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地震帶
圍繞太平洋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地區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一個圍繞太平洋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地區,有一連串海溝、列島和火山、板塊移動劇烈。它像一個巨大的環,圍繞著太平洋分佈,沿北美洲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阿拉斯加向南,經加拿大本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西部地區,到達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然後從智利轉向西,穿過太平洋抵達大洋洲東邊界附近,在紐西蘭東部海域折向北,再經裴濟、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台灣省、琉球群島、日本列島、千島群島、堪察加半島、阿留申群島,回到美國的阿拉斯加,環繞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陸和海洋分隔開來。
該地震帶發生的地震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80%,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70千米)、90%的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300~700千米)。
環太平洋地震帶
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使失去冰蓋的大陸地殼均衡上升,增高海面的海洋地殼均衡下
降,形成新一輪的地殼均衡運動。在球面上,海洋地殼下降,將擠壓大陸地殼收縮,陸海邊
緣是強烈的擠壓帶【2-4】。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地震帶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幾乎是正交的,地震
的順序表明地球表層形變的必然過程,可以通過歷史地震記錄來尋找規律。南北對稱,東西
呼應,這是一般規律。一處的破裂為另一處的破裂創造條件。
冬至和夏至的黃赤交角達到最大值23.5度。在冬至,太陽潮的高潮點在南回歸線白天達到最
大值,夜間變為最小值,太陽潮的高潮點在北回歸線白天達到最小值,夜間變為最大值,形
成半日為周期的最大潮汐的南北擺動。在夏至,太陽潮的高潮點在北回歸線白天達到最大
值,夜間變為最小值,太陽潮的高潮點在南回歸線白天達到最小值,夜間變為最大值,形成
半日為周期的最大範圍的潮汐南北擺動。如果此時月亮的白赤交角也達到最大值28.6度,且
與太陽、地球近似成一線,就會形成最強的潮汐南北擺動。這是強震易發生在冬至和夏至附
近的原因【5】。2004年12月26日月亮赤緯角為27.9度,為日月大潮,為印尼地震海嘯提供了
較強的潮汐條件;2005年6月22日月亮赤緯角為28度,為月亮近地潮,23日為日月大潮,潮
汐南北擺動的條件最優,形成強震的機會最大。
堪察加-日本-菲律賓西南-東北效應帶是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一部分——西太平洋地震帶,
美國加利福尼亞地震和智利地震都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另一部分——東太平洋地震帶。
今後,堪察加-日本-菲律賓-蘇門答臘一帶的地震活動可能加強。這將為蘇門答臘和日本的
大震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