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顱內腫瘤

小兒顱內腫瘤

小兒顱內腫瘤是兒童時期常見的腫瘤之一,患病率僅次於白血病,居兒童腫瘤的第2位,約佔兒童期腫瘤的20%,是最常見的兒科實體器官腫瘤。小兒顱內腫瘤是兒童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超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兒顱內腫瘤可發生於兒童各年齡時期,不同類型的好發年齡有一定差異,兒童腦瘤的好發年齡在10歲以前。小兒顱內腫瘤病因大多不明,其危險因素包括暴露於電離輻射和遺傳易感性等。小兒常見的顱內腫瘤前5位依次是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顱咽管瘤、室管膜瘤及膠質母細胞瘤。小兒顱內腫瘤的發生部位以後顱窩及中線居多,男性患兒以松果體區腫瘤,脈絡叢乳頭狀瘤和畸胎瘤多見,女性以鞍上生殖細胞瘤多見。小兒顱內腫瘤的臨床表現因腫瘤大小、性質、位置及對周圍腦組織結構損害的不同而異,其主要癥狀有嘔吐、頭痛、頭暈、步態或協調異常及癲癇發作等,部分嬰幼兒表現不典型,可出現前囟飽滿、頭圍增大、煩躁不安、哭鬧、用手抓頭及易激惹、淡漠、嗜睡等精神行為異常。小兒顱內腫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結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措施,惡性膠質瘤可用化療或免疫治療。小兒顱內腫瘤多為惡性,病程常較成人短,病死率高。

就診科室


● 小兒外科或兒科、神經外科、腫瘤科

病因


● 小兒顱內腫瘤的病因大多不明,可能由以下因素導致。

遺傳易感性

● 某些腫瘤具有明顯的家族傾向性,如視網膜母細胞瘤、血管網織細胞瘤、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等,一般認為它們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腫瘤。

病毒感染

● 實驗研究表明,一些病毒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若接種於動物腦內可誘發腦瘤。

理化因素

● 物理因素中被確認的是放射線,暴露於電離輻射−腦照射會增加腦膜瘤、膠質瘤、神經鞘腫瘤的風險。
● 在化學因素中,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和硝酸化合物,如甲基膽蒽、苯並比、甲基亞硝脲、亞硝基哌啶等可誘發腦瘤。

免疫抑制

● 器官移植免疫抑製藥的應用,會增加顱內或外周腫瘤發生的風險。

癥狀


● 小兒顱內腫瘤的癥狀和體征隨患兒年齡和腫瘤位置的不同而異,通常不具有特異性。

一般癥狀

● 主要由顱內壓增高所致,常見癥狀如下。
● 頭痛:頭痛是小兒顱內腫瘤最常見的表現。幕上腫瘤頭痛多在額部,幕下腫瘤多在枕部,頭痛可間歇性或持續性、隨病程的延長逐漸加重。嬰幼兒不能主訴頭痛,可表現雙手抱頭、抓頭或陣發哭鬧不安等。
● 嘔吐:為顱內壓增高或顱后窩腫瘤直接刺激延髓嘔吐中樞所致,部分患兒嘔吐是唯一的早期癥狀,其中嬰幼兒多見。嘔吐與頭痛或頭暈伴存,少數患兒可伴有腹痛。
● 視覺障礙:可出現視力減退,嚴重者出現雙目近失明或失明,視野改變者較少。較大的腫瘤可有雙顳側偏盲;視乳頭水腫後期可有視野向心性縮小。
● 頭顱增大及破壺音陽性:最常見於年齡較小的兒童和嬰兒,因前囟及顱縫未閉或閉合不嚴,顱內壓增高可致顱縫分離、頭圍增大,叩診可聞及破壺音。
● 頸部抵抗或強迫頭位:小兒顱內腫瘤有此表現者多見。第三腦室腫瘤可呈膝胸卧位,顱后窩腫瘤則頭向患側偏斜,頸部抵抗多見於顱后窩腫瘤。
● 癲癇發作:部分患兒可出現癲癇發作。
● 發熱:病程中有發熱史。
● 復視及眼球內斜視:為顱內壓增高引起外展神經麻痹所致,多為雙側性。
● 其他表現:在較年長的兒童,可以出現行為或人格改變以及在校表現下滑,幼兒和嬰兒可能會表現為易激惹。

