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潭江

澄潭江

澄潭江為曹娥江上游主流,發源於磐安縣尖公嶺,流經五丈岩水庫后,在回山鎮頂山村流入新昌縣境內石門水庫,流經鏡嶺、澄潭、梅渚后,出下山泊村流入嵊州市境內。

基本簡介


澄潭江,系曹娥江幹流,源於浙江省磐安縣尖公嶺(海拔870米),始稱藤(騰)溪,過五丈岩水庫稱夾溪,於本縣回山鎮石年坑西北1公里處入境,由南向北流經鏡屏、鏡嶺、澄潭、梅渚等鄉鎮,在田東的白渡溪流入嵊州市,全長91公里。新昌境內44.1公里,流域面積388.63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31.8%,上游、下遊河寬分別為80至140米左右。兩岸集中著全縣60%以上的耕地和70%以上的人口。解放后,該縣在上遊興建了石門水庫和門溪水庫,為控制和減輕沿江地區洪澇災害提供了保障。

流域概括


澄潭江
澄潭江
澄潭江流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溪西以下鏡嶺、澄潭、梅渚三鎮沿江兩岸有2.5萬人口,1.26萬畝農田。下游新興工業城,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已有入園企業65家。沿江的工業區是發展中的園區,澄潭、梅渚組團是縣城擴張后的城區,兩岸的穿岩十九峰、千丈幽谷是省級風景區。

環境治理


以前由於無標準堤防,防洪能力差,一直制約著流域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其流域溪西以下鏡嶺、澄潭、梅渚三鎮沿江兩岸的2.5萬人口、1.26萬畝農田,極易受災。
為綜合治理澄潭江,確保沿江兩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縣十四屆人大常委會於2007年3月作出《關於加強綜合治理澄潭江的決議》,並一直將此工作列為監督重點。在縣人大常委會3年時間的持續監督下,新昌縣政府認真執行縣人大常委會的決議,高度重視澄潭江綜合治理,從2007年開始相繼投入近千萬元,完成了應急工程、鏡嶺大用段300米堤防、澄潭大橋至沃西大橋段部分標準堤防建設等,澄潭江綜合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08年,縣政府將澄潭江堤防建設工程B段(一期)列人縣政府重點建設工程,規劃建設防洪標準為二十年一遇,整治河道長度1500米,建設標準堤壩3000米,總投資5584.3662萬元,建設資金1561.538萬元。
2009年,縣政府又將綜合治理澄潭江工程安排為縣重點實事工程,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年初預定目標。縣人大常委會將於2009年3月份舉行縣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和審議縣人民政府關於綜合治理澄潭江工程建設情況的報告,以進一步推進澄潭江綜合治理。

地理位置