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紀念塔的結果 展開
- 貴陽紀念塔
- 哈爾濱紀念塔
紀念塔
哈爾濱紀念塔
紀念塔,在哈爾濱與貴陽都有,哈爾濱紀念塔經歷40餘載風雨巍然聳立、表現哈爾濱人民奮勇同自然災害抗爭並取得勝利的紀念塔,已成了公認的哈爾濱城市標誌性建築。貴陽的紀念塔這一地名。雖築城人家喻戶曉,但現在卻是有名無塔。
設計,紀念塔的靈魂——塔高位置朝向
確定位置由於紀念塔是當時我市前所未有的建築,遇到的許多問題都沒有經驗可循,所以每遇問題都需要逐一解決。
塔建在什麼位置最合適,是建設者們首先遇到的
紀念塔
經廣泛徵求意見,歸納了3個方案:
一、把塔建在中央大街軸線與堤頂道路軸線的交叉點上。這樣,從中央大街方向或從堤頂兩側方向看,塔都在中心。這樣重點突出;
二、把塔建在江邊,即臨江堤坡的頂端上,同時把圍廊建在江中。這樣可以把塔和圍廊的倒影映入江中,別具特色;
三、把半圓圍廊的外表面與堤頂道路的邊線拉齊,塔身相應靠近中央大街一側。
經過多次討論,最後當時的市長呂其恩拍板決定,採用第三個方案建設。
研究朝向接著,又出現了塔的朝向問題。
中央大街與江堤不是直角相接,而是存有73.5度的傾角。這樣一來,是塔的正面面向中央大街,還是以堤的中心線為準斜向中央大街?圍繞這個問題出現了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是,因為塔表現的是防汛勝利內容,應按江堤的走向建設,塔應斜向中央大街。
另一種意見認為,中央大街人流多,人們抬頭就會首先看到塔,從塔和廣場的關係看,理應把塔的正面面向中央大街。
由於一時難以確定採納哪種意見,而圍廊又要先行施工,所以,為了不影響施工進度,當時先建了20個廊柱的中間18個,兩側各少建一個廊柱,留下這兩個柱子作為調節方向之用。後來,經市長呂其恩現場敲定,塔的正面朝向中央大街,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
加高塔身塔的原設計高度為21.90米,在修建過程中請在哈專家提意見。哈建工學院建築專家哈雄文教授認為,從塔所處的環境看,塔太低了,不夠雄偉壯觀,應當加高。其他專家也同意這一觀點,認為至少應加高到30米才能符合環境要求。
當時,塔的底座工程已經按21.90米的塔高開始施工,如再加高,則只能收細錐形的塔身。而負責雕塑的人員提出反對意見:如塔身縮細,塔尖上四個較大的人像就安排不下了。
經過反覆推敲,同時又照顧到專家們的意見,最後確定塔身加高0.6米,變成今天的22.50米。
當時想,塔身加高0.6米后,塔頂部分可用1.20米高的整塊石料砌築。這樣,可以使塔的頂部看起來完整、美觀。可是,後來始終沒能找到1.20米高的石料,只好用兩層0.6米高的石料砌成,使這部分略顯零亂。王麗生現在提及此事,還遺憾不已。
材料,紀念塔的堅強軀幹——石料水泥黏土
加工石料塔面石料的質量關係到塔的整體效果,加工塔面的石料是一件重要工作,需要很多石工。由於塔身是橢圓形,而且上小下大,石料裡外兩面都要求是弧形的,每塊石料大小又不一樣,加工難度很大。當時我市找不到這麼多高級石工,現場一位技術人員曾試著用空氣壓縮機帶動鑿岩機加工,多次試驗質量都達不到要求。
後來,他們從玉泉採石場借調來30名鑿石工人,才完成了全部石料加工和安裝工作,不僅質量好而且效率高。塔建成后,這批石工全被市建二公司留了下來,成為砌石的骨幹。
空運水泥塔進入裝修階段時,為提高視覺效果,大家建議做水刷石應當用白水泥。當時,哈爾濱水泥廠、牡丹江水泥廠都不生產白水泥,也不可能為很小的用量單獨生產。後來,市江堤修委會派人從蘇州水泥廠採購到了白水泥,為了趕工期,這5噸白水泥是用飛機空運回我市的。
