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是指預期可給僱主(企業)帶來最大利潤量的社會總需求,有效需求是總供給與總需求相等從而處於均衡狀態的社會總需求,它包括消費需求(消費支出)和投資需求(投資支出),並決定社會就業量和國民收入的大小。亦即與社會總供給相等從而處於均衡狀態的社會總需求。在19世紀20年代已出現有效需求的概念。1820年,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發表《政治經濟學原理》,指出由於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存在產生經濟危機的可能。1936年,凱恩斯發表《就業、利息、貨幣通論》,重提有效需求不足,並建立起比較完整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
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
有效需求
在19世紀20年代已出現有效需求的概念。1820 年,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發表《政治經濟學原理》,提出由於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可能產生經濟危機。
1929年爆發世界經濟危機,傳統的關於經濟可以藉助市場自動調節機制達到充分就業的理論破產,以凱恩斯為代表的一些經濟學家指出,經常存在就業不足,因而經濟經常處於蕭條狀態。凱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論,揭示了這種現象的根源。
有效需求
①消費傾向。即消費支出對收入的比率。消費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多,也即邊際消費傾向是遞減的,收入越增加,收入與消費之間的差距越大。
②對資本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期。它決定資本邊際效率(增加一筆投資預期可得到的利潤率,資本邊際效率是遞減的)。
③ 流動偏好。即人們用貨幣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和財富的願望強度。這種流動偏好可以出於交易動機(應付日常支出)、謹慎動機(應付意外支出)和投機動機(捕捉投資機會),並決定對貨幣的需求量,又影響利率。凱恩斯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在國民收入增加時,由於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收入和消費之間的差距擴大,儲蓄增加,從而發生消費需求不足。這時需要有投資增加以彌補差距,抵消儲蓄。但由於企業家對投資前景缺乏信心(由於第二和第三因素),投資支出往往不能彌補差距,儲蓄不能全部轉化為投資,從而也使投資需求不足。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不足使就業量在未達到充分就業之前就停止增加甚至趨於下降,形成大量失業。當經濟繁榮達到一定階段,投資誘力減弱,企業家對投資的未來收益缺乏信心,引起資本邊際效率突然崩潰時,經濟危機就爆發了。根據有效需求不足理論,凱恩斯主張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用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的政策,提高有效需求,實現充分就業。
在建築市場上,有效需求就是買主希望並有能力購買購買的建築產品,建設項目和有關服務的數量。
如果換成一句話,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人們願意買,並且有能力買。
effective demand: demand for a product that is backed up by an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t.
兩極世界理論將有效需求分為國內有效需求和國際有效需求。國內有效需求的不足本質上是人們相對太窮,這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內部變革時期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屬於外應力性質。國際有效需求的不足本質上是資本相對太富,這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對外擴張時期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屬於內應力性質。
中國對有效需求問題的探索
有效需求
需求不僅僅是指對商品和勞務需要的慾望,更注重對商品和勞務的支付能力。人們的慾望是多種多樣,永無止境的,而需求不止是一種慾望,更是一種支付能力。有效需求的概念是凱恩斯在1936年《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提出的,是指總供給和總需求相等時的總需求。供給者、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總是大於對現實的估價,因此會使社會的有效需求相應不足。有效需求的不足會抑制經濟的增長,造成大量非自願失業。由於主流經濟學是“需求決定論”,這就決定了有效需求在經濟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有效需求問題也不可避免地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不考慮國外部門的條件下,有效需求由兩大部分成,即消費(C)和投資(I)。任何一部分的變化都會對有效需求產生影響。要研究有效需求問題,應從這兩方面著手,分別闡述它們對有效需求的作用。本文依據一種新的理論對收入分配引起的消費(C)的變化對有效需求的影響作以論述。
