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火炭母的結果 展開

火炭母

中藥

徠火炭母是蓼科植物火炭母或粗毛火炭母的乾燥全草。火炭母藥性涼,味酸、澀。歸肝、脾經。火炭母的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酚酸、甾體、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黃酮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簡介


● 正名:火炭母
● 英文名:Huotanmu
● 別稱:火炭毛、烏炭子、水沙柑子、鴣鶿飯、紅梅子葉、白飯草、黃鱔藤、暈葯、赤地利、烏飯藤、老鼠蔗、水退痧、大葉沙灘子、運葯、火炭星、山蕎麥草、赤地利、烏白飯草、鵲糖梅

功效與作用


● 火炭母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明目退翳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火炭母具有抗氧化、抗胃潰瘍、抑菌、降壓等作用。
● 火炭母可以用於治療痢疾、腸炎、扁桃體炎、肺熱咳嗽、百日咳、肝炎、子宮頸炎、黴菌性陰道炎、皮炎濕疹、角膜雲翳、癰腫等。
● 據臨床報道,火炭母還可用於治療小兒膿皰瘡、白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火炭母過敏者,禁止使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禁用。
● 哺乳期女性使用火炭母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火炭母


● 火炭母可以煎汁內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15~30克。
● 取適量新鮮的火炭母搗爛后外敷患處,可治療跌打損傷、乳癰、癤腫等。
● 火炭母煎水坐浴,可用於治療真菌性陰道炎。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火炭母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火炭母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部分傳統醫學認為火炭母有毒。動物研究表明,火炭母可能會導致出現呼吸加深加快、運動失調、頭部震顫等中毒癥狀,嚴重時可導致動物死亡。
● 有報道顯示,服用火炭母可能會導致急性腎衰竭。曾有1人在服用火炭母2天後出現無尿、腹脹、下腹部隱痛等不適癥狀。

我該如何選購火炭母


● 火炭母多產自安徽、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台灣等地。
● 火炭母的莖為扁圓柱形,莖上有分枝和節,節部稍稍膨大,靠下的節上有鬚根;表面為淡綠色或紫褐色,無毛但有細棱;質地比較脆,容易折斷,斷面多中空,為灰黃色。
● 葉子互生,上表面為暗綠色,下表面顏色比較淺,兩面基本沒有毛;葉片多捲縮破碎,完整的葉片展平後為卵狀矩圓形,先端短尖,基部多為截形或稍圓,邊緣平整,沒有鋸齒;托葉鞘為膜質,形狀為筒狀,先端向一側偏斜。火炭母沒有臭味,味酸和微澀。
● 粗毛火炭母的莖比較粗,莖和葉子都有粗毛覆蓋。
● 好的火炭母和粗糙火炭母都比較乾燥,且沒有雜質。
● 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

含火炭母的中成藥有哪些


● 腹安顆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作用,可以治療腹痛、腹瀉、痢疾、急性腸炎等。
● 胃腸寧片:有清熱祛濕、健胃止瀉的功效,多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小兒消化不良。
● 廣東涼茶顆粒:具有祛濕生津、清熱解暑的作用,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咽喉疼痛、口乾尿赤等。
● 消炎止痢丸:有清熱解毒、止痢的功效,可以治療痢疾、腸炎腹瀉、消化不良。
● 腹可安片:具有收斂止痛、清熱利濕的作用,可以治療消化不良或急性胃腸炎引起的嘔吐、腹痛、腹瀉。

火炭母和火炭母草根功效一樣嗎


● 火炭母是蓼科植物火炭母或粗毛火炭母的全草,火炭母草根是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根。兩者功效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 ● 火炭母和火炭母草根都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作用,都能用於治療跌打損傷、乳癰、肺癰等。
● ● 火炭母還有利濕止癢、明目退翳的功效,多用於治療扁桃體炎、腸炎、痢疾、子宮頸炎、黴菌性陰道炎、皮炎濕疹、角膜雲翳等。火炭母草根還有補益脾腎的功能,可用於治療體虛乏力、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等。

用藥誤區


● 誤區:火炭母內服可以治療扁桃體炎、腸炎、黴菌性陰道炎等多種炎症
● ● 火炭母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的作用,可以治療扁桃體炎、腸炎、黴菌性陰道炎、子宮頸炎、皮炎等多種炎症,但並非都是通過內服的方式。治療扁桃體炎、咽喉炎、腸炎時,多採用煎湯內服的方式;治療子宮頸炎、黴菌性陰道炎、皮炎時,多採用煎水坐浴或外洗的方式。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 [5] 範文昌,梅全喜,李楚源。廣東地產清熱解毒藥物大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