搶購黏土在做雕塑的石膏模子時,需要用黏性好、乾燥后不變形不開裂的黏土。當時選擇了好多種土壤,但在質量上都達不到要求,還有的雖然可以使用,但數量滿足不了使用要求。經過多方查找,人們終於發現耐火黏土的性能完全符合雕塑用土的要求。為保證雕塑,市江堤修委會把我市能買到的耐火黏土搶購一空,當時一共買了7000多公斤,保證了雕塑的需要。這曾一度使得我市耐火黏土脫銷。
雕塑完成後,拆散的耐火黏土仍能使用,它們被轉讓給基建部門,用於生產耐火磚。我市耐火黏土緊缺局面也隨之緩解。
題字
附屬物,給紀念塔以桂冠——題字基礎圍欄
“塔鎮江天”塔還沒有建成時,市政府就決定,東側浮雕牆背面加上“塔鎮江天”4個大字。先請我市一位業餘書法家臨時題了這四個字,刻在膠合板上,準備等以後國家領導人來我市時再為塔題字。當時,西側浮雕牆背面也安放一塊膠合板,上面記述了建塔經過。經過二十多年的風吹雨淋,木板都已腐朽了。
1990年,市政府重新修改了碑文,並將其雕刻在大理石板上,成為永久性建塔碑文,取代了“塔鎮江天”4個大字。
打牢基礎
夯實基礎為爭取時間?在塔的結構還沒有做出之前,為塔的基礎預製了樁子。設計出來後知道,從該處的地耐力看可以不打樁。對此?經有關領導研究?認為建塔與建普通建築不同?它要求是永久性?建築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變遷。雖然不打樁也可以?但是在土堤上建塔,不利因素還是比較多,最後還是決定將樁子按6?6米的排列打了下去。
正是由於有了牢固的基礎,紀念塔才能夠這麼多年始終驕傲地屹立在松花江畔。
浪花欄桿塔身四周原來有一圈欄桿,最初的設計施工時做的是透空水浪花欄桿,與塔的主題十分協調。但塔完工不久,這部分水紋欄桿就被破壞了。以後維修時,做成了簡單的條狀欄桿,影響了原設計效果。王麗生現在還認為,如果再次維修,應當恢復浪花欄桿。
雕塑來歷
雕塑,紀念塔的眼睛——模特雕塑其他
戰士模特雕塑是防洪紀念塔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我市沒有這麼多雕塑力量。於是,建築部門決定請瀋陽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師生助陣。
該學院派來了3名教師、9名應屆畢業生。他們從5月中旬工作到“十一”,用了4個半月時間,完成了全部雕塑任務。
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共用模特2000多個工時。為節約開支,絕大部分模特是請當時在我市築堤搶險的駐軍戰士擔任的。
送酒大娘在1957年的抗洪鬥爭中,各堤段均有人日夜看守。當時每天險情不斷,搶險護堤的任務十分艱巨。很多險情是出現在風大浪急的天氣里。戰士們不顧天冷浪大,跳入水中搶險堵漏,上岸后在風雨中全身被凍得直發抖。此時,總是有市民為戰士們披上大衣,送上熱酒暖暖身子。對這些感人場面,參加過抗洪的人們印象都十分深刻,所以,在表現搶險場面的浮雕中,就加上一位老大娘為剛上岸的戰士端來熱酒、披上大衣的場面。
當時請一位在紀念塔附近居住的大娘作“送酒大娘”的模特,她了解情況后,毫不猶豫地答應做義務模特。當時的廣大市民,就是這樣積極地投入到築堤、建塔的工作中。
外國友人面對史無前例的大洪水,我市大搞江堤建設,規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是空前的。當時有的外國朋友看到這氣壯山河的場景,情不自禁地參加了一些體力運動,令大家都很受感動。
