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又名洪洞大槐樹文化節,是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在每年清明節前後舉辦的大型文化節日。
1991年4月,洪洞縣委、縣政府,以“文化搭台,經濟唱戲”,舉辦了首次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
2008年6月7日,大槐樹祭祖習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
從首屆“尋根祭祖節”的頭天晚上,就有成千上萬隻小鳥從天而降,先飛往洪洞縣委、縣政府院內,然後黑壓壓雲集到大槐樹祭祖園,白天飛翔於祭祖園上空,黑夜棲居在祭祖園的樹叢中,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大槐樹祭祖園內,一時鳥聲鼎沸,熱鬧非凡,
洪洞人以為奇觀,幾乎傾城出動擁入大槐樹祭祖園。人們看到在園內第二代、第三代槐樹和其他樹木上,鳥兒落滿枝頭,它們時起時落,交頸偎依,彷彿經年不見的老朋友,在傾訴昔時的離別意,暢談今日在它處的思鄉之情,人們深深為之感動,都說:“移民的子孫要來祭祖,這些鳥兒也具有靈性,代表移民的子子孫孫,也是回老家來看望親人來了。”這些鳥兒每天傍晚飛來,凌晨時分又向東北方向飛去。它們的形狀像麻雀,但比麻雀略大,顏色是灰黑的,來時鳴音響亮,啾啾歡啼,去時叫聲凄涼,哀鳴而去,洪洞人民稱它為“神鳥”、“思鄉鳥”有人說它們是大槐樹移民死後所變,生不能歸故里,死後化做鳥兒也要飛回故鄉,看看家鄉變化。這一壯觀景象一直到清明節后才全部消失,來自海內外參加祭祖活動的槐鄉子孫無不為這一奇觀所驚嘆,這個奇觀自首屆以來,每年的祭祖節都會重現,對此奇觀洪洞縣電視台錄製了專題片,在洪洞電視台、臨汾地區電視台、山西電視台都作了專題播映。首屆主祭日,各方來賓超五萬之眾。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
2006年4月,第十六屆尋根祭祖節是洪洞大槐樹祭祖園擴建后,在新建祭祖廣場舉行的一次節會。參加人員範圍廣泛,有世界華人宗親會和全國各地楹聯獲獎作者。新聞媒體有
新華社、中國旅遊報、
山西衛視等報刊雜誌15餘家。特別是著名歌唱家
吳碧霞前來演唱《大槐樹》歌曲,山東齊魯電視台組織50餘人及衛星轉播車進行現場直播。同時,首屆大槐樹“根祖杯”楹聯大賽頒獎、古代壁畫展、六縣市書畫展、吳昊書畫展同時展出。
2007年4月,第十七屆“中國·洪洞大槐樹尋根
祭祖大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此次尋根祭祖節由山西省政府和臨汾市政府聯合主辦,是歷屆尋根祭祖節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此次祭祖節以4月5日(清明節)的《中國·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大典》為高潮和核心,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
鳳凰衛視、山西電視台等大牌媒體現場直播,鳳凰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
吳小莉、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
朱軍、山西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李麗萍主持節目,著名歌唱家譚晶一曲《大槐樹》唱出了人們對大槐樹的無限深情,
閻維文現場演唱的《母親》表達了華夏兒女的一片赤子之情。原山西省副省長
宋北杉主持大祭,
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偕夫人向先祖敬獻花籃,一代名流、著名愛國將領
張學良外甥黃大偉也特意從他鄉趕來,在此發表祭祖感言,以表達外公生前對故鄉的眷念之情。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定為每年清明節前後。主祭日為漢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每屆祭祖節都有數以萬計的各界人士雲集於此,有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全國各大新聞媒體,有重點移民省市的代表,也有來自港澳台和海外的大槐樹後裔,
余亞飛贊道:“拔地巨槐沖碧漢,相承一脈密分枝;樹身即使高千丈,落葉歸根也有期”。落葉歸根,尋根祭祖,反映了大槐樹移民後裔對老家濃濃的愛,深深的情。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的舉行對於加強老家與移民後裔之間的聯繫,帶動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江澤民、喬石、李長春、劉雲山、劉延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賈平凹、張玉鳳等社會各界知名人世蒞臨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參觀考察,尋根祭祖,揮毫潑墨,題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