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場作戲

漢語成語

逢場作戲,漢語成語,拼音是féng chǎng zuò xì。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逢:遇到;場:演戲的場地。原指舊時走江湖的藝人遇到適合的場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機會,偶爾湊湊熱鬧。

故事


藝人遇到合適的場所,就開場表演。宋代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竿木隨身,逢場作戲。”亦謂隨事應景,偶爾涉足遊戲的事。宋代陳師道《再和寇十一》詩:“逢場作戲真是拙,誤筆成蠅豈所長。”

運用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輕浮的態度
示例
1、明·施耐庵《水滸傳》二十七回:“他們是衝州撞府,逢場作戲,賠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
2、不過借他船坐坐舒服些,用他菜吃適口些,~,這有何妨。清·曾樸《孽海花》第七回
3、元 馬致遠 《般涉調·哨遍·半世逢場作戲》:半世逢場作戲,險些兒誤了終焉計。白髮勸東籬,西村最好幽棲,老正宜。
4、《三俠五義》第六十回:“劣兄雖有兩面。也不過逢場作戲,幸喜不失本來面目。”
5、《文明小史》第二十三回:“定輝倒也罷了,不過逢場戲,華甫到了這金迷粉醉的世界,不覺神魂飄蕩。”

辨析


近義詞

隨俗應酬、隨聲附和

反義詞

矢忠不二、忠貞不渝

演變意義


如今此詞基本被男人用來向女人解釋自己的出軌行為。很少再有其他的使用地方。
相關歇後語
鄧穩峰的竹桿——逢場作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