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寶瓶口的結果 展開

寶瓶口

起“節制閘”的作用的河口

寶瓶口,是指起“節制閘”的作用的河口,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在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人工開鑿的一個口子,因它形似瓶口且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

地理環境


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號曰‘金灌口’”。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寶瓶口是內江進水咽喉,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寶瓶口
寶瓶口
寶瓶口寬度和底高都有極嚴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幾十條分划,取名“水則”,那是我國最早的水位標尺。

歷史記錄


史記》說:“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食其利。”《宋史》有“則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則、流始足用。”《元史》有“以尺畫之、比十有一。水及其九,其民喜,過則憂,沒有則困”的記載。內江水流進寶瓶口后,通過乾渠經仰天窩節制閘,把江水一分為二。再經蒲柏、走江閘二分為四,順應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及綿陽、射洪簡陽、資陽、仁壽青神等市縣近一萬平方公里,一千餘萬畝農田。離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廟伏龍觀。
李冰父子率領民眾,僅開鑿寶瓶口工程,就用了整整8年時間。在沒有炸藥、沒有電鑽、甚至連鋼釺都沒有的戰國末年,用大火燒紅岩石,再用來自岷江上游的雪山之水潑澆巨石,用冰火相激的自然之法,使堅硬的岩石紛紛斷裂。這讓我們不僅驚嘆古代先人以無比的堅韌戰勝了這曠世艱難,更驚嘆他們兩千多年前自然科學觀的智慧高度。

加固


寶瓶口右側過去有一個末鑿去的岩柱與其相連,形如大象鼻子,故名“象鼻子”。象鼻子因長期水流沖刷、漂木撞擊,已於1947年被洪水沖毀培塌。寶瓶口岩基,干百年為飛流急湍的江水衝擊,出現了極大的懸空洞穴。毛澤東1958年視察都江堰時說一千年一萬年後將如何!為了加固岩基,1970年冬,灌區人民第一次堵口截流,抽干深潭,從兩岸基礎起,共澆注混凝土8100多立方米,結離堆、寶瓶口築起了銅牆鐵壁,使這個自動控制內江水量的瓶口,更加堅實可靠。在離堆右側,還有一段低平河道,河道底下有一條人工暗渠,那是為保障成都工業用水的暗渠。那段低平河道,當洪水超過警戒線時,它又自動將多餘水量排入外江,使流入內江水位,始終保持安全水準,這就便成都平原,有灌溉之利,而無水澇之思。

價值意義


作用

離堆的東側是內江的進水口,俗稱寶瓶口,具有節制水流的功用,清清內江水通過這裡流入密如蛛網的渠道系統。
寶瓶口同飛沙堰配合具有節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內江進水量的關鍵。內江水流經過寶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農田;在洪水期間,內江水位提升高過飛沙堰,洪水就進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寶瓶口對水流的約束,達到了防洪的作用。內江水流進寶瓶口后,順應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斷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餘萬畝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