在塔身圓雕初稿送審時,呂其恩市長提出,是否可以加上外國友人參加築堤的場面,用以紀念那些在築堤勞動中和我市人民一起流過汗水的外國朋友。他認為,我們的江堤中也有外國朋友的一份功勞,不管他們參加的時間多少、勞動量大小,外國友人參加勞動本身,對全市人民就是一種鼓舞。我們不應忘記他們的勞動熱情和國際主義精神。
所以,現在的防洪紀念塔浮雕中,就有了外國友人參加築堤勞動的場面。
雕塑形象
知識分子按整體設計要求,塔的頂部設工人、農民、戰士、知識分子4個人像。按當時描繪工、農、兵的慣例,多以婦女代表農民形象。如在電影的片頭、貨幣的人像都是如此安排。最初,塔的雕塑也想循此慣例。可是初稿出來后發現,雕塑家為了表現空間輪廓,把做搶險動作的農民安排在後面。這樣,用婦女形象就顯得不夠有力。經反覆研究,最後決定,改用男子表現農民形象,而讓婦女代表知識分子。
起初,知識分子被設計成一位赤腳、綰褲腿、頭纏毛巾的婦女形象。大家看后都認為欠妥,因為這隻能代表廣大勞動婦女形象,知識分子的味道不足。呂其恩市長看后表示,作品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要考慮到不能讓幾百年後我們的後代看了這個綰褲腿、赤腳的婦女形象認為不夠文明。
後來,決定塑一個身穿連衣裙、外罩風雨衣、腳穿半高跟水靴、手持鐵鍬的青年婦女,代表知識分子形象。
再一次審議時發現,根據第一次意見修改的婦女,按比例相當於1.60米左右的身高,個頭偏低,而且顯得過於文弱。後來,市體委推薦了一位女學生運動員。以她為模特雕塑出的人物,體態健美,朝氣蓬勃,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緊急改動在雕塑已基本完成,開始拆腳手架時,突然有人提出:塔頂的4個人像中,工人像是右手向前方伸展,由於手臂太直,手掌太死板,這個姿勢不符合我們民族習慣,容易讓人產生政治誤解。大家看了后也有同感,認為應當立即改正過來。當時有人主張改動大一點,把右手放下來。可是,當時人像內部有鋼材支架,外部已用混凝土澆注,大改動非常困難。
經專家緊急磋商,最後一致同意把“工人像”併攏的五指分開,作自然彎曲狀;同時,適當修改手臂的外輪廓,最後形成現在的招手姿勢。
險遭損毀
險遭損毀在雕塑過程中,瀋陽魯迅美術學院的雕塑家提出,浮雕中領導幹部的形象就以呂其恩市長為原型。經市江堤修委會負責人與有關人員研究,同意了這一建議,當時怕呂其恩市長反對,沒有告訴他本人。雕塑家們根據照片進行了雕塑,完成後酷似呂其恩市長本人。
“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全國各地興起砸“四舊”風潮。我市某學校“造反團”先後3次到市建設局逼問王麗生,塔的雕塑中到底有沒有呂其恩市長的形象。他們叫嚷道,建塔是為呂其恩樹碑立傳,你們都是幫凶。
王麗生十分清楚:否認,是欺騙“造反團”,後果不堪設想;承認,輕則浮雕被毀,重則防洪紀念塔不保。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決定咬緊牙關,一口咬定浮雕中沒有呂其恩市長的形象。“造反團”追問,為什麼其中一個人物那麼像,王麗生回答“純屬偶然”。“造反團”又不講理地逼他拿出那個雕像不是呂其恩的證據,王麗生告訴他們,人像必須要照模特雕塑,一個模特要當兩三個月,市長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當模特。就這樣,總算哄過了氣勢洶洶的“造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