這裡要用一種新的理論模型來對有效需求問題給予闡述。這一理論模型從一個新的視角對產生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作出解釋,進而說明消費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肯定,這種新的理論是從消費不足的角度論述有效需求不足的。假設整個宏觀經濟由企業、家庭和金融三個部門構成。與企業部門相關的變數主要有: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利息和利潤。前三者構成企業的成本,利潤構成企業的收益。對於家庭部門來講,企業成本中的勞動者報酬形成工資收入。企業的利息利潤構成居民的非工資收入。經驗事實表明,工資收入主要是低收入者工人的收入來源,而利息利潤(非工資)收入則主要是高收入者資本家的收入來源。這裡借用古典學派和馬克思的假設,假設資本家不消費,工人不儲蓄,全部產品由工人購買和消費。這樣收入在不同階層的分配直接影響消費傾向,進而引發有效需求問題。
資本存量有效需求分析
在等式的左邊,W為工資,D為折舊,R為利息,π為利潤。其中D=dK,即折舊等於折舊率與資本存量的乘積。R=iK,即利息為利息率與資本存量的乘積。等式右邊C為消費,I為投資。(W+D+R+π)構成總收入,(C+I)構成總支出。當總支出(C+I)大於總成本(W+D+R)時,利潤(π)>0;當總支出(C+I)等於總成本(W+D+R)時,利潤(π)=0;當總支出(C+I)小於總成本(W+D+R)時,利潤(π)0時,增加投資、擴大生產;π0時,企業會增加投資,擴大產出量。本期的投資會引起下一期資本存量的增加。在企業的成本中,D=dK,R=iK,即(D+R)=(d+i)K。所以資本存量的增加會提高企業的折舊和利息成本。投資的增加導致成本的上升,若要繼續獲取利潤,下一期的投資則必須以累積的比率增加。這種循環造成經濟的高漲。在經濟高漲的過程中,企業的利息成本和利潤持續快速上漲,意味著家庭部門的非工資收入上升較快,工資收入雖也有所增加,但速度相對較慢,工資與非工資收入比例W/(R+π)下降,收入分配惡化,消費不振,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經濟的過速膨脹。一旦金融體系不能支持企業投資以累積的比率增加,就會出現π<0的後果,於是企業便縮減投資,這又使得利潤進一步下降,投資進一步縮減,造成經濟的衰退。
在這過程中,由於投資縮減,使得過速增長的資本存量價值得以降下來,企業的成本和利潤均降低。這意味著家庭部門的利息利潤收入比重下降,而工資由於具有向下的剛性,下降緩慢,工資與非工資收入比W/(R+π)上升。收入分配懸殊的局面得到控制,消費傾向上升,有效需求得到恢復。企業虧損到一定程度通過破產和資本市場的運作會使資產貶值,這樣就會降低下一期的折舊、利息成本,成本的降低在有效需求的帶動下,經濟重新出現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企業扭虧為盈,從而防止了經濟的持續衰退。以上就是這個模型所解釋的經濟周期。周期性穩定的關鍵在於一個體現著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健全的貨幣金融體系,在經濟不斷高漲時其自身蘊含的收入分配和有效需求的矛盾,以及以資產抵押為基礎的內生貨幣供給體制,會自動使經濟轉入低速增長的衰退階段,而在衰退階段,由於收入分配和有效需求的逐步修復和企業資產的貶值又會使經濟回到均衡的增長狀態。
有效需求
馬克思沒有專門論述有效需求理論,但這一思想蘊含在他著名的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與經濟危機理論中,有效需求問題是馬克思分析剩餘價值或利潤實現條件的一個重要內容。馬克思在闡述社會資本再生產公式時建立的分析工具及其有效需求的思想,其重要性直到凱恩斯理論出現以後才得到廣泛的認識和重視。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理論觀點,長時段看,世界市場的有效需求問題只能通過結構性地解決世界範圍的公私產權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
(一)有效需求的決定因素
馬克思認為,經濟系統由兩大部類構成,第1部類生產生產資料或資本品,第Ⅱ部類生產消費資料或消費品。在這裡,“我們把資本主義的生產者當作全部剩餘價值的所有者”,也就是說,在社會資本再生產公式中,資本所有者或資本家作出剩餘價值的分配決策與其投資、儲蓄和消費的決策是合一的。馬克思認為,社會再生產要順利進行,兩大部類間進行交換的產出的價值必須相等,而且產生這一交換的彼此間的需求也必須相等。為達到這一點,在簡單再生產過程中,馬克思假定,第1部類和第Ⅱ部類中的工人和資本家的支出函數都是既定的,即工人的工資和資本家的剩餘價值全部用於消費,沒有儲蓄與投資,邊際消費傾向都為1。而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第1部類和第Ⅱ部類中工人的支出函數既定,邊際消費傾向仍為1,但資本家把剩餘價值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投資(即追加資本),一部分用於資本家的個人消費。馬克思進一步假定,在第1部類經營的資本家的支出行為取決於第1部類的資本有機構成,為了保持均衡,第Ⅱ部類的資本家的投資與消費行為取決於第1部類能為第Ⅱ部類的擴大再生產提供多少資本品。同時,馬克思假定,剩餘價值必須完全花完,沒有閑置部分。所以,一旦積累或投資的份額固定下來,消費的份額就會自動地被決定,從而任何不足的總需求都被排除在該假說之外。
可見,在馬克思的再生產公式中,剩餘價值的實現與擴大再生產的順利進行,在形式上看,與工人的消費沒有直接關係,它完全取決於資本家的有效需求;反過來,有效需求的規模又決定著剩餘價值實現的大小、工資與剩餘價值問分配的比例。在均衡條件下,剩餘價值的生產量與實現量是一致的。從剩餘價值的實現角度看,有效需求的大小由資本家的投資和消費決策決定。由於資本的本性是追求更多的剩餘價值,因此,剩餘價值的實現量主要取決於資本家的投資決策,而投資又取決於他們對未來的預期。但馬克思沒有遵循這個思路去解決有效需求問題,而是從剩餘價值的生產出發,去分析有效需求的決定問題。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需求“本質上是由不同階級的互相關係和它們各自的經濟地位決定的,因而也就是,第一是由全部剩餘價值和工資的比率決定的,第二是由剩餘價值所分成的不同部分(利潤、利息、地租、賦稅等等)的比率決定的”。在再生產過程中,剩餘價值的實現量取決於資本家的預付資本量。在剩餘價值率不變的情況下,預付資本越多,剩餘價值的實現量就越多。