定位性癥狀

● 共濟失調和協調困難常見於顱后窩病變兒童。
● 腦幹病變可出現腦神經病變,例如,復視、試圖側向注視時眼球無法內轉、面癱、流涎及吞咽困難等。
● 視交叉部腫瘤常表現為複雜的視野缺損和視力下降。
● 在視交叉/下丘腦病變,可能存在內分泌異常,如生長障礙、尿崩症、性早熟及肥胖。
● 鞍上或第三腦室腫瘤的嬰幼兒,可出現生長遲滯伴嚴重消瘦,但身高/身長生長正常,食慾增加及多動等癥狀。

檢查


● 當懷疑有小兒顱內腫瘤時可以做以下檢查進行診斷。
● 顱骨X線平片
● ● 了解有無顱內壓增高征及有無異常鈣化斑,目前已不常用。
● 腦血管造影
● ● 腫瘤有佔位效應時可見血管移位;血供豐富的腫瘤可見腫瘤異常染色。
● CT檢查
● ● 可顯示腫瘤部位、大小、形態、結構,血運是否豐富及瘤周水腫情況等。CT的三維重建可了解腫瘤及周圍血管情況。
● 頭顱MRI
● ● 對於腦腫瘤,目前MRI是最好的神經影像學檢查方式。與CT相比,MRI能提供更為詳細的實質性病變影像,並且在識別顱后窩、蛛網膜下隙、柔腦膜部位的病變方面,其敏感性更高,但在顯示骨質結構及鈣化灶方面不如CT敏感。
● 腰椎穿刺
● ● 可出現顱內壓升高,偶可發現脫落的腫瘤細胞,蛋白增高而糖及氯化物多正常,這與炎症反應不同,但腰椎穿刺易誘發腦疝,應慎重。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確診腫瘤的類型,是診斷小兒顱內腫瘤的金標準。

診斷


● 醫生根據小兒的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當出現無明顯原因的反覆發作性頭痛和嘔吐時,應考慮顱內腫瘤的可能性。
● 通過MRI或CT等神經影像學檢查可以識別病變。
● 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確診腫瘤的病理類型。

分型


● 小兒顱內腫瘤常見分類如下。

神經上皮組織腫瘤

● 星形細胞腫瘤:分為少突膠質細胞腫瘤及少突星形細胞腫瘤。
● 室管膜腫瘤。
● 脈絡叢腫瘤。
● 其他神經上皮腫瘤。
● 神經元和混合性神經元-膠質腫瘤。
● 松果體區腫瘤。
● 胚胎性腫瘤:髓母細胞瘤。

生殖細胞腫瘤

● 生殖細胞瘤。
● 畸胎瘤:分為未成熟性畸胎瘤、成熟性畸胎瘤及畸胎瘤惡性轉化。
● 胚胎癌。
● 內胚竇瘤:又稱卵黃囊瘤。
● 絨毛膜上皮癌。
● 混合性生殖細胞腫瘤。

分期


● 小兒顱內腫瘤的TM分期:

Tx


● 原發腫瘤不能確定。

T0


● 未發現原發腫瘤。
● 幕上腫瘤
● ● 位於小腦幕以上的腫瘤,包括顱前窩、顱中窩、大腦半球、鞍區、側腦室及第三腦室內的腫瘤。
● ● T1:腫瘤很大徑≤5cm,局限在一側。
● ● T2:腫瘤很大徑>5cm,局限在一側。
● ● T3:腫瘤侵犯或侵佔腦室系統。
● ● T4:腫瘤越過腦中線,侵犯對側腦半球或侵犯幕下。
● 幕下腫瘤
● ● 位於小腦幕以下的腫瘤,包括小腦半球、橋小腦角、小腦蚓部、第四腦室內和橋延腦等處的腫瘤。
● ● T1:腫瘤很大徑≤3cm,局限在一側。
● ● T2:腫瘤很大徑>3cm,局限在一側。
● ● T3:腫瘤侵犯或侵佔腦室系統。
● ● T4:腫瘤越過腦中線,侵犯對側腦半球或侵犯幕上。

