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舞

文舞

文舞,古代宮廷雅樂舞蹈之一,與武舞相對,用於宮廷典禮與郊廟祭祀,因是歌頌帝王以文德治天下,故稱作文舞。

主要內容


古代宮廷雅樂舞蹈之一,與武舞相對,用於宮廷典禮與郊廟祭祀。最早源於周代宮廷“六代舞”,“六代舞”包括了《雲門》、《大章》、《大韶》、《大夏》、《大護》、《大武》六個樂舞,前四個樂舞因是歌頌帝王以文德治天下,故稱作文舞。表演時,舞者手執龠翟(一種吹管樂器和一種以野雞尾裝飾的舞具)而舞,動作徐緩,節奏緩慢。動作具有禮儀性,舞蹈表演程式化。伴奏樂器有鍾、磬、錞、鐃、鐸、琴、瑟等。表演溶詩、舞、樂為一體。秦漢以來,歷代宮廷製作不同名目的文舞,以標榜本朝統治者的文德和授命於天。

歷史敘述


《周禮·春官·籥師》“掌教國子舞羽龡籥”漢鄭玄 註:“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謂籥舞也。”《新唐書·禮樂志十一》:“初,隋 有文舞、武舞,至 祖孝孫 定樂,更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凱安》。”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二:“今之舞蠻牌即古武舞,舞三台與調笑即古文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