馬克思的均衡假定分析說明,均衡的可能性取決於所有行為主體的行為協調,但協調在資本主義制度中是達不到的,實際上,“在這種生產的自發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種偶然現象。”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由於“直接剝削的條件和實現這種剝削的條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僅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分開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開的。前者只受社會生產力的限制,後者受不同部門的比例和社會消費力的限制。”這表明,一方面,剩餘價值生產量與剩餘價值實現量不一致、有效需求不足是一種常態。另一方面,剩餘價值的不完全實現從而有效需求不足源於不同部門的比例失調與“以對抗性的分配關係為基礎的消費力”約束。
比例結構失調會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雖然在再生產公式中,剩餘價值或利潤的實現在形式上僅取決於資本家的投資與消費支出之和,似乎與工人的消費無關,也與比例結構無關。但資本家的支出是由其預期收入即利潤決定的,而利潤的實現程度是由需求結構和供給結構之間的比例狀況決定的。如果需求與供給結構不對稱,比如在簡單再生產中,第Ⅱ部類提供的消費資料價值量大於兩大部類工人的工資總額,商品價格就會下降,從而使資本家的實際利潤減少,這不僅會降低他們下一期的支出能力,而且會打擊他們對未來的信心,最終使有效需求趨於下降。“有些部門可能生產過多,因此另一些部門可能生產過少;所以,局部危機可能由於生產比例失調而發生”,這在資本主義經濟中,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由於這種比例失調而引起的市場價值的提高或降低,造成資本從一個生產領域抽出並轉入另一個生產領域,造成資本從一個領域向另一個領域的轉移。”因此,資本在各部門間配置的比例失調是不可避免的。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整體規模達到2.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8%以上。信息消費市場的穩定增長,是我國消費結構穩步升級的重要表現。
2013年,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在外需不振的背景下,內需快速增長,成為中國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消費領域的新變化,一定程度上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助推器,特別是帶動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2013年,第三產業在GDP中佔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表明第三產業已經成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中的重要力量。
第二產業內部的結構也悄然發生變化。2013年,消費類、裝備製造等行業加速發展,“兩高”行業的擴張逐步得到遏制,我國結構調整取得相應成效。
總的來看,我國經濟增長已經逐步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
2014年,在宏觀調控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內需結構的持續改善,有效需求的持續增加,將成為宏觀經濟發展的突出亮點。不過,我們仍然看到,“三駕馬車”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例如,2013年消費對GDP的貢獻率較高本身包含著出口低迷的因素。影響居民收入分配的各種因素短期內無法消除,這些因素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增長。投資增長面臨一定壓力,投融資體制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民間資本投資面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以及社會融資成本偏高等問題,仍然有待解決。此外,今年的外貿形勢不確定性仍然不少,等等。
面對這些壓力和挑戰,我們必須在保持宏觀政策穩定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向結構調整要發展潛力,以此增加有效需求,帶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首先,要充分挖掘消費潛力。要協調推進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相關實施細則的出台,努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讓老百姓放心消費,同時加快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讓老百姓樂於消費。
其次,要著力保持投資穩定增長。要引導更多資金投向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礎設施,高標準農田和農村民生建設,水利、中西部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工程,核心關鍵技術開發應用等重大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工程,教育、醫療、社會養老、食品藥品安全等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發展等領域。
需要注意的是,穩定投資的關鍵不是擴大投資規模,而是要看投資質量和結構是否優化、合理,是否有利於推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以及經濟轉型。要堅決遏制產能過剩行業再上新的項目,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此外,要努力拓展外需。特別是要優化進出口結構,積極發揮高鐵、核電、通訊等大型成套裝備對關聯行業和服務出口的帶動作用;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國內緊缺的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放寬外商投資市場准入。推動產業境外投資,支持企業“走出去”,引導優勢產業“走出去”,形成從資源開發到生產加工再到營銷網路的一條龍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