的門票。
好日子要結束的徵兆在1990年代初期已經悄然發生,但是,當時百貨業里的許多人都認為發生的都是好事。城市出現了大規模的動遷潮,商品供應變得更加豐富,市場由壟斷變成開放,百貨公司都在大興土木——建分店、蓋大樓、併購甚至跨區域擴張,銷售額更是出現了戲劇性的增長。
這一系列的好事最終演變成了壞事。按美國新城市主義的建設規劃,在中國城市中,人口大量往郊區遷移,商業區與居住區被剝離,原有的城市中心地帶的分布圖被改變。這大大削減了百貨公司地理位置帶來的優勢——過去,它們大多位於碼頭、交通要塞、舊城區,但在城市升級改造中其地理位置漸漸沒落了,因地理位置帶來的人氣也一落千丈。
上海第五百貨便是如此。它成立於1951年,位於十六鋪碼頭附近。那裡曾經是上海通往南通、寧波等地的水上大門。除了附近居民,從十六鋪往返附近城市的人也總要在第五百貨買了東西才離開。但在1990年代,陸路代替了水路,加之十六鋪附近居民的搬遷,第五百貨變得門可羅雀,最後只好關門,將房產出租了事。
這一幕跟1950年代的美國何其相似。當時,美國出現了城市空心化潮流,造成了當地一批百貨公司的關門。實際上,如果你回顧各個國家百貨公司的發展歷史,會發現它們的最初衰敗都源於此。
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土地價格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業建築及裝修成本亦大幅提升,這些都大幅拉高了零售物業的投資預算,激發了物業出租方對租金收益的更高預期。而百貨公司多以“聯營”模式運作,其實質是由百貨從業主方承租場地並統一管理,由品牌陳列銷售貨物,雙方進行收益分成。百貨的贏利能力決定了其相對不高的租金承受力,再加之近幾年利潤普遍下滑,租金便成為了越來越重的負擔,對項目的持續運營形成了障礙。另一方面,ZARA、H&M、MUJI等具有設計感、個性特徵鮮明的中型店鋪,具有更高的租金支付能力,為業主提供了聯合幾家此類品牌來替代百貨的機會。
不得不說,百貨公司也讓人覺得越來越無趣了。它在1880年代是擺滿貨品的帶頂棚走廊,在1940年代是出售各類商品的高樓大廈,然後,就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