M-遠處轉移

● Mx:遠處轉移不能確定。
● M0:無遠處轉移。
● M1:有遠處轉移。

G-組織病理分級

● Gx:分化程度不能確定。
● G1:高分化。
● G2:中分化。
● G3:低分化。
● G4:未分化。

R分類-R表示治療後有無殘留腫瘤

● Rx:殘留腫瘤有無不能確定。
● R0:無殘留腫瘤。
● R1:顯微鏡下有殘留腫瘤。
● R2:肉眼可見殘留腫瘤。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與腦膜炎、腦炎、先天性腦積水、神經性頭痛、尿崩症、癲癇及小腦共濟失調等疾病進行鑒別。
● 小兒顱內腫瘤的許多癥狀和體征沒有特異性,當出現頭痛、噁心和嘔吐、癲癇發作及視力異常等表現時應及時就醫。
● 醫生通過臨床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小兒顱內腫瘤主要採取多模式治療,包含手術、放療和化療。

手術治療

● 手術是取材送組織病理診斷和儘可能最大範圍切除腫瘤的首選方法,能緩解顱內高壓,解除對重要神經結構的壓迫,同時為後期放、化療創造條件;對腦脊液循環梗阻者,手術可以解除梗阻,恢復循環通暢。

放射治療

● 放療在小兒顱內腫瘤的治療中不可或缺,是否使用放療取決於腫瘤的組織學類型、能否有效替代化療,以及患兒的年齡。放療的指征包括:所有顱內惡性腫瘤,不論切除程度如何;手術未能全切除的腫瘤;CT隨訪發現增長較快的腫瘤。

化學治療

● 化療在小兒顱內腫瘤治療作用取決於腫瘤類型和患者年齡,化療在以下臨床情況中常規應用。
● 大年齡兒童的胚胎性腫瘤,例如髓母細胞瘤、高級別星形細胞瘤,需聯合手術和放療。
● 嬰幼兒胚胎性腫瘤、低級別膠質瘤和膠質瘤的手術切除后。
● 複發顱內惡性腫瘤也是化療的指征。

危害


● 小兒顱內腫瘤的生存率取決於腫瘤類型,如兒童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的5年生存率為97%,而膠質母細胞瘤僅為18%。
● 小兒顱內腫瘤存活者通常會有神經、認知、心理和內分泌等合併症。
● 顱內腫瘤患兒在接受治療后數十年有可能繼發其他腫瘤,最常見的包括基底細胞癌、腦膜瘤、軟組織肉瘤和甲狀腺癌等。

轉移性


● 某些類型的小兒顱內腫瘤會發生轉移:如髓母細胞瘤等。

預后


● 經過聯合治療的小兒顱內腫瘤患者目前生存率有所提高,但病死率和合併症發生率仍然很高。
● 不同類型腫瘤術後生存期不同,患兒生存期長短取決於下列因素:手術切除程度;腫瘤的組織類型;患者是否完成術後放療或化療;腫瘤的部位及大小;是否有複發和神經系統內外的種植或轉移。
● 晚期死亡最常見的原因是腫瘤複發或進展。
● 在接受治療后數十年有可能繼發其他腫瘤。

預防


● 小兒顱內腫瘤的病因尚不明確,但可以參照一般腫瘤的預防方法。
● 避免有害物質侵襲,如避免接觸射線照射及電離輻射。
● 提高機體抵禦腫瘤的免疫力,能夠幫助提高和加強機體免疫系統與腫瘤鬥爭,如合理飲食、有規律鍛煉和減少體重。
● 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可幫助遠離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身體、處於最佳狀態,對預防腫瘤和預防其他疾病的發